相關 報道

失控的觀塘:如箭在弦的一槍
反修例運動持續,多區發起遊行但多次獲警方發出反對通知書, 觀塘遊行「難得」獲發「不反對通知書」。然而,港鐵早上宣布因為公眾活動,中午十二時後彩虹至藍田站列車停止服務,制止另行通知。各車站遊行起步時間前1小時關閘,惹來不少市民不滿。除了港鐵讓人意外的安排,還有警方意料之外的舉動,讓這次的觀塘遊行從「和理優」(和平、理性、優雅抗爭)活動變成一個不折不扣的「戰場」。 記者觀察到觀塘清場行動與過往警方做法有異,提出數個疑問。 有速龍隊員在偉業街清場行動中發射海綿彈。遊行前一小時 港鐵站內的防暴警 中午12時,最接近遊行起點的觀塘站有職員勸喻站內逗留人士離開,其後更落閘觀站。有市民不滿港鐵安排,要求代表出來交代關站理據,和在場職員理論,又坐在地上阻止地鐵關閘。不少市民不滿,認為港鐵應安排接駁巴士接送受影響乘客,但一直站在地鐵站閘邊的職員沒有主動提供協助,只是重申不能回答市民問題。 防暴警察在擾攘約1小時後到場,於站內戒備。早在遊行起步前,防暴警察已經出現。 怒衝繞場 舉槍的速龍 示威者在警署外偉業路用棚架竹枝以及鐵馬設置路障。遊行人士大致和平,警方大約在下午3時半在牛頭角警署外設置防線,約有20多名防暴警察在場戒備。接近4時,防暴警員數量增加至50人,有速龍小隊隊員在場, 現場大致平靜。 示威者在警署外偉業路用棚架竹枝以及鐵馬設置路障,亦有部分示威者在防暴警前高呼「黑社會」、「黑警」。沒有帶上口罩的少年與在場警員對罵,有警員一度上前向該少年舉起胡椒噴霧,情緒激動。有速龍隊員離開警方防線,在有示威者路段「繞場一周」,被記者包圍拍攝,有警員一度大聲說:「如果你哋(記者)唔係幫佢哋做掩護就走!」。 有速龍隊成員離開警方防線,走出偉業街「繞場一周」。氣氛突然升溫,兩位速龍隊員在沒有預先舉旗的情況下,向示威者舉槍。現場消息指警方有向示威者開了一槍,未知是胡椒彈、橡膠子彈,還是胡椒彈。 有速龍隊成員向示威者方向舉槍。速龍隊員一連串「行動」到底是否獲得指揮官的准許?走出來為要看清楚示威者的位置,還是另一目的? 被撞跌的記者 跨欄的警察 警察舉起紅旗後好一陣子,突然推進防線。與過往的行動有別,先是速龍迅速跑向前方,防暴緊隨,不再拿著長盾、一字排開並有節奏地向前推進。就在警員衝前的一瞬間,記者親耳聽到警員說:「點都拉一兩個!」(怎麼樣也要拘捕一至兩個!) 警員快速推進防線,一改警方的做法,在沒有拆除示威者路障的情況下,急步在路障旁的空隙向前走,甚至跨過馬路中間石壆,繼續向前衝,於是只有速龍推進,防暴警察根本跟不上。記者跟在在前線警員後方,但亦多次被警員呼喝「行開!唔好阻住曬!」,又用盾牌推撞記者,《誌》兩名記者分別也被前線警員推跌。前方速龍隊員拘捕了至少兩名示威者,警方盾牌擋開拍攝的記者。 過往行動中警方甚少採用這種沒有節奏與指令的推進方式,到底是外籍指揮官(總警司)莊定賢(David Jordan)的指示,還是部份警員情緒失控? 突如起來的催淚彈 錯愕的防暴警 前方警員發射催淚彈,後方有便衣警員仍然未帶上防毒面罩,有防暴警員也未戴上頭盔和面罩。示威者向警方防線投擲石塊、水樽、玻璃樽等雜物,警方在沒有舉旗預警之下釋放催淚彈,後方的還未帶上「豬嘴」的防暴警察表現錯愕,紛紛停下推進的腳步, 慌忙戴上裝備。兩個月,來香港警察從來未試沒有戴上「豬咀」(防毒面罩)便開出催淚彈,今次首次「與民共享」催淚彈,是否反映前方警員與後方警員沒有良好溝通?這彷彿是「兩隊警隊」各有各做? 到底是否現場行動指揮官容許警員可以在沒有溝通和舉旗警告下發射催淚彈?這數發讓警員也錯愕的催淚彈是否純屬一個衝動的決定? 其後警方舉起黑棋旗,至少連開20發催淚彈,又一邊發射橡膠子彈(另有現場消息指警方亦有發射海面但)。前方示威者投擲疑似汽油彈,現場一度冒起火光,不少警員退後,但隨即用滅火器滅火,又重組防線,再次向前推進。短短10多分鐘,記者彷如置身戰場,槍聲不斷。 警員多次向市民舉槍 直到晚上6時多左右,警方出動了至少10輛警車沿觀塘道清場,市民從觀塘道九龍灣,沿途一路高叫「黑社會」,部份警員情緒激動,向市民舉中指,又用電筒照射市民與記者,亦有警員在九龍灣港鐵站外舉槍指向天橋上咒罵警員的市民。市民的口號,足以讓警員舉槍,下一步是否扣下扳機,到底是誰的決定? 警民仇恨,一觸即發,第一真槍,翌日終於在荃灣開出。

二百萬人遊行後的行動分歧 記添美道一場群眾討論
下午約4時半,特首辦外聚集了數千市民,高呼口號要求林鄭下台、撤回逃犯條例修訂以及釋放被捕學生。

SXTbit五格漫畫託付已成追憶的愛
公民記者:蔡康琪 「女兒呀,媽媽進去啦。」婦人敲門,房門貼有雨傘海報,春聯掛在門外不遠處,櫃子放了花與相架。 「媽媽昨天出門投票啦!」不知婦人模樣,只見她手持抹布。 「你老是叫我們要出門投票,這次我拉了大老爺也出門啦。排得可久啦!」儘管頭盔、維尼熊公仔已一塵不染,婦人仍然仔細擦拭。 「⋯⋯你知道嗎?我們這次黃大仙區,建制派一席都沒拿到哩。」婦人坐在床邊,終於看到她的模樣,是街上輕易碰到的臉,短卷髮圓臉,眼紋隨笑意而深刻。 「你要是知道了,會不會安慰一點呢?」鏡頭拉遠,方知房間空寂,女兒已經不在。 出處:臉書「SXTbit」 對岸的人 畫貼地漫畫 1ax793fZF5 ZcJ5lAgH lMQ 11z5mFITFjVRcx8eNchAErPA12nKBQWPhh5FXXP1mmIHb3Q19g34QRw44SP7hKc6egtcxQ 贏了政見,輸了親人,是今日港、台的寫照。長輩票投了,獨守空房,一切已成追憶的畫,是SXTbit的作品。此漫畫於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翌日(11月25日)發佈,頃刻橫掃連登、Telegram、港人的社交平台,至今已達7.8萬次轉載,更有英語、法語等譯本,將作品推向全球。很多香港人形容漫畫催淚、真實,令人回想離世的抗爭者。SXTbit漫畫作者不是城內人,而是對岸的台灣人,筆名叫SXTbit,意即16-bit,儲存圖檔的格式,很切合從事插圖、設計的身分。 SXTbit的聲音略沉,少許沙啞,語調平實溫和。她曾來港旅行數次,到過理大,愛她的紅磚建築;亦喜歡港大建在極斜大街的一端,感覺超現實。因曾到訪香港友人的家,探見過本地房屋格局、父母形象,加上長期留意反送中新聞,所以漫畫對白如「黃大仙區,建制派一席都沒拿到」,以至房間貼有「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的文宣,都相當貼地,「不過有朋友反映,香港的房間不可能這麼大」,她笑說漫畫的美中不足。 一場抗爭失去的是 SXTbit作為電影迷,構思漫畫時,相當留意場景氣氛、情節推進,「我一早決定最重要的情節放最後。大家一開始看,覺得這只是普通的家庭。母親敲門時,特地刻劃多些場景(春聯、相架),環境看起來溫馨、安逸、普通。打開門,我避免展示母親的神情,想大家只留意她手上的抹布與說話(投票)。帶人去想:母親為什麼要幫孩子打掃?環境已經很整齊。女兒是怎樣的人?之後母親坐下來。電影裏父母坐在孩子床邊,通常是要談內心的話,卻沒有小孩出聲的畫面」,最後如長鏡頭拉闊畫面,SXTbit說:「從頭開始,她(女兒)都不存在。」。房間赫然的「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的海報,穩穩地暗示女兒不存在的因由。 為什麼選在區選翌日發布呢?區選當晚,SXTbit的社交平台擠滿香港友人的帖文,友人既對選情報捷而欣慰,但亦擔憂大眾因一時間的勝利而鬆懈。「區選不在五大訴求之中」,她很想透過漫畫表達這種信息,這習慣源自太陽花學運,以繪畫宣揚重要資訊,「但很難趁大家因選情而興奮時,硬要提醒對方別鬆懈,好像直接潑冷水」。 SXTbit喜歡電影《星際啟示錄》,父親為拯救人類存亡,故決定受太空總署所托,前往外星探索。外星時間比地球流逝得慢,父親離開前,與10歲女兒說:「待我回來後,你就會跟我一樣大。」因種種意外,父親失約,女兒漸長、年老,一直繼承父親之志,為人類延續生存的可能。「在這麼宏大的宇宙,人顯得這麼渺小,可是愛,還是可以跨越一切」。看似在講宇宙,實際是說親情,這就像她最終以親情為題材,但婉轉地呈現運動的「失去」,因為失去,倖存者才要咬緊牙關。 港、台寫照「仇恨與仇恨是不能互相抵消」 紅、藍、綠、黃,一場顏色政治氣候令家庭大撕裂,鼠年到來一家難展歡顏,舉步踏入家門,腳有千斤重。剛結束的台灣總統大選,年長一輩大多數支持親中的韓國瑜,年輕一輩怕台灣成為明日香港,一面倒支持敢向中國說不的蔡英文。台灣時評人在選舉還在點票的時候已在電視上偷步分析「這是1996年有總統選舉以來,最世代分裂的一次」,網上臉書有「韓粉父母無助會」,供年輕人分享一場藍綠之爭,如何弄至親情撕裂,新一代被逐出家門未算出奇,再奇情的有家中長輩押重注,傾家財賭韓必勝,結果欠下一股賭債,一頭家從此散了。猶幸,台灣亦出現沒有血緣的「家長」,大人打開家門,歡迎素未謀面的年輕人一起過年。 親情與政治,SXTbit知道衝突難以避免,「就像我不會為了親情,而委屈自己不向父母表達立場」,但她亦嘗試畫出一條底線,「我知道每個人遇到的家庭問題很不同,但大部分的正常家庭,父母都應該是愛着小孩。若我們因政權而出事,父母有機會因為愛我們,而嘗試努力抵抗,但如果孩子與父母互相仇恨,仇恨與仇恨,是不能互相抵消的。要記住,我們真正的敵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