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高登心想,這是個有趣的生字,偏偏在英語世界中缺了席。過了幾年,他回到學府攻讀人類學,正式成為學者後,以此概念寫下第一本著作,《What makes Life worth Living?》。他分別走訪了52名美國人與52名日本人,每次深入訪談數小時,探討世上有什麼東西,會人使歷盡艱苦也會努力下去,不枉此生。
人類學教授麥高登的偶然與賭博 — 留在香港做漆黑中的明燈
Latest from 人物專訪
穿起黑色恤衫,打上領呔,再襯上灰色格仔馬甲和長褲的陳培興(阿興) ,忙著出席喪禮。剛踏入廿九歲的青年在第五波疫情忙不可交,替因疫情過身的逝者化妝,找殯儀館、找棺木、買花牌⋯⋯,為無助的家屬張羅。 新冠
在香港便利店打開冷櫃,十行飲品當中維他奶基本上已橫佔兩行。檸檬茶、菊花茶、朱古力奶,還有不可或缺的麥精、豆奶維他奶,各式各樣的維他奶在香港垂手可得,但日本人要到2021年才有機會品嚐到港版維他奶(ビタ
今已60多年歷史,在2014年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記者問起31歲的花店老闆James為何做了8年花牌,James 第一反應並不是說要承傳文化,答案很簡單:「覺得佢靚囉」。
日式繩縛起源於捕繩術,最早用於捆綁犯人,慢慢發展成美學的一環,令人欣賞到人體與繩的互動,所締造的變化和姿態。綁與被綁的繩縛美學,世人很容易聯想到性虐,將之視為禁忌,令我們無從了解,公開繩縛表演漸漸變得
法官幾分鐘的裁決,道出這群青年的命運:3 人罪名不成立、20 人暴動罪成,連同早前認罪的被告,判囚2年半至 3個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