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農業的三⼤迷思

誌 BOOKMARK

文:鄒崇銘 (香港農業3.0項目學術顧問、影子長策會成員)


香港本⼟農業已經式微?這彷彿已是⼀個⼈所共知的「客觀事實」。⾃1980年代開始,內地供港蔬菜的比率不斷攀升,⾄今零售價仍⼀直維持在低價傾銷的⽔平,試問本地產品即使不計成本賤賣,⼜如何能在價錢上堪與比拼?⼈們經常說本地供應佔全港蔬菜2%左右,但其實此數字在2020年已跌⾄1.6%,種植蔬菜農地亦只剩下347公頃,僅較5年前⼜已⼤跌了兩成。

但問題是,這就是所謂⾃由市場調節的必然後果?

須知現在的消費者已愈來愈揀擇,食開那檔的菜從那裡出產的,是不是真的在本地種植,其實⼤家都⼼裡有數。

本地常規菜備受忽略

這或許便涉及第三個重要的迷思:即每當⼤家談到本地菜的時候,便只會想到獲得有機認證的本地菜。⽽且不期然還會產⽣以下負⾯標籖:例如價格出奇地昂貴、供應量很不穩定、還會有很多蟲咬過的洞……諸如此類。這些標籖對本地有機菜來說,固然也是極不公平的;但套諸於本地常規菜來說,上述評語就更是風⾺⽜不相及。

毫無疑問,即使從漁護署的官⽅⾓度,本地農業也應走⾼檔精緻路線,⽽香港有機農業亦已⽇漸站穩步伐,無論是通過農墟、直銷或宅配,皆已建立本⾝的市場信譽和客源——亦⽤不著再到批發市場去「⾾平⾾賤」。

問題是不少常規菜其實同樣品質優良,在耕作上採取了⽣態友善的⽅法,其出品甚⾄連個別有機農墟也樂意轉售——只是會標明那並非有機認證的產品⽽已。

說穿了,也可說是極為諷刺的是,⼤家對「本地常規菜」的認知仍極膚淺,⽚⾯地把它們和廉價傾銷產品劃上等號,並且沒有給予那份最基本的尊重和認可。就正如我⽇前參加⼀個⼯作坊,⼀批家庭主婦仍異⼝同聲在說:「在香港還有⼈願意辛苦耕⽥?那不是在等政府收地時賠多些,⼜是什麼?」

⽽作為⼀個銅幣的另⼀⾯,則是「本地常規菜」仍只停留在「本地」——含意空泛、⼤⽽化之的兩個字之上——農業代表的價值不被彰顯、背後農夫的⾯⽬模糊不清、產品的類別和味道沒有講究、具體耕作⽅式更未被清楚說明。凡此種種,固然亦可被歸咎為市場包裝和銷售⼿法的問題,但毋庸置疑,亦反映了更深層次的消費者意識問題。

或許,我們可以留待消委會多做公眾教育,但為何每⼈每天吃進⼝裡的必需品,就沒有更多⼈能夠站出來,為它們說句最基本的公道話呢?

問題是也有愈來愈多街市以外的菜店,仍⼀味採取賤價傾銷的經營⼿法,其實消費者同樣亦⼼知肚明,如此價錢能買到什麼質素的貨⾊,吃進肚裡對健康⼜是否真的沒有影響?(圖片由本土野提供)

香港⼈對本地菜沒有要求?

其⼆、本地蔬菜的市場競爭⼒並不⾜夠。這個說法的最主要問題在於:「市場」到底是指什麼市場?假如那是指單⼀的統購統銷、⽋缺競爭、⾼度壟斷的批發渠道的話,那麼⾯對供港菜排⼭倒海的輸入,本地農夫和農場沒有談判本錢,⽋缺圍內的⼈脈關係、產品無法得到買⼿垂⻘,以⾄即是⽣產⼒旺盛、產品質素佳,蔬菜也沒法傳送到消費者⼿上。若是從這個意義上,那當然可以說是本地蔬菜競爭⼒不⾜。

然⽽已經出現了愈來愈多的另類銷售渠道。從傳統上來講,營運規模較好的街市檔販,⾃然不會依賴單⼀的批發市場,都私下保留著各⾃各的入貨渠道。例如是相熟農夫的出品質素有保證,檔販⾃然會早早下定訂單,以確保時令⾼檔菜有充⾜的供應。

須知現在的消費者已愈來愈揀擇,食開那檔的菜從那裡出產的,是不是真的在本地種植,其實⼤家都⼼裡有數。

問題是也有愈來愈多街市以外的菜店,仍⼀味採取賤價傾銷的經營⼿法,零售價⾄今仍可以低⾄5-6元⼀⽄。其實消費者同樣亦⼼知肚明,如此價錢能買到什麼質素的貨⾊,吃進肚裡對健康⼜是否真的沒有影響?只因標價也未免太平,對於⽋缺負擔能⼒、⼜或習慣精打細算的⼈來說,在感覺上是「不買走寶」⽽已。

從近年的發展來講,就更加多了不少網購平台,特別是在肺炎疫情的持續下,鮮活產品宅配直送已蔚然成風。特別是多張訂單結合令物流成本下降,中介⼈壟斷暴利的⽇⼦已為時不多。看看網上標價難免⼤嚇⼀跳,「本地菜⼼」竟然可以賣30-40元⼀⽄!不知⾏情或許還會懷疑,這是否網店「篤數」造市的結果!必須加以說明的是:以上討論皆並非指向本地有機菜,⽽是通常只有漁護署發出「信譽農場」認可的本地常規菜。

須知現在的消費者已愈來愈揀擇,食開那檔的菜從那裡出產的,是不是真的在本地種植,其實⼤家都⼼裡有數。

本地常規菜備受忽略

這或許便涉及第三個重要的迷思:即每當⼤家談到本地菜的時候,便只會想到獲得有機認證的本地菜。⽽且不期然還會產⽣以下負⾯標籖:例如價格出奇地昂貴、供應量很不穩定、還會有很多蟲咬過的洞……諸如此類。這些標籖對本地有機菜來說,固然也是極不公平的;但套諸於本地常規菜來說,上述評語就更是風⾺⽜不相及。

毫無疑問,即使從漁護署的官⽅⾓度,本地農業也應走⾼檔精緻路線,⽽香港有機農業亦已⽇漸站穩步伐,無論是通過農墟、直銷或宅配,皆已建立本⾝的市場信譽和客源——亦⽤不著再到批發市場去「⾾平⾾賤」。

問題是不少常規菜其實同樣品質優良,在耕作上採取了⽣態友善的⽅法,其出品甚⾄連個別有機農墟也樂意轉售——只是會標明那並非有機認證的產品⽽已。

說穿了,也可說是極為諷刺的是,⼤家對「本地常規菜」的認知仍極膚淺,⽚⾯地把它們和廉價傾銷產品劃上等號,並且沒有給予那份最基本的尊重和認可。就正如我⽇前參加⼀個⼯作坊,⼀批家庭主婦仍異⼝同聲在說:「在香港還有⼈願意辛苦耕⽥?那不是在等政府收地時賠多些,⼜是什麼?」

⽽作為⼀個銅幣的另⼀⾯,則是「本地常規菜」仍只停留在「本地」——含意空泛、⼤⽽化之的兩個字之上——農業代表的價值不被彰顯、背後農夫的⾯⽬模糊不清、產品的類別和味道沒有講究、具體耕作⽅式更未被清楚說明。凡此種種,固然亦可被歸咎為市場包裝和銷售⼿法的問題,但毋庸置疑,亦反映了更深層次的消費者意識問題。

或許,我們可以留待消委會多做公眾教育,但為何每⼈每天吃進⼝裡的必需品,就沒有更多⼈能夠站出來,為它們說句最基本的公道話呢?

香港有機農業亦已⽇漸站穩步伐,無論是通過農墟、直銷或宅配,皆已建立本⾝的市場信譽和客源——亦⽤不著再到批發市場去「⾾平⾾賤」。

農地建屋更符成本效益?

這裡⾸先存在著兩個主要的迷思:其⼀、香港農地⽤作建屋更符市場效益。房屋問題⼀向被視為重中之重,但特區政府多年來卻⼒不從⼼,⽉前就連副總理韓正也開腔批評。在如此⼀種政治⼤氣壓之下,加上「明⽇⼤嶼」填海成本極為⾼昂,政府⾯對財困亦顯得有⼼無⼒,於是農地彷彿變成即時釋於⼟地供應的萬應靈丹。

但問題是,農地真的可以如此「即買即⽤」嗎?其實只要看看兩年半前提出的「⼟地供享先導計劃」,推出⾄今竟仍沒有⼀個樓盤能夠上⾺。四⼤地產商坐擁逾千公頃農地,難道他們都想悉數留作私⼈發展,⽽不願撥作「公私合營」之⽤?實情是基建和交通配套已較完備的,地產商早早已經⾃⾏申請改劃,⽤不著等政府來和他們「共享」——假如剩下農地⽤作建屋真的更符成本效益,難道地產商不比⼤家都⼼知肚明嗎?

讓我們再來看看那些囤積多年、卻苦無改劃機會的⼩規模農地。近年不少地產商在政治⼤氣壓下,亦已紛紛將閒置多年的農地,借出作組合式過渡性房屋之⽤,從⽽為基層住屋問題出⼀分⼒。觀乎這些閒置地段的位置,可知⼤都並不靠近公路,更不要說主要的幹線公路了。因此除非政府在附近推⾏⼤型發展項⽬,否則地段根本難有改劃的可能——若非如此,地產商⼜豈會如此慷慨借出⼟地呢?

問題是也有愈來愈多街市以外的菜店,仍⼀味採取賤價傾銷的經營⼿法,其實消費者同樣亦⼼知肚明,如此價錢能買到什麼質素的貨⾊,吃進肚裡對健康⼜是否真的沒有影響?(圖片由本土野提供)

香港⼈對本地菜沒有要求?

其⼆、本地蔬菜的市場競爭⼒並不⾜夠。這個說法的最主要問題在於:「市場」到底是指什麼市場?假如那是指單⼀的統購統銷、⽋缺競爭、⾼度壟斷的批發渠道的話,那麼⾯對供港菜排⼭倒海的輸入,本地農夫和農場沒有談判本錢,⽋缺圍內的⼈脈關係、產品無法得到買⼿垂⻘,以⾄即是⽣產⼒旺盛、產品質素佳,蔬菜也沒法傳送到消費者⼿上。若是從這個意義上,那當然可以說是本地蔬菜競爭⼒不⾜。

然⽽已經出現了愈來愈多的另類銷售渠道。從傳統上來講,營運規模較好的街市檔販,⾃然不會依賴單⼀的批發市場,都私下保留著各⾃各的入貨渠道。例如是相熟農夫的出品質素有保證,檔販⾃然會早早下定訂單,以確保時令⾼檔菜有充⾜的供應。

須知現在的消費者已愈來愈揀擇,食開那檔的菜從那裡出產的,是不是真的在本地種植,其實⼤家都⼼裡有數。

問題是也有愈來愈多街市以外的菜店,仍⼀味採取賤價傾銷的經營⼿法,零售價⾄今仍可以低⾄5-6元⼀⽄。其實消費者同樣亦⼼知肚明,如此價錢能買到什麼質素的貨⾊,吃進肚裡對健康⼜是否真的沒有影響?只因標價也未免太平,對於⽋缺負擔能⼒、⼜或習慣精打細算的⼈來說,在感覺上是「不買走寶」⽽已。

從近年的發展來講,就更加多了不少網購平台,特別是在肺炎疫情的持續下,鮮活產品宅配直送已蔚然成風。特別是多張訂單結合令物流成本下降,中介⼈壟斷暴利的⽇⼦已為時不多。看看網上標價難免⼤嚇⼀跳,「本地菜⼼」竟然可以賣30-40元⼀⽄!不知⾏情或許還會懷疑,這是否網店「篤數」造市的結果!必須加以說明的是:以上討論皆並非指向本地有機菜,⽽是通常只有漁護署發出「信譽農場」認可的本地常規菜。

須知現在的消費者已愈來愈揀擇,食開那檔的菜從那裡出產的,是不是真的在本地種植,其實⼤家都⼼裡有數。

本地常規菜備受忽略

這或許便涉及第三個重要的迷思:即每當⼤家談到本地菜的時候,便只會想到獲得有機認證的本地菜。⽽且不期然還會產⽣以下負⾯標籖:例如價格出奇地昂貴、供應量很不穩定、還會有很多蟲咬過的洞……諸如此類。這些標籖對本地有機菜來說,固然也是極不公平的;但套諸於本地常規菜來說,上述評語就更是風⾺⽜不相及。

毫無疑問,即使從漁護署的官⽅⾓度,本地農業也應走⾼檔精緻路線,⽽香港有機農業亦已⽇漸站穩步伐,無論是通過農墟、直銷或宅配,皆已建立本⾝的市場信譽和客源——亦⽤不著再到批發市場去「⾾平⾾賤」。

問題是不少常規菜其實同樣品質優良,在耕作上採取了⽣態友善的⽅法,其出品甚⾄連個別有機農墟也樂意轉售——只是會標明那並非有機認證的產品⽽已。

說穿了,也可說是極為諷刺的是,⼤家對「本地常規菜」的認知仍極膚淺,⽚⾯地把它們和廉價傾銷產品劃上等號,並且沒有給予那份最基本的尊重和認可。就正如我⽇前參加⼀個⼯作坊,⼀批家庭主婦仍異⼝同聲在說:「在香港還有⼈願意辛苦耕⽥?那不是在等政府收地時賠多些,⼜是什麼?」

⽽作為⼀個銅幣的另⼀⾯,則是「本地常規菜」仍只停留在「本地」——含意空泛、⼤⽽化之的兩個字之上——農業代表的價值不被彰顯、背後農夫的⾯⽬模糊不清、產品的類別和味道沒有講究、具體耕作⽅式更未被清楚說明。凡此種種,固然亦可被歸咎為市場包裝和銷售⼿法的問題,但毋庸置疑,亦反映了更深層次的消費者意識問題。

或許,我們可以留待消委會多做公眾教育,但為何每⼈每天吃進⼝裡的必需品,就沒有更多⼈能夠站出來,為它們說句最基本的公道話呢?

問題是也有愈來愈多街市以外的菜店,仍⼀味採取賤價傾銷的經營⼿法,其實消費者同樣亦⼼知肚明,如此價錢能買到什麼質素的貨⾊,吃進肚裡對健康⼜是否真的沒有影響?(圖片由本土野提供)

香港⼈對本地菜沒有要求?

其⼆、本地蔬菜的市場競爭⼒並不⾜夠。這個說法的最主要問題在於:「市場」到底是指什麼市場?假如那是指單⼀的統購統銷、⽋缺競爭、⾼度壟斷的批發渠道的話,那麼⾯對供港菜排⼭倒海的輸入,本地農夫和農場沒有談判本錢,⽋缺圍內的⼈脈關係、產品無法得到買⼿垂⻘,以⾄即是⽣產⼒旺盛、產品質素佳,蔬菜也沒法傳送到消費者⼿上。若是從這個意義上,那當然可以說是本地蔬菜競爭⼒不⾜。

然⽽已經出現了愈來愈多的另類銷售渠道。從傳統上來講,營運規模較好的街市檔販,⾃然不會依賴單⼀的批發市場,都私下保留著各⾃各的入貨渠道。例如是相熟農夫的出品質素有保證,檔販⾃然會早早下定訂單,以確保時令⾼檔菜有充⾜的供應。

須知現在的消費者已愈來愈揀擇,食開那檔的菜從那裡出產的,是不是真的在本地種植,其實⼤家都⼼裡有數。

問題是也有愈來愈多街市以外的菜店,仍⼀味採取賤價傾銷的經營⼿法,零售價⾄今仍可以低⾄5-6元⼀⽄。其實消費者同樣亦⼼知肚明,如此價錢能買到什麼質素的貨⾊,吃進肚裡對健康⼜是否真的沒有影響?只因標價也未免太平,對於⽋缺負擔能⼒、⼜或習慣精打細算的⼈來說,在感覺上是「不買走寶」⽽已。

從近年的發展來講,就更加多了不少網購平台,特別是在肺炎疫情的持續下,鮮活產品宅配直送已蔚然成風。特別是多張訂單結合令物流成本下降,中介⼈壟斷暴利的⽇⼦已為時不多。看看網上標價難免⼤嚇⼀跳,「本地菜⼼」竟然可以賣30-40元⼀⽄!不知⾏情或許還會懷疑,這是否網店「篤數」造市的結果!必須加以說明的是:以上討論皆並非指向本地有機菜,⽽是通常只有漁護署發出「信譽農場」認可的本地常規菜。

須知現在的消費者已愈來愈揀擇,食開那檔的菜從那裡出產的,是不是真的在本地種植,其實⼤家都⼼裡有數。

本地常規菜備受忽略

這或許便涉及第三個重要的迷思:即每當⼤家談到本地菜的時候,便只會想到獲得有機認證的本地菜。⽽且不期然還會產⽣以下負⾯標籖:例如價格出奇地昂貴、供應量很不穩定、還會有很多蟲咬過的洞……諸如此類。這些標籖對本地有機菜來說,固然也是極不公平的;但套諸於本地常規菜來說,上述評語就更是風⾺⽜不相及。

毫無疑問,即使從漁護署的官⽅⾓度,本地農業也應走⾼檔精緻路線,⽽香港有機農業亦已⽇漸站穩步伐,無論是通過農墟、直銷或宅配,皆已建立本⾝的市場信譽和客源——亦⽤不著再到批發市場去「⾾平⾾賤」。

問題是不少常規菜其實同樣品質優良,在耕作上採取了⽣態友善的⽅法,其出品甚⾄連個別有機農墟也樂意轉售——只是會標明那並非有機認證的產品⽽已。

說穿了,也可說是極為諷刺的是,⼤家對「本地常規菜」的認知仍極膚淺,⽚⾯地把它們和廉價傾銷產品劃上等號,並且沒有給予那份最基本的尊重和認可。就正如我⽇前參加⼀個⼯作坊,⼀批家庭主婦仍異⼝同聲在說:「在香港還有⼈願意辛苦耕⽥?那不是在等政府收地時賠多些,⼜是什麼?」

⽽作為⼀個銅幣的另⼀⾯,則是「本地常規菜」仍只停留在「本地」——含意空泛、⼤⽽化之的兩個字之上——農業代表的價值不被彰顯、背後農夫的⾯⽬模糊不清、產品的類別和味道沒有講究、具體耕作⽅式更未被清楚說明。凡此種種,固然亦可被歸咎為市場包裝和銷售⼿法的問題,但毋庸置疑,亦反映了更深層次的消費者意識問題。

或許,我們可以留待消委會多做公眾教育,但為何每⼈每天吃進⼝裡的必需品,就沒有更多⼈能夠站出來,為它們說句最基本的公道話呢?

香港有機農業亦已⽇漸站穩步伐,無論是通過農墟、直銷或宅配,皆已建立本⾝的市場信譽和客源——亦⽤不著再到批發市場去「⾾平⾾賤」。

農地建屋更符成本效益?

這裡⾸先存在著兩個主要的迷思:其⼀、香港農地⽤作建屋更符市場效益。房屋問題⼀向被視為重中之重,但特區政府多年來卻⼒不從⼼,⽉前就連副總理韓正也開腔批評。在如此⼀種政治⼤氣壓之下,加上「明⽇⼤嶼」填海成本極為⾼昂,政府⾯對財困亦顯得有⼼無⼒,於是農地彷彿變成即時釋於⼟地供應的萬應靈丹。

但問題是,農地真的可以如此「即買即⽤」嗎?其實只要看看兩年半前提出的「⼟地供享先導計劃」,推出⾄今竟仍沒有⼀個樓盤能夠上⾺。四⼤地產商坐擁逾千公頃農地,難道他們都想悉數留作私⼈發展,⽽不願撥作「公私合營」之⽤?實情是基建和交通配套已較完備的,地產商早早已經⾃⾏申請改劃,⽤不著等政府來和他們「共享」——假如剩下農地⽤作建屋真的更符成本效益,難道地產商不比⼤家都⼼知肚明嗎?

讓我們再來看看那些囤積多年、卻苦無改劃機會的⼩規模農地。近年不少地產商在政治⼤氣壓下,亦已紛紛將閒置多年的農地,借出作組合式過渡性房屋之⽤,從⽽為基層住屋問題出⼀分⼒。觀乎這些閒置地段的位置,可知⼤都並不靠近公路,更不要說主要的幹線公路了。因此除非政府在附近推⾏⼤型發展項⽬,否則地段根本難有改劃的可能——若非如此,地產商⼜豈會如此慷慨借出⼟地呢?

問題是也有愈來愈多街市以外的菜店,仍⼀味採取賤價傾銷的經營⼿法,其實消費者同樣亦⼼知肚明,如此價錢能買到什麼質素的貨⾊,吃進肚裡對健康⼜是否真的沒有影響?(圖片由本土野提供)

香港⼈對本地菜沒有要求?

其⼆、本地蔬菜的市場競爭⼒並不⾜夠。這個說法的最主要問題在於:「市場」到底是指什麼市場?假如那是指單⼀的統購統銷、⽋缺競爭、⾼度壟斷的批發渠道的話,那麼⾯對供港菜排⼭倒海的輸入,本地農夫和農場沒有談判本錢,⽋缺圍內的⼈脈關係、產品無法得到買⼿垂⻘,以⾄即是⽣產⼒旺盛、產品質素佳,蔬菜也沒法傳送到消費者⼿上。若是從這個意義上,那當然可以說是本地蔬菜競爭⼒不⾜。

然⽽已經出現了愈來愈多的另類銷售渠道。從傳統上來講,營運規模較好的街市檔販,⾃然不會依賴單⼀的批發市場,都私下保留著各⾃各的入貨渠道。例如是相熟農夫的出品質素有保證,檔販⾃然會早早下定訂單,以確保時令⾼檔菜有充⾜的供應。

須知現在的消費者已愈來愈揀擇,食開那檔的菜從那裡出產的,是不是真的在本地種植,其實⼤家都⼼裡有數。

問題是也有愈來愈多街市以外的菜店,仍⼀味採取賤價傾銷的經營⼿法,零售價⾄今仍可以低⾄5-6元⼀⽄。其實消費者同樣亦⼼知肚明,如此價錢能買到什麼質素的貨⾊,吃進肚裡對健康⼜是否真的沒有影響?只因標價也未免太平,對於⽋缺負擔能⼒、⼜或習慣精打細算的⼈來說,在感覺上是「不買走寶」⽽已。

從近年的發展來講,就更加多了不少網購平台,特別是在肺炎疫情的持續下,鮮活產品宅配直送已蔚然成風。特別是多張訂單結合令物流成本下降,中介⼈壟斷暴利的⽇⼦已為時不多。看看網上標價難免⼤嚇⼀跳,「本地菜⼼」竟然可以賣30-40元⼀⽄!不知⾏情或許還會懷疑,這是否網店「篤數」造市的結果!必須加以說明的是:以上討論皆並非指向本地有機菜,⽽是通常只有漁護署發出「信譽農場」認可的本地常規菜。

須知現在的消費者已愈來愈揀擇,食開那檔的菜從那裡出產的,是不是真的在本地種植,其實⼤家都⼼裡有數。

本地常規菜備受忽略

這或許便涉及第三個重要的迷思:即每當⼤家談到本地菜的時候,便只會想到獲得有機認證的本地菜。⽽且不期然還會產⽣以下負⾯標籖:例如價格出奇地昂貴、供應量很不穩定、還會有很多蟲咬過的洞……諸如此類。這些標籖對本地有機菜來說,固然也是極不公平的;但套諸於本地常規菜來說,上述評語就更是風⾺⽜不相及。

毫無疑問,即使從漁護署的官⽅⾓度,本地農業也應走⾼檔精緻路線,⽽香港有機農業亦已⽇漸站穩步伐,無論是通過農墟、直銷或宅配,皆已建立本⾝的市場信譽和客源——亦⽤不著再到批發市場去「⾾平⾾賤」。

問題是不少常規菜其實同樣品質優良,在耕作上採取了⽣態友善的⽅法,其出品甚⾄連個別有機農墟也樂意轉售——只是會標明那並非有機認證的產品⽽已。

說穿了,也可說是極為諷刺的是,⼤家對「本地常規菜」的認知仍極膚淺,⽚⾯地把它們和廉價傾銷產品劃上等號,並且沒有給予那份最基本的尊重和認可。就正如我⽇前參加⼀個⼯作坊,⼀批家庭主婦仍異⼝同聲在說:「在香港還有⼈願意辛苦耕⽥?那不是在等政府收地時賠多些,⼜是什麼?」

⽽作為⼀個銅幣的另⼀⾯,則是「本地常規菜」仍只停留在「本地」——含意空泛、⼤⽽化之的兩個字之上——農業代表的價值不被彰顯、背後農夫的⾯⽬模糊不清、產品的類別和味道沒有講究、具體耕作⽅式更未被清楚說明。凡此種種,固然亦可被歸咎為市場包裝和銷售⼿法的問題,但毋庸置疑,亦反映了更深層次的消費者意識問題。

或許,我們可以留待消委會多做公眾教育,但為何每⼈每天吃進⼝裡的必需品,就沒有更多⼈能夠站出來,為它們說句最基本的公道話呢?

返回

學民內部重組的推手「這個年代不再需要學生組織」

繼續

線上平台與疫情衝擊下 國際發行的「新常態」

最新

政府兩年加60%煙草稅 煙民轉買私煙報販大受影響

本刊去年出版《香港職人》,其中報紙檔報販是書中25名職人之一。近年大報章、雜誌相繼倒下,餘下來的報紙檔主要靠賣飲品、香煙維生。政府自2023年連續兩年加煙草稅30%,令一包香煙漲價至$94元,其中$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