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把課室搬到國安法庭 教授和他們的學生


唐英傑首宗國安法案件的審訊,專家證人作供完畢。辯方傳召了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峯和香港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李詠怡, 他們合作完成了一份專家證人的報告。報告主要測試劉智鵬的主張是否屬實,包括以示威現場調查、電話民調及分析網上討論區內容等,反駁並非所有人對「光時」口號有完全一樣的理解。

庭內的人回到了大學時的政治學、統計學、社會學的課堂。教授們把課室搬到法庭,而庭內的人都變成他們的一周學生。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在2019年7月21日成為遊行主要的口號。有關這句口號的意義,國安法庭作出了不同的解釋。(《誌》資料圖片)

聰明和遲鈍的學生

這些專家證人作供以來,教授們口中的每一句話,都需時理解。有些人本來就讀社科,一聽就明;有些人完全沒有接觸過,由零開始,每次聽都眉頭緊皺。午休的時候,記者之間都有激烈討論,懂的人就負責解釋,不懂的人就聽,就像回到大學課室內,面對考試在即,緊張地要釐清概念。

李立峯詳細地解釋了他在報告中所用的分析數據方式,出庭作共詞第三天,庭內各人都似乎明白李立峯的時候,周天行卻不斷以一個連登帖文作例子問李立峯根據帖文,他可否說出『相關係數』(correlation coefficient ),此時,旁聽席傳來笑聲。連日來都反覆向教授確認自己對教授供詞的理解的法官彭寶琴亦看似不耐煩,她直接向周天行解釋自己的理解:

彭寶琴說:「你現在並不是在挑戰『相關係數』(correlation coefficient)的操作模式,我想知道你的問題可如何幫助法庭。」

周天行補充:「我關注的是(這份報告)研究結果的可靠性。」

彭寶琴說:「我認為李教授已解釋了『相關係數』是怎樣的:你有一個變數(variable)出現的百分比和另一個變數的百分比。然後你再去看在一段時間入面,這兩個變數的變動是否一樣,如果兩個變數的變動一樣那麼『相關係數』就會是1(代表兩個變數有密切關係)。所以我不明白你(周天行)為何要問這個問題。李教授我說得對嗎?」

李立峯滿意地點頭,滿意地說:「大致正確。」

三位法官之中,彭官總是那個多次要向專家證人釐清自己理解,害怕自己把事情理解錯的人。這次,她的答案被教授肯定了。午休散庭,庭內記者都紛紛離開了法庭,律師們收拾好文件,已準備離開。控方的周天行仍然默默同何署理助理刑事檢控專員的張卓勤討論Gini coefficient如何得出。

李立峯作供時語氣輕鬆,沒有絲毫緊張,不論面對控辯雙方的提問,他會假設你下一步問什麼問題,再加以解釋,務求令你清楚明白。(-攝)

經驗老到的幽默教授

李立峯作供,他語氣輕鬆,沒有絲毫緊張。 不論面對控辯雙方的提問,他會假設你下一步問什麼問題,再加以解釋,務求令你清楚明白。這或許他對學科的熱愛,你總覺得他衷心希望庭內的每一個人都聽得懂這個研究背後的價值。 席上有與他共事的新聞工作者形容:「他說得很興奮。」

無奈數據收集的方法太複雜,統計邏輯也非常人可理解。記者們、旁聽席上的人們都議論紛紛,到底調查的數字表示甚麼,數據和分析的邏輯關係。連法官杜麗冰也開口要李立峯把語速減慢,李立峯笑說:「我的學生也常常說我講得太快。」杜官笑著回應:「把我們當作你的學生就可以了。」於是,李立峯就把法庭當成了課室,每個答案都有主題句(topic sentence),例子和結論。

面對控方對於報告可靠性的之一,李立峯就像氣學生不長進,語氣總是略帶激動,甚至有時候為等到控方把整條問題問完,就爭著要把事情說清楚。 每當要解釋一些空泛的概念時,李立峯用「貼地」例子去解釋。有次庭上談到兩件事物的關係,庭內大家對於口號之間的關聯一頭霧水,到底警方的調查有甚麼不足?

李立峯吸一口氣,吐出一句:「讓我這樣說吧(let me put in this way)」

「一個大學的課堂,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座位,如果看到兩名學生一直都是坐在一起,自然覺得他們是朋友; 但是若果中學課室,學生要坐指定座位,兩個學生坐在一起就不代表他們一定是朋友。好像在庭內,劉偉聰和周天行是一起坐的,但這不代表什麼,因為法庭指定了他們要坐在那裡。」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在2019年7月21日成為遊行主要的口號。有關這句口號的意義,國安法庭作出了不同的解釋。(《誌》資料圖片)

聰明和遲鈍的學生

這些專家證人作供以來,教授們口中的每一句話,都需時理解。有些人本來就讀社科,一聽就明;有些人完全沒有接觸過,由零開始,每次聽都眉頭緊皺。午休的時候,記者之間都有激烈討論,懂的人就負責解釋,不懂的人就聽,就像回到大學課室內,面對考試在即,緊張地要釐清概念。

李立峯詳細地解釋了他在報告中所用的分析數據方式,出庭作共詞第三天,庭內各人都似乎明白李立峯的時候,周天行卻不斷以一個連登帖文作例子問李立峯根據帖文,他可否說出『相關係數』(correlation coefficient ),此時,旁聽席傳來笑聲。連日來都反覆向教授確認自己對教授供詞的理解的法官彭寶琴亦看似不耐煩,她直接向周天行解釋自己的理解:

彭寶琴說:「你現在並不是在挑戰『相關係數』(correlation coefficient)的操作模式,我想知道你的問題可如何幫助法庭。」

周天行補充:「我關注的是(這份報告)研究結果的可靠性。」

彭寶琴說:「我認為李教授已解釋了『相關係數』是怎樣的:你有一個變數(variable)出現的百分比和另一個變數的百分比。然後你再去看在一段時間入面,這兩個變數的變動是否一樣,如果兩個變數的變動一樣那麼『相關係數』就會是1(代表兩個變數有密切關係)。所以我不明白你(周天行)為何要問這個問題。李教授我說得對嗎?」

李立峯滿意地點頭,滿意地說:「大致正確。」

三位法官之中,彭官總是那個多次要向專家證人釐清自己理解,害怕自己把事情理解錯的人。這次,她的答案被教授肯定了。午休散庭,庭內記者都紛紛離開了法庭,律師們收拾好文件,已準備離開。控方的周天行仍然默默同何署理助理刑事檢控專員的張卓勤討論Gini coefficient如何得出。

李詠怡彷彿那種大家在她的課堂上都不敢吭聲,縱使有問題都總是問得小心翼翼,提交論文怕被「爛grade」的教授。(-攝

嚴肅認真的權威教授

辯方先傳召李詠怡教授出庭。辯方大律師劉偉聰提醒她,在法庭上作供速度不可太快,正如她「在大學講課」時一樣,用一個讓人聽得清楚的語速,讓法官也明白她在說甚麼。

在不熟悉的法庭環境,她作供時都非常謹慎,沒有情緒起伏,大致上都十分冷靜,大多都依據報告內容作答。縱使是辯方的提問,她每次回答之前都要拿起自己寫的報告或控方提交劉智鵬教授撰寫的報告,重新閱讀一次,確保理解無誤,才回答是與否。從這些小事可見,她從學術訓練所得的嚴謹性。

記者和旁聽席上的人都說,她的供詞彷彿讓人回到當年需要背誦「定義」的求學時期,留心聽著教授的匯報的時間。大家都試著去理解平日習以為常的現象和口號背後的抽象的概念。每次休庭,大家都有一種「長知識了」的感覺。

然而,只要你在重要的概念弄錯,她還是會嚴厲地指出。控方其中一條梁天琦講話的謄本中,錯誤把Malcolm X 被寫成了 comix , 她便詳細解釋控方的專家證人如何錯誤理解句子時,縱是毫不留情。

李教授指出,提倡港獨的人沒有一個具體行動計劃,大多都是侃侃而談,分析當時提倡港獨的人在議會中沒有任何席位,根本沒有可能推翻政府,加上如果真係要推翻制度,為何又要走入制度參選?控方立刻呈上李詠怡在2020年接受眾新聞訪問,引用她在2020年不支持民主派總辭的看法為策略,指出梁天琦提倡港獨並進入議會也會一種策略,立刻挑起了教授的神經。

李教授:「為何你要引用我的說法去支持梁天琦的行動。你是否覺得我是和梁天琦一伙的?我是他的同黨?」

控方周天行說:「我只是再問你會否覺得梁天琦這也是一個策略?」

李教授還未說完:「現在我是被審訊的人嗎?」

任何的質疑,都來比不上這種質疑學術中立的指控來得大。那一刻開始大家都知道,這個學者不好惹。

她總是讓我想起大學時期的一種教授。那種大家在她的課堂上都不敢吭聲,縱使有問題都總是問得小心翼翼,提交論文怕被「爛grade」的教授。

李立峯作供時語氣輕鬆,沒有絲毫緊張,不論面對控辯雙方的提問,他會假設你下一步問什麼問題,再加以解釋,務求令你清楚明白。(-攝)

經驗老到的幽默教授

李立峯作供,他語氣輕鬆,沒有絲毫緊張。 不論面對控辯雙方的提問,他會假設你下一步問什麼問題,再加以解釋,務求令你清楚明白。這或許他對學科的熱愛,你總覺得他衷心希望庭內的每一個人都聽得懂這個研究背後的價值。 席上有與他共事的新聞工作者形容:「他說得很興奮。」

無奈數據收集的方法太複雜,統計邏輯也非常人可理解。記者們、旁聽席上的人們都議論紛紛,到底調查的數字表示甚麼,數據和分析的邏輯關係。連法官杜麗冰也開口要李立峯把語速減慢,李立峯笑說:「我的學生也常常說我講得太快。」杜官笑著回應:「把我們當作你的學生就可以了。」於是,李立峯就把法庭當成了課室,每個答案都有主題句(topic sentence),例子和結論。

面對控方對於報告可靠性的之一,李立峯就像氣學生不長進,語氣總是略帶激動,甚至有時候為等到控方把整條問題問完,就爭著要把事情說清楚。 每當要解釋一些空泛的概念時,李立峯用「貼地」例子去解釋。有次庭上談到兩件事物的關係,庭內大家對於口號之間的關聯一頭霧水,到底警方的調查有甚麼不足?

李立峯吸一口氣,吐出一句:「讓我這樣說吧(let me put in this way)」

「一個大學的課堂,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座位,如果看到兩名學生一直都是坐在一起,自然覺得他們是朋友; 但是若果中學課室,學生要坐指定座位,兩個學生坐在一起就不代表他們一定是朋友。好像在庭內,劉偉聰和周天行是一起坐的,但這不代表什麼,因為法庭指定了他們要坐在那裡。」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在2019年7月21日成為遊行主要的口號。有關這句口號的意義,國安法庭作出了不同的解釋。(《誌》資料圖片)

聰明和遲鈍的學生

這些專家證人作供以來,教授們口中的每一句話,都需時理解。有些人本來就讀社科,一聽就明;有些人完全沒有接觸過,由零開始,每次聽都眉頭緊皺。午休的時候,記者之間都有激烈討論,懂的人就負責解釋,不懂的人就聽,就像回到大學課室內,面對考試在即,緊張地要釐清概念。

李立峯詳細地解釋了他在報告中所用的分析數據方式,出庭作共詞第三天,庭內各人都似乎明白李立峯的時候,周天行卻不斷以一個連登帖文作例子問李立峯根據帖文,他可否說出『相關係數』(correlation coefficient ),此時,旁聽席傳來笑聲。連日來都反覆向教授確認自己對教授供詞的理解的法官彭寶琴亦看似不耐煩,她直接向周天行解釋自己的理解:

彭寶琴說:「你現在並不是在挑戰『相關係數』(correlation coefficient)的操作模式,我想知道你的問題可如何幫助法庭。」

周天行補充:「我關注的是(這份報告)研究結果的可靠性。」

彭寶琴說:「我認為李教授已解釋了『相關係數』是怎樣的:你有一個變數(variable)出現的百分比和另一個變數的百分比。然後你再去看在一段時間入面,這兩個變數的變動是否一樣,如果兩個變數的變動一樣那麼『相關係數』就會是1(代表兩個變數有密切關係)。所以我不明白你(周天行)為何要問這個問題。李教授我說得對嗎?」

李立峯滿意地點頭,滿意地說:「大致正確。」

三位法官之中,彭官總是那個多次要向專家證人釐清自己理解,害怕自己把事情理解錯的人。這次,她的答案被教授肯定了。午休散庭,庭內記者都紛紛離開了法庭,律師們收拾好文件,已準備離開。控方的周天行仍然默默同何署理助理刑事檢控專員的張卓勤討論Gini coefficient如何得出。

李立峯作供時語氣輕鬆,沒有絲毫緊張,不論面對控辯雙方的提問,他會假設你下一步問什麼問題,再加以解釋,務求令你清楚明白。(-攝)

經驗老到的幽默教授

李立峯作供,他語氣輕鬆,沒有絲毫緊張。 不論面對控辯雙方的提問,他會假設你下一步問什麼問題,再加以解釋,務求令你清楚明白。這或許他對學科的熱愛,你總覺得他衷心希望庭內的每一個人都聽得懂這個研究背後的價值。 席上有與他共事的新聞工作者形容:「他說得很興奮。」

無奈數據收集的方法太複雜,統計邏輯也非常人可理解。記者們、旁聽席上的人們都議論紛紛,到底調查的數字表示甚麼,數據和分析的邏輯關係。連法官杜麗冰也開口要李立峯把語速減慢,李立峯笑說:「我的學生也常常說我講得太快。」杜官笑著回應:「把我們當作你的學生就可以了。」於是,李立峯就把法庭當成了課室,每個答案都有主題句(topic sentence),例子和結論。

面對控方對於報告可靠性的之一,李立峯就像氣學生不長進,語氣總是略帶激動,甚至有時候為等到控方把整條問題問完,就爭著要把事情說清楚。 每當要解釋一些空泛的概念時,李立峯用「貼地」例子去解釋。有次庭上談到兩件事物的關係,庭內大家對於口號之間的關聯一頭霧水,到底警方的調查有甚麼不足?

李立峯吸一口氣,吐出一句:「讓我這樣說吧(let me put in this way)」

「一個大學的課堂,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座位,如果看到兩名學生一直都是坐在一起,自然覺得他們是朋友; 但是若果中學課室,學生要坐指定座位,兩個學生坐在一起就不代表他們一定是朋友。好像在庭內,劉偉聰和周天行是一起坐的,但這不代表什麼,因為法庭指定了他們要坐在那裡。」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在2019年7月21日成為遊行主要的口號。有關這句口號的意義,國安法庭作出了不同的解釋。(《誌》資料圖片)

聰明和遲鈍的學生

這些專家證人作供以來,教授們口中的每一句話,都需時理解。有些人本來就讀社科,一聽就明;有些人完全沒有接觸過,由零開始,每次聽都眉頭緊皺。午休的時候,記者之間都有激烈討論,懂的人就負責解釋,不懂的人就聽,就像回到大學課室內,面對考試在即,緊張地要釐清概念。

李立峯詳細地解釋了他在報告中所用的分析數據方式,出庭作共詞第三天,庭內各人都似乎明白李立峯的時候,周天行卻不斷以一個連登帖文作例子問李立峯根據帖文,他可否說出『相關係數』(correlation coefficient ),此時,旁聽席傳來笑聲。連日來都反覆向教授確認自己對教授供詞的理解的法官彭寶琴亦看似不耐煩,她直接向周天行解釋自己的理解:

彭寶琴說:「你現在並不是在挑戰『相關係數』(correlation coefficient)的操作模式,我想知道你的問題可如何幫助法庭。」

周天行補充:「我關注的是(這份報告)研究結果的可靠性。」

彭寶琴說:「我認為李教授已解釋了『相關係數』是怎樣的:你有一個變數(variable)出現的百分比和另一個變數的百分比。然後你再去看在一段時間入面,這兩個變數的變動是否一樣,如果兩個變數的變動一樣那麼『相關係數』就會是1(代表兩個變數有密切關係)。所以我不明白你(周天行)為何要問這個問題。李教授我說得對嗎?」

李立峯滿意地點頭,滿意地說:「大致正確。」

三位法官之中,彭官總是那個多次要向專家證人釐清自己理解,害怕自己把事情理解錯的人。這次,她的答案被教授肯定了。午休散庭,庭內記者都紛紛離開了法庭,律師們收拾好文件,已準備離開。控方的周天行仍然默默同何署理助理刑事檢控專員的張卓勤討論Gini coefficient如何得出。

李詠怡彷彿那種大家在她的課堂上都不敢吭聲,縱使有問題都總是問得小心翼翼,提交論文怕被「爛grade」的教授。(-攝

嚴肅認真的權威教授

辯方先傳召李詠怡教授出庭。辯方大律師劉偉聰提醒她,在法庭上作供速度不可太快,正如她「在大學講課」時一樣,用一個讓人聽得清楚的語速,讓法官也明白她在說甚麼。

在不熟悉的法庭環境,她作供時都非常謹慎,沒有情緒起伏,大致上都十分冷靜,大多都依據報告內容作答。縱使是辯方的提問,她每次回答之前都要拿起自己寫的報告或控方提交劉智鵬教授撰寫的報告,重新閱讀一次,確保理解無誤,才回答是與否。從這些小事可見,她從學術訓練所得的嚴謹性。

記者和旁聽席上的人都說,她的供詞彷彿讓人回到當年需要背誦「定義」的求學時期,留心聽著教授的匯報的時間。大家都試著去理解平日習以為常的現象和口號背後的抽象的概念。每次休庭,大家都有一種「長知識了」的感覺。

然而,只要你在重要的概念弄錯,她還是會嚴厲地指出。控方其中一條梁天琦講話的謄本中,錯誤把Malcolm X 被寫成了 comix , 她便詳細解釋控方的專家證人如何錯誤理解句子時,縱是毫不留情。

李教授指出,提倡港獨的人沒有一個具體行動計劃,大多都是侃侃而談,分析當時提倡港獨的人在議會中沒有任何席位,根本沒有可能推翻政府,加上如果真係要推翻制度,為何又要走入制度參選?控方立刻呈上李詠怡在2020年接受眾新聞訪問,引用她在2020年不支持民主派總辭的看法為策略,指出梁天琦提倡港獨並進入議會也會一種策略,立刻挑起了教授的神經。

李教授:「為何你要引用我的說法去支持梁天琦的行動。你是否覺得我是和梁天琦一伙的?我是他的同黨?」

控方周天行說:「我只是再問你會否覺得梁天琦這也是一個策略?」

李教授還未說完:「現在我是被審訊的人嗎?」

任何的質疑,都來比不上這種質疑學術中立的指控來得大。那一刻開始大家都知道,這個學者不好惹。

她總是讓我想起大學時期的一種教授。那種大家在她的課堂上都不敢吭聲,縱使有問題都總是問得小心翼翼,提交論文怕被「爛grade」的教授。

李立峯作供時語氣輕鬆,沒有絲毫緊張,不論面對控辯雙方的提問,他會假設你下一步問什麼問題,再加以解釋,務求令你清楚明白。(-攝)

經驗老到的幽默教授

李立峯作供,他語氣輕鬆,沒有絲毫緊張。 不論面對控辯雙方的提問,他會假設你下一步問什麼問題,再加以解釋,務求令你清楚明白。這或許他對學科的熱愛,你總覺得他衷心希望庭內的每一個人都聽得懂這個研究背後的價值。 席上有與他共事的新聞工作者形容:「他說得很興奮。」

無奈數據收集的方法太複雜,統計邏輯也非常人可理解。記者們、旁聽席上的人們都議論紛紛,到底調查的數字表示甚麼,數據和分析的邏輯關係。連法官杜麗冰也開口要李立峯把語速減慢,李立峯笑說:「我的學生也常常說我講得太快。」杜官笑著回應:「把我們當作你的學生就可以了。」於是,李立峯就把法庭當成了課室,每個答案都有主題句(topic sentence),例子和結論。

面對控方對於報告可靠性的之一,李立峯就像氣學生不長進,語氣總是略帶激動,甚至有時候為等到控方把整條問題問完,就爭著要把事情說清楚。 每當要解釋一些空泛的概念時,李立峯用「貼地」例子去解釋。有次庭上談到兩件事物的關係,庭內大家對於口號之間的關聯一頭霧水,到底警方的調查有甚麼不足?

李立峯吸一口氣,吐出一句:「讓我這樣說吧(let me put in this way)」

「一個大學的課堂,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座位,如果看到兩名學生一直都是坐在一起,自然覺得他們是朋友; 但是若果中學課室,學生要坐指定座位,兩個學生坐在一起就不代表他們一定是朋友。好像在庭內,劉偉聰和周天行是一起坐的,但這不代表什麼,因為法庭指定了他們要坐在那裡。」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在2019年7月21日成為遊行主要的口號。有關這句口號的意義,國安法庭作出了不同的解釋。(《誌》資料圖片)

聰明和遲鈍的學生

這些專家證人作供以來,教授們口中的每一句話,都需時理解。有些人本來就讀社科,一聽就明;有些人完全沒有接觸過,由零開始,每次聽都眉頭緊皺。午休的時候,記者之間都有激烈討論,懂的人就負責解釋,不懂的人就聽,就像回到大學課室內,面對考試在即,緊張地要釐清概念。

李立峯詳細地解釋了他在報告中所用的分析數據方式,出庭作共詞第三天,庭內各人都似乎明白李立峯的時候,周天行卻不斷以一個連登帖文作例子問李立峯根據帖文,他可否說出『相關係數』(correlation coefficient ),此時,旁聽席傳來笑聲。連日來都反覆向教授確認自己對教授供詞的理解的法官彭寶琴亦看似不耐煩,她直接向周天行解釋自己的理解:

彭寶琴說:「你現在並不是在挑戰『相關係數』(correlation coefficient)的操作模式,我想知道你的問題可如何幫助法庭。」

周天行補充:「我關注的是(這份報告)研究結果的可靠性。」

彭寶琴說:「我認為李教授已解釋了『相關係數』是怎樣的:你有一個變數(variable)出現的百分比和另一個變數的百分比。然後你再去看在一段時間入面,這兩個變數的變動是否一樣,如果兩個變數的變動一樣那麼『相關係數』就會是1(代表兩個變數有密切關係)。所以我不明白你(周天行)為何要問這個問題。李教授我說得對嗎?」

李立峯滿意地點頭,滿意地說:「大致正確。」

三位法官之中,彭官總是那個多次要向專家證人釐清自己理解,害怕自己把事情理解錯的人。這次,她的答案被教授肯定了。午休散庭,庭內記者都紛紛離開了法庭,律師們收拾好文件,已準備離開。控方的周天行仍然默默同何署理助理刑事檢控專員的張卓勤討論Gini coefficient如何得出。

  1. 【唐英傑案】首宗國安法案件不設陪審團 唐英傑申覆核提四大原則遭駁回
  2. 唐英傑案辯方質疑「審判權」法庭批准加控非國安法控罪
  3. 【唐英傑案】駁回唐英傑不設陪審團覆核申請上訴庭:律政司享獨立檢控權 陪審團不是一個必然的權利
  4. 採訪手記:把課室搬到國安法庭 教授和他們的學生
  5. 【要審判誰的國安法庭】陳祖仁和歷史長河中的古人-「光復」和「革命」的遠近歷史意義
  6. 唐英傑案結案陳詞 控辯爭議「光時」口號意思是否煽動分裂國家 27日裁決
  7. 【這是審判誰的國安法庭】唐英傑案 —— 梁天琦 & Malcolm X -他們是否分裂主義者?
  8. 【這是審判誰的國安法庭】劉智鵬、李詠怡和李立峯-誰才是真正的專家?
  9. 【這是審判誰的國安法庭】 721的人和事 — 什麼事再激活了「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
  10. 唐英傑分裂國家和恐怖活動罪成 最高可囚終身 判詞:「光時」有分裂國家意味
  11. 唐英傑兩罪成共被判囚9年 親友待唐離開法庭後落淚

王紀堯

《 誌 HK FEATURE 》 — 獨立記者
專責社運專題、法庭報道、國際人權報道。

返回

港台電視《五夜講場》最後一星期播10集

繼續

活在瘋癲世道 坐監或是一種解脫 袁德智為未來企直做開站師

最新

真槍實彈案  War Game青年以亞氏保加症抗辯

2018年12月31日,串謀謀殺前空少「哈比人」的本土小說家蘇翰韜於香港國際機場二號客運大樓被捕,串謀謀殺和串謀無牌管有槍械及彈藥罪罪成,重囚27年。蘇翰韜以外,同案還有3名同黨被捕,包括蘇緯軒、翟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