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日,基輔電視塔被俄軍導彈襲擊,嚴重影響烏克蘭電視頻道播送新聞。沒有電視台,市民可以靠什麼渠道取得最新資訊?烏克蘭人是否一早已不靠電視台接收訊息?
烏克蘭前記者Victor Tregubov 表示,烏克蘭的市民,甚至是記者,現在主要靠社交媒體接收資訊。不過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網上湧現大量的假新聞,到底人們該怎樣處理不同的資訊?《誌》記者訪問Victor Tregubov,了解在大時代中記者內心的掙扎、烏克蘭現今的傳媒生態以及俄烏之間的資訊之戰。
記者找Victor的時候,問了他一句「How are you?(你最近怎樣?)」,Victor隔了一小時回答記者:「I’m so fine it’s almost embarassing, considering the situation around. Thanks for your interest! (真慚愧,我在這個時勢下過得很好,謝謝你的問候!)」2022年,Victor 已放下記者身份3年,但這並不代表能夠從社會事件抽身,因為他是個烏克蘭人,與自己的城市、國家共同呼吸著⋯⋯。
記者在社會事件中可以中立?不中立?
Victor 現年37歲,是一名專欄作家。Victor在大學讀傳理系,畢業後順理成章成為記者。Victor在2015年至2016放下了記者工作當兵,但之後又回到記者崗位。直至2019年,Victor 離開新聞界。
Victor 畢業之後就遇上了「橙色革命[1] … Continue reading」。
Victor 表示,「(作為一名記者)在這些政治事件中保持中立是幾乎沒可能的,因為你除了是一名記者,也是個烏克蘭人,你的性命就取決於這事件的結果,你會有立場的」。
不過Victor認為,作為記者唯一可以做的事,就是報道真相,報道所有所見的而不要隱藏事實。「你一定要對讀者誠實」— Victor形容,這是他在「橙色革命」和「廣場革命[2] … Continue reading」時替自己訂立的報道規則。
不過,現時烏克蘭的媒體又是否能保持所謂的「中立」呢?
「烏克蘭的媒體系統是有些毛病的。」Victor說。Victor認為,烏克蘭媒體的好處是夠多元化,可以覆蓋不同的觀點。不過,Victor也指出,烏克蘭媒體的問題就是「它們養不起自己」,往往靠讀者的捐款及國際基金,而主要來源是商業團體的捐款。Victor形容,烏克蘭商業團體等同於政治團體捐獻,所以靠商業團體捐款維生的媒體往往有既定的政治立場。Victor又說,一個媒體要養得起自己,才可以說是獨立。
資料來源
↑1 | 註一:2004年烏克蘭總統選舉由親西方的尤先科和親俄代表的亞努科維奇二人角逐。尤先科於同年9月被人下毒,雖然保住性命,但臉上留下疤痕。亞努科維奇最後勝出選舉,但引發「橙色革命」,最後導致重新投票。尤先科最終勝出選舉。 |
---|---|
↑2 | 註二: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表示烏克蘭不會簽署歐盟的聯繫國協議,基輔隨即有示威。和平示威活動持續了兩個月。在政府採取行動驅散抗議者後,示威活動更趨激烈,政府武力鎮壓導致百多人喪生。 2 月 21 日,亞努科維奇和反對派領導人達成和解,其中包括在年底前舉行總統選舉。不久之後,亞努科維奇逃往俄羅斯。烏克蘭代理總統和代理總理明確表示,他們的首要任務是拉近烏克蘭與歐洲的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