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唔信書店賺唔到錢!」界限書店店長Minami 看過書店的財政報告,有點生氣地說。界限書店位於旺角彌敦道,開業約三個月,一開張便遇上第五波疫情,就連人流極旺的彌敦道都變得非常冷清。幸好捱過了第五波,
國際誌
View all →閣下正在瀏覽 專題 俄烏之戰 報道 ; #11 之 11 俄羅斯總統普京清晨發表軍事演說 向烏克蘭響出第一炮 137烏克蘭國民人亡 今日烏克蘭 明日台灣?從烏克蘭戰火看兩岸關係與暗湧 烏克蘭國家保衛
台灣NGO工作者李明哲在2017年在中國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5年,早前刑滿並於4月15日上午返抵台灣,及後遵照防疫等規定隔離期滿後,與妻子李凈瑜於5月10日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 攝影記者們在立法院
會員限定
會員限定報道 →一年前機緣巧合下,蘇珊(化名)和一位母親碰面。這位母親的兒子剛被拘捕,警員到家裡搜刮了一輪,狂風掃浪葉,井然有序的家往後就亂作一團。談到傷痛處,母親在蘇珊面前崩潰大哭了。這是蘇珊第一次接觸被捕人的父母,真實的經歷撼動了她的生命,足足兩個星期都無法從痛苦中抽離。
閣下正在瀏覽 專題 哀傷的出口 報道 ; #2 之 2
閣下正在瀏覽 專題 哀傷的出口 報道 ; #1 之 2
「The category is…Roalty」 她徐徐走到台前,反射在disco ball的燈光照在她身上,金色的披肩、代表皇族的紫色裙子,她都穿上了。她轉了一個圈,向評判擺出各種姿勢,
第五波
專題系列報道
禁、不禁足
攝影 / KH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於兩日前(2月28日)陳肇始稱不排除實施「禁足令」配合全民體檢,之後立法會又否認沒有討論。
究竟香港人禁還是不禁?《香港01》在早上11時引述消息稱,政府擬在3月26日至4月3日,9日內安排三次全民強,「有限度禁足期4日」。 未經政府的新聞再次流傳,昨天確診人數已超過3萬名患者,公院大爆煲。自傳出禁足令之後,每天超市被搶購一空,昨有超市宣布更提早下午3時關門,不少市民在超市撲個空。《誌》記者發現冷藏食品如雞蛋,成為市民搶購焦點,雖然超市提早關門,翌日早上已立即補貨。

抗疫基金不支援 「疫苗通行證」訊息混亂 重慶大廈15年小食店撐唔住或回鄉求生
第五波疫情由1月開始肆虐,確診數字過萬,在「清零」與「與病毒共存」的政策之間,政府選了前者。防疫措施一再收緊,禁晚市至4月20日,食肆苦不堪言,哪小食店?24日實施「疫苗通行證」,無打針者在商場門前止步,令平日車水馬龍,人流如鯽的重慶大慶變死城。兩間小食店向《誌》透露札根香港多年,政府防疫政策朝令夕改,資訊混亂,今日的生意直插谷底,正計劃結束多年的心血,更有小店主不排除攜幼告別香港回鄉求生。

記者手記:在那場喪禮之後,全家中了Omicron
可惜,凡事不盡完美,正當我梳洗完畢,準備打開那份外賣時,母親卻把快速檢測結果遞給我 — 她中了Omicron。以往看着新聞,看着那些被圍封的家庭,會心生憐憫,但這一刻,他們的徬徨瞬間也降臨在我身上。

醫院大爆煲 1 醫護心灰實錄 — 不能進入醫院的醫護 「疫苗通行證」令百名醫護辭職
名醫護人員向《誌》透露將戶外的懷疑確診患者臨時推入在醫院早騰空並沒有負壓設施的空間,醫護人手一樣不勝負荷,「只是不讓記者拍攝到」。醫院上下士氣低落,對醫管局朝令夕改,強迫醫護打針的安排更是絕望。自去年醫護一輪辭職潮,醫管局員工陣線發言人表示,行政駕卸醫生專業的「疫苗通行證」令不少醫護想堅守崗位也做不到,初步估計約數百人在2月已離職或準備離職,對目前醫療體系來說,絕對是雪上加霜。

醫護大爆煲 2 有病人等死 999中心Hold Call 護士們的絕望真相:我們寧願自己染Omicron
新冠病毒肆虐兩年來,醫管局一直沒有明確對輕症、重症作指引,亦沒有仔細訂立分流措施。至今,衛生署沒有公布輕症與重症的比例,亦不知局方有沒有就此作出統計。自第五波以來,官方口徑一致:病徵輕,則先不要入院。可是,何謂病徵輕?突如其來的Omicron 在2月開始在香港的社區不斷擴散,港大估算截至5月,香港累計約430萬人染疫,其染疫比例屬全球之冠。


菲籍外傭回鄉前檢測呈陽性 被拒入院被迫流落公園兩晚:i will die in outside if stay longer here cold and rainy
香港亞洲家務工工會聯會(下稱FADWU)在2月15日(上周二)收到其下工會的求助,指一名菲律賓藉傭工(化名:J)因檢測結果呈陽性,檢測中心指示她接受四天居家隔離,但她並沒有居所可進行自行居家隔離。於是她再到廣華醫院求診,並向醫生指出她無法自行居家隔離,惟院方沒有安排她入院,結果J被迫在油麻地廟街一帶的公園流落兩晚,於是向工會尋求協助:i will die in outside if stay longer here cold and rainy。(在外面又凍又寒,我會死的)

社會焦點
View all →隨著第五波疫情爆發,全港幼稚園及小學早於一月中便暫停所有面授課程。二月下旬,教育局更宣布所有幼稚園及中小學(除國際學校外)須提早於3至4月放「暑假」,迫使一眾教育工作者煞停手頭上的教學工作。不過,據香
可惜,凡事不盡完美,正當我梳洗完畢,準備打開那份外賣時,母親卻把快速檢測結果遞給我 — 她中了Omicron。以往看着新聞,看着那些被圍封的家庭,會心生憐憫,但這一刻,他們的徬徨瞬間也降臨在我身上。
社總的問卷調查顯示,來自25間社福機構共280位受訪者,有超過三成半受訪者沒有接種過新冠疫苗;已有六成多人因「疫苗通行證」而被迫接種疫苗。而多於一半受訪者指如未接種疫苗,機構要求員工「自願離職」;同時,超過七成受訪者指,其所屬機構除了提出「自願離職」外,並沒有提出其他替代方案予同工選擇。
專題報道
- 全部
- 47人案
- 728上環暴動案
- 中大暴動案
- 串謀謀殺哈比人案
- 俄烏之戰
- 取締蘋果
- 周梓樂死因研訊庭
- 哀傷的出口
- 國安法時代:唐英傑案
- 學民十年思潮作動
- 悼念六四案
- 數據新聞
- 梁凌杰死因研訊庭
- 業主立案法團亂象
- 港版方艙醫院沒有告訴香港人的12件事
- 爭氣人
- 社區自救
- 第五波
- 背影
- 陳彥霖死因研訊庭
- 香港大道
- 香港末代區議員
- 全部
- 47人案
- 728上環暴動案
- 中大暴動案
- 串謀謀殺哈比人案
- 俄烏之戰
- 取締蘋果
- 周梓樂死因研訊庭
- 哀傷的出口
- 國安法時代:唐英傑案
- 學民十年思潮作動
- 悼念六四案
- 數據新聞
- 梁凌杰死因研訊庭
- 業主立案法團亂象
- 港版方艙醫院沒有告訴香港人的12件事
- 爭氣人
- 社區自救
- 第五波
- 背影
- 陳彥霖死因研訊庭
- 香港大道
- 香港末代區議員
地方社區
更多地方社區報道 →2020年新冠肺炎席捲全球,七月中第三波疫情突襲,政府一度禁晚市,公眾還要面對望不到盡頭的限聚令,抗疫之日何時了。百年前,鼠疫禍港,英殖民政府建公共浴室齊心抗疫。百年過去了,當全世界的公共浴室在歷史巨
「可是,這個城市並不會告訴你它的過去,過去已蘊藏於此城之中,寫在街道的角落、窗扉、樓梯的欄杆⋯⋯每片回憶都以劃痕、凹痕⋯⋯作紀錄。」——《看不見的城市》 所謂看不見的城市,是一個城市的過去—那些這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