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香港未來BACK UP!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建議資料

  • 國安法
  • 國安法
  • 反修例
  • 反修例
  • 六四
  • 六四
  • 人物專訪
  • 香港大道
  • 香港大道
  • 支聯會
  • 支聯會
  • 周梓樂
  • 周梓樂
  • 旺角
  • 旺角
  • 二號橋
  • 二號橋
  • 黎明行動
  • 黎明行動
  • 唐英傑
  • 唐英傑
  • 蘋果
  • 蘋果
  • 暴動案
  • 暴動案
  • 業主立案法團
  • 業主立案法團
  • 陳彥霖
  • 陳彥霖
  • 聽障
  • 聽障
  • 專題報道
    • 禁片年代 (短片篇)—— 香港電影的自由意志
    • 禁書年代
    • 疫情三年
    • 唐樓故事
    • 俄烏之戰
    • 第五波
    • 串謀謀殺哈比人案
    • 47人案
    • 學民十年思潮作動
    • 取締蘋果
    • 728上環暴動案
    • 中大暴動案
    • 周梓樂死因研訊庭
    • 哀傷的出口
    • 國安法時代:唐英傑案
    • 悼念六四案
    • 數據新聞
    • 梁凌杰死因研訊庭
    • 業主立案法團亂象
    • 爭氣人
    • 背影
    • 陳彥霖死因研訊庭
    • 香港大道
  • 國際
  • 社會
    • 人物專訪
    • 地方社區
    • 言志區
  • 文化
    • 誌影像
  • 法庭
  • 會員登入
  • 會員限定
我要訂閱!

Venus Ho

HK FEATURE 誌 — 獨立記者
2019年畢業傳理系學生,撰寫社區專題、人物專訪及調查報導,紀錄香港時代變遷。

《蘋果日報》在公共領域消失 公共圖書館電子剪報刪所有《蘋果》紀錄 電子書庫下架至少28本「敏感」書籍

報導: 陳綺琳
27/06/2022
社會

隨着「港區國安法」實施兩年,官方一直不願意公開下架書籍名單,但暗地裡進行 一連串的「禁書」封殺潮,從沒有停止。本月初,《明報》 發現,有中學下架至少200本「敏感」書籍;然而,《蘋果日報》停止營運一年

在人海中尋找《蘋果日報》 忠實讀者收藏特刊報道 Bookmark時代痕跡︰留住記憶,跟記憶對抗

報導:
25/06/2022
人物專訪

「在此別過,香港人,珍重。」這是《蘋果日報》最終章留下最後的句語。2021年6月24日,《蘋果日報》印刷最後一份報紙,並以「港人雨中痛別 我哋撐蘋果」為頭版標題,向讀者告別26年歷史。 自此,「蘋果日

公務員須打齊 3 針 不打針遭勸諭︰一係打針,一係打辭職信!

報導:
08/06/2022
社會

香港政府要求公務員宣誓一年後,公務員要過另一關 ── 在第五波之後,政府嚴厲執行須打齊三針疫苗的規定,不遵從者會被視為曠工,不少公務員無奈下接受。一直被視為「鐵飯碗」的公務員工作,這口飯不是人人能嚥下

 港大生最有紀念的畢業照:清洗「洗柱髹橋」不留痕 六四烙印在心

報導:
04/06/2022
社會

今年的六四,燭光不再;港大的「國殤之柱」、太古橋漆跡,亦於六四前的日子一夜消失,不留任何痕跡。但港大舊生鄭同學未敢忘記,特別是港大每年「洗柱髹橋」的傳統。或許,他沒預料的是,去年穿著畢業袍與「國殤之柱

港版方艙醫院沒有告訴香港人的12件事(3):「奇蹟」之後 六個方艙突停用 地產商申請起樓

報導:
10/05/2022
社會

2月中央在香港快速建成12個方艙醫院,當中7天建成青衣方艙醫院,內媒形容這是「中國奇蹟」。踏入五月,疫情稍為受控,兩個月前林鄭月娥在視察青衣方艙醫院時還拉起「中央支援 同心抗疫」的橫額與內地團隊大合照,本月初她預告部分方艙醫院將回到「備用」狀態,哪個「備用」?哪個會停用?

港版方艙醫院沒有告訴香港人的12件事(2):落馬洲方艙醫院煞停創科園132億第一期主體工程 「臨時橋」司法管轄權成謎

報導:
06/05/2022
社會

2月「壓倒一切」,本港匆匆趕建6個方艙醫院,隨著確診人數下降,特首林鄭月娥終預告隔離設施將轉為「備用」,方艙醫院往後的命運成疑,它留下的程序問題,更是難以解釋。據《誌》記者調查,落馬洲方艙醫院在毫無公告公眾下,煞停過百億的「創科園」工程。新的平整工程更涉填平魚塘。這些工程均沒有招標,工程中至少三個央企中暗標,名為跨境「內援」的方艙醫院工程,實質有多少由公帑支付。

港版方艙醫院沒有告訴香港人的12件事(1):「特事特辦」先施工建跨境橋 後援引《緊急法》

報導:
03/05/2022
社會

自本港爆發第五波疫情以來,特首林鄭月娥在記招多次引用「壓倒一切」、「打仗」及「無理由講程序」等內地抗疫用語,連番尋求「中央支援」。政府分別在2月24日及3月4日,一個月內兩次援引《緊急法》,賦權予前任

衛生署一年15次改接種豁免標準 不獲豁免的免疫系統疾病及嚴重敏感患者

報導:
23/03/2022
社會

目前已有440萬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建議政府如選擇「走向風土病」,會以「減重症、減死亡、減醫療負荷」為目標,政府呼籲未打疫苗的市民,盡快接種疫苗。衛生署公布,第五波疫情以來,累計死亡個案共5683宗,整體死亡率為0.55%,並無接種過新冠疫苗和接種過兩劑疫苗的死亡率分別為1.37%和約0.1%,政府在第五波以來一直呼籲市民,特別呼籲長者要疫苗,減低死亡率。

《誌》翻查近六年土木工程合約 「北部都會區」中資承建商佔三至五成 有企業承接的金額比一帶一路國家高

報導:
15/10/2021
社會

特首林鄭月娥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出,銳意打造深港融合的「北部都會區」,涵蓋洪水橋、古洞北、元朗及粉嶺等土地,記者一再追問林鄭月娥造價多少,她一再強調這是一盤穩賺的生意,並未有回應港府的庫房是否足

香港進入「慢版六四」的隧道 港大學生會主席郭永皓: 溫和求存喚醒公民 守護真相是基本底線

報導:
03/06/2021
社會

山雨欲來風滿樓,今年是港區《國安法》通過後首年「六四」,傳來消息警方部署三千警力戒備在維園,維園一帶穿黑衣者違法,網媒早早傳風聲一入維園不論是平民或政治人物,一定「從嚴執法」。無處不在的紅線,燃點燭火悼念也變成一宗罪。如今學生領袖,還面對多一重法律風險,但港大學生會決定如期舉行「洗柱髹橋」的傳統,明言「守護真相是基本底線」。

Please go to your Dashboard > Appearance > Widgets to drop your widgets into the sidebar.

© 誌 HK FEATURE
為香港未來BAck UP !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誌傳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承印人:誌傳媒有限公司

RM 1007, 10/F, Sterling Centre, No11, Cheung Yue Street, Lai Chi Kok, Kowloon

  • 會員使用條款
  • 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版權告示及免責聲明
  • 私隱政策聲明

登入


立即加入 | 忘記密碼?

  • 專題報道
    • 禁片年代 (短片篇)—— 香港電影的自由意志
    • 禁書年代
    • 疫情三年
    • 唐樓故事
    • 俄烏之戰
    • 第五波
    • 串謀謀殺哈比人案
    • 47人案
    • 學民十年思潮作動
    • 取締蘋果
    • 728上環暴動案
    • 中大暴動案
    • 周梓樂死因研訊庭
    • 哀傷的出口
    • 國安法時代:唐英傑案
    • 悼念六四案
    • 數據新聞
    • 梁凌杰死因研訊庭
    • 業主立案法團亂象
    • 爭氣人
    • 背影
    • 陳彥霖死因研訊庭
    • 香港大道
  • 國際
  • 社會
    • 人物專訪
    • 地方社區
    • 言志區
  • 文化
    • 誌影像
  • 法庭
  • 會員登入
  • 會員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