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3月26日)天色陰沉,下微微細雨,調景嶺體育館外依然聚集了一群市民,他們穿著雨衣、撐起雨傘,參與疫情以來罕見獲警方發出「不反對通知書」的遊行。 將軍澳都會駅業主委員會舉辦「反對將軍澳再填海 3.
2022年2月14日,情人節,有不少學生和校友放棄與伴侶相聚的機會,或攜眷到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位於中國銀行康樂樓6樓的辦公室,準備與學生會一起告別這個傳承了37年的辦公室樓層。 送別隊伍見證學生會辦事
歷史評級實際上只是保育的門鑑,跨過這道門之後,如何能夠妥善保存具保育價值的建築,以及為建築重新賦予社會價值,才是保育的大義。當目光轉向戰前唐樓,業權往往掌握在私人業主的手中,建築與土地的價值一直在私人
特首李家超於去年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提出一項對歷史建築甚為不利的政策— 放寬申請強拍門檻,樓齡50年以上但少於70年以下的私人樓宇門檻由八成降至七成;樓齡70年以上的私人樓宇、包括戰前唐樓的提出
今年7月28日,香港人氣男團Mirror的第四場紅館演唱會發生嚴重事故,舞台中央的巨型懸空屏幕突然墮下,台上兩名舞蹈員被屏幕重擊,其中一名舞蹈員李啟言(阿Mo)更被屏幕直接壓中,頭部及頸部重創,出現腦
一名六旬的士司機陳輝旺(死時65歲)於2012年11月在西區海底隧道與乘客爭執被捕,當時警員林偉榮將該司機箍頸押上警車,引致頸椎移位,四肢癱瘓臥牀近一個月後不治,死因庭原裁定司機死因為「不合法被殺」。
承《誌》調查專題<局長司長繞過行會立會修改防疫細節 探討高官正在延伸的立法權>,前特首林鄭月娥連同行政會議透過「先訂立後審議」的立法程序多次修改《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在持續近3年的疫情,多次賦權予前
自2020年爆發疫情至今,香港一共經歷了五波的疫情高峰期,政府以疫情防控為名施加多項限制措施,包括限聚令、禁堂食令、強檢令等。這些防疫措施一直給予市民「朝令夕改」的感覺,長期影響市民的日常生活,甚至香
《誌》用了三年時間,追蹤6個聾人和弱聽人士的司法個案,揭露司法傳譯系統的問題,其中羅鎮傑被控襲警一案,法庭沒有使用合適的傳譯方法,令羅鎮傑錯誤理解控方問題,裁判官判他罪成,上訴庭罕有判決發還重審。 平
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北部都會區」計劃,加強香港與深圳前海的合作,冀將新界北部打造成創科中心,並將其視為解決房屋問題的其中一個關鍵項目,目標提供35萬個住宅單位。林鄭月娥在最後的任
雙十節,既是紀念孫中山武昌起義辛亥革命,也是中華民國成立的日子,每年親台僑團在雙十節早上舉行升旗禮,唱《中華民國頌》,舉頭看盡是青天白日旗,雙十慶典曾是一國兩制的象徵。 隨着2020年6月30日全國人
自疫情爆發兩年半以來,港府一直採取嚴厲的入境隔離檢疫政策,去年年底訪港者入境後須在酒店隔離21天方可重回社區,令每日出入境人次一度跌穿1000人。隨着新加坡、日本、泰國等亞洲國家已取消入境隔離措施,對
日落西山,走在油麻地新填地街的夕陽大街,大部分五金舖早已降下沉重的鐵閘。沿基道小學方向走,一間老店格外耀眼,閃爍並非來自老闆挑燈工作的燈火,斜陽散落在鐵閘上鮮艷無比的閘畫,引人駐足觀細賞。 原來落了閘
位於亞皆老街的先達廣場,在繁華的旺角鬧市屹立超過20載,它曾有「炒賣聖地」和「劏場始祖」的綽號。昔日想「搵快錢」的炒家們帶著一部部iPhone 來到這裡「掘金」。人人手上一部電話來到這塊「英雄地」,擠
一名亞氏保加症患者在社會運動中,他的行為與一般人有何不同,個人及親人能否控制該症的症狀?《誌》找到一個亞氏保加症患者Bosco(化名),他在2019年曾參與反送中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