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 / 撰文:甄梓鈴 反送中運動發展至今,警民衝突不斷,全港多區頓變成街頭「戰場」,催淚煙瀰漫大街小巷,身處海外的香港人隔着螢光幕,凝望鏡頭前的畫面都心疼。遠在北歐,一群挪威「手足」未能參與現場抗爭
公民記者:蔡康琪 「女兒呀,媽媽進去啦。」婦人敲門,房門貼有雨傘海報,春聯掛在門外不遠處,櫃子放了花與相架。 「媽媽昨天出門投票啦!」不知婦人模樣,只見她手持抹布。 「你老是叫我們要出門投票,這次我拉
香港,對於我來說,是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我去過香港很多次了,除了我自己長期居住的城市以外,我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香港。 我對一個地方的感情從來沒有像香港那樣強烈,有時候香港就像是我的第二故鄉,那裡的
9.29 佔領旺角,是原先劇本沒有的章節。在佔領78天當中,抗爭行動和語言超越想像:巴士N689號、無大台、「光復十字路」、勇武裝備、包圍旺角警署。種種偶然,我們都在彌敦道相遇,年輕人在MK 學會了勇
抗爭超過百日,警民雙方一再升級。由6月12日至今,警方開了近二千枚催淚彈,當中多日警方沒有公布催淚彈數字。按處長盧偉聰的說法,開槍由指揮官決定,那兩大外籍指揮官指許可下,警方究竟開了多少槍?何時是催淚
反送中運動越演越烈,事態上若政府「立場不變」,不回應示威者訴求,衝擊情況只會越來越激進,因警察和示威者都已經「上曬頭」!長此下去不是辦法,犧牲的只會是我們所愛的香港。此刻或許要停一停,想想點改變角色,
他們為誰張狂?旺角暴警大包圍
2019.7.7 《誌》在2019年7月7日晚踏足佈滿防暴警察的旺角,數百名示威人數零星的散落在不同街角,氣氛依然緊張。警方在內街佈防,將記者陸續推往彌敦道,然後在內街再注入數百防暴警,如同「戒嚴」。
7月18日,一名自稱香港警察督察向各大傳媒投稿。 一名白恤衫警務督察的真切感受 請救救前線同事及示威者 我是一名督察級警務人員,相信內容已能充分表現出撰文者身份的真實性。 我們因工作身份關係往往只能默
「年輕人有一份衝勁、有一份熱血、有一份無私」,劉爸爸深知女兒跟其他的青年一樣,不平則鳴,坐言起行。整場運動,劉父一直陪伴女兒,一起渡過香港6月。6.12在立法會見證警察施放大量催淚彈,父女手牽手逃出鬼
7月1日,記者在立法會採訪10小時,見證整場佔領立法 「暴力」、「暴力」、「暴力」。「譴責」、「譴責」、「譴責」。 莊嚴的立法會頓時變得滿目瘡痍,暴力的畫面蓋過他們的聲音。無論你是否已收拾行李準備移民
1989年一場悼念胡耀邦逝世的事件,觸發北京波瀾壯濶的遊行絕食抗議。五四運動之後一場和平的學運抗爭,誰料到換來的是軍隊鎮壓,血染天安門。 30年過去,香港市民不願遺忘。當年珍貴的八九民運叢書散佚在尋常
下午約4時半,特首辦外聚集了數千市民,高呼口號要求林鄭下台、撤回逃犯條例修訂以及釋放被捕學生。 人數眾多,逼出龍和道馬路。現場不時下起大驟雨,下午5時人數仍然有增無減。 群眾抗拒大台情緒 直至晚上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