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旺角不再旺,當區的小店如何守?疫情反覆,政府防疫措施後知後覺,民不聊生。聖誕節面對晚市堂食禁令和二人限聚令,大家開始出現抗疫疲勞,街上人流比前幾波疫情為多,然而似乎也難以扶食店餐廳一把。
七月遷往新址的「兄弟幫食堂」重新開業,半年內已經歷兩次晚市堂食禁令的衝擊。「兄弟幫」一直提供早午市港式茶餐,新店加入晚市串燒放題及清酒選擇,讓大家可小酌幾杯,一直以來反應不錯。然而,第四波疫情的堂食禁令實施後,晚市完全暫停,生意大跌四至五成,老闆依然堅持開舖,他說最緊要員工有人工。
【記者周敏兒報道】
歡迎毛孩一齊食 推高質寵物餐單
難關難過關關過,老闆彭生最近和太太最近嘗試新計劃,推出貓狗寵物餐單,反應不錯。早在舊店時,「兄弟幫」已是間寵物友善的餐廳,歡迎客人帶同毛孩用餐,現時新店亦設寵物專用凳。彭生家中也飼養一貓、一兔和一鸚鵡,而彭太喜歡鑽研寵物料理,不時製作給自己和朋友的寵物試食,大家都很喜歡。餐單經過改良,十月底開始在餐廳加入寵物餐單,嘗試開發另一個市場。此舉可讓食客和毛孩齊齊用餐,也可增加收入來源。
寵物營養是一大學問,如何配搭食材、了解寵物必須和非必須的營養素等等都非常重要。為此,彭太修讀了有關寵物營養的課程,增進專業知識,能更精準炮製寵物料理。彭生表示:「現時提供的寵物料理適合貓狗食用,只是份量上的不同。我們都會留意寵物的即時反應,是否喜歡吃。如有食物敏感可預先通知以作調整。」由彭太主理的自家品牌Pet Mealer,供應的恆常新鮮寵物料理有四款:芝士漢堡拼雞肉薯條、萌寵香烤串串拼盤、萌寵迴轉壽司和萌寵料理OMAKASE,非常精緻吸引。

參加「上善若水」計劃:仲有其他人需要幫
除寵物料理,近日餐廳亦推出感謝祭現金劵,早、午、晚、下午茶餐均有現金回贈、免費升級飲品或送小食等優惠,吸引街坊光顧,維持一定生意額之餘,也讓街坊以經濟實惠的價錢食餐飽飯,效果還不錯。
儘管老闆推陳出新,但計劃趕不上疫情的變化。訪問前一天,剛好是晚市禁堂食首天,只能做外賣生意,生意慘不忍睹。彭生笑言:「晚市堂食由之前延長至凌晨兩點,到縮短至十二點、十點,到而家連晚市都做唔到。」
訪問之時,聖誕節及除夕臨近,他早為這段期間的晚市入手不少食材,惜晚市堂食禁令來得突然,令他大失預算。現時會試推外賣、團購,或是到會服務,希望做到跨區人流。他認同這次感染人數的確比之前多,「每日超過百宗。大家雖然有抗疫疲勞,但亦知道感染風險高,好多人其實都擔心,會減少外出。」晚市休息不是沒想過,他在意的不是賺錢與否,而是希望能養住班伙記,大家生活能維持就可以了。
在去年社會運動期間,彭生一直有推出飯劵計劃,亦與不同機構合作推良心飯劵。疫情影響下,最近雖暫停推出自家飯劵,但仍有參與旺角「上善若水」計劃,讓有需要的人好好吃頓飽飯。
「作為香港人,喺香港開間舖頭,喺旺角區經歷過咁嘅黑暗時期,唔係淨係自己,其他人都需要人哋幫。如果自己有能力,都希望幫到其他人。盡力幫得幾多得幾多。」

感觸香港 勿忘良心店的努力
問及對今年的香港的看法,彭生感既分享:「就算疫情好返香港都未必好,本身香港問題存在好耐。面對疫情無咁感觸,反而對今年年頭一路發生的事情感觸。雖然社會運動暫時停止,但衍生出的問題慢慢出現,有人移民、流亡、走的走、拉的拉、有人政黨退出埋,議會都無埋。」
這一年,不少良心店捱不過疫情打擊結業,捱得過的靠著同路人互相支撐。
彭生認為,黃色經濟圈除了經濟支持,也是一種歷史記錄,告訴大家很多餐廳、商店在這年多的付出,「現時小店經營困難,甚至結業在所難免,但希望香港人唔好忘記他們。」

地址:香港旺角上海街455號
【油尖旺區社區消費券 上善若水 計劃】
由四位油尖旺區議員合辦的 《上善若水 BE WATER》社區消費券計劃於九月啟動,計劃以油尖旺區內良心店舖為合作對象,讓有需要的持券者,可透過指定的「上善若水券」(每張價值港幣三十元正),在良心店舖換取同等價值的食物或物品,旨在幫助有需要人士應付生活所需,體現社區互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