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於新年爆發,年初二「打邊爐家族」共晉火鍋後,家族十一人連環確診武漢肺炎,牽連本地火鍋店生意直線插水。專吃牛肉的616牛肉火鍋專門店店主程俊豪(Ken)憶述當時新年伊始,最慘淡的晚市只有一枱客,「一日只有數百元營業額,以往最高峰一日是三、四萬元」。
店內一幅牛肉分割圖,解構何謂吊龍伴、封門柳、金花趾,名字與部位同樣刁轉。616由Ken與九位中學時期認識的朋友成立,店名取其廣東話諧音「漉一漉」的意思,「我們沒有餐飲經營經驗,一班男生想開餐廳又不懂做菜,不如開火鍋店啦。我們花了半年不斷吃,大家約出來吃不同餐廳的牛肉,找供應商。發現香港較少這類專吃牛的火鍋店,覺得有得做。漸漸認識到一些師傅,教我們分辨牛肉部位,愈識愈多」。
【記者尤金報道】

單賣牛肉 廚師怕執笠
他們最初開店十分驚險,「我們第一間店開張前一晚都未請到『廚房』,因為那些師博信不過我們這班年輕人,他們在『小肥牛』、『小肥羊』工作,說一晚只須切兩、三碟牛肉,他們質疑:『你們餐廳只做牛肉怎賺到錢?』所以沒有廚師願意來工作,怕我們會結業,幸好開店前一晚聘請了兩個阿姨工作」。
他承認以往所有營業困難,都不及今次疫症衝擊巨大,「這個疫情真是大難關,你做什麼都解決不了。」光是一個月各分店已月用上七、八千個天價口罩,這些錢卻不能省。
為節省成本救亡,十一間分店有四間一度休業,首次提供火鍋外賣自取,又推八折優惠,他坦言幸有黃色經濟圈同路人才能苦撐下去。早在反修例運動中,616早已表明立場支持抗爭,「如果不是有黃色經濟圈,我們說生意差也不會有人來⋯⋯,很多客人知道我們有四間店要暫停營業,馬上來叫外賣,坦白說,他們擔心我們會結業」,連演員杜汶澤都光顧兼出post盛讚,生意終於稍有起色,三月時外賣佔整體營業額五成。

為救市Locobike 再解鎖
由抗爭到抗疫,店子自救也不忘救人。Ken同時是本地共享單車Locobike創辦人,曾在去年十一月中大一疫把沙田、大埔一帶的單車解鎖,讓人免費使用往返中大。這次他再次出動Locobike的手機Apps,免費幫其他黃店餐廳網上落外賣訂單順手宣傳,「openrice、deliveroo那些外賣app抽佣要兩、三成,一張單100元它會抽30元,成本好高,用locobike幫店舖,店主便能節省成本」。
訪問完成,Ken又趕住出門,為派免費酒精控手液給街坊,「我們每個月都要訂好多,既然可以用以較便宜的價錢入貨,不如也派些給別人」。
616牛肉火鍋專門店的生意與武漢肺炎確診數字成反比,隨住第二波疫情稍遏,四、五月確診數字回落,加上推出了外賣自取服務後,店舖生意大有起色,回升八成,「我們向來的計劃是每年開四間分店,所以四、五月疫情放緩便打算再開分店,當時決定八月在馬鞍山開新店。」

疫市擴充 別人恐懼我貪婪?
「疫市」開業,莫非因為別人恐懼我貪婪?Ken解釋,因為疫情之下,不少食店捱不住要結業,留下大批生財工具,加上業主願意不加租,或減租一成,「我知道旺角中心有個一千呎舖位,之前月租廿萬,現在甚至減租一半,放租十萬!」既然開店成本降低了,加上接近即近秋冬,踏入火鍋旺季,他與拍擋決定原定計劃今年照開四間公店。
然而好景不常,七月政府豁免海員、機組人員等人士檢疫來港,第三波疫情每日確診人士過百,人心惶惶,一度傳出「禁足令」,入黑街上人流絕跡。政府急急推出二人限聚令、晚市禁堂食,「二、三月以為生意已最差,怎料可以更差!第三波真的完全沒有生意,我們自己也很害怕,不想為了生意,要員工冒染病風險,索性全日暫停堂食,只做外賣八折,足足維持了五十多日!」Ken說,當時最慘淡的反而是位處尖沙咀等旺區的分店,因為人人在家工作、附近又不接近民居,幾乎想將分店結業,「幸好我們有其他分店接近民居,全靠街坊支持才捱得住」。
直至八月廿八日,政府放寬晚市堂食由6時延長至晚上9時,加上確診數字回落,火鍋店重開堂食,到了九月十二、十三日的周末,更出現久違的「報復性消費」,店內坐滿食客,Ken心又喜,心又慌,「真的好多人,都有點擔心(會傳染),好矛盾!」只能繼續做足消毒清潔,祈求專家預言的冬天第四波不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