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裁判官安慰陳母「還你公道」
在死因研訊結束前提及,裁判官希望能夠釋公眾疑慮,讓公眾知道真相。裁判官對陳母指,「至少還你少少公道」,希望事件對家人影響不會那麼大,祝願陳家「身體健康,生活愉快」。陳母在散庭後回應無線新聞查詢,指無論死因庭是甚麼裁決,都不會評論,希望事件可以告一段落。陳母又指,這一年來無故被人批評、質疑,很難過,只想盡快完結事件,與家人安靜生活下去,不需要身邊人照顧。陳彥霖屍體在2019年九月二十二日被發現,十月十一日《蘋果日報》報道質疑死因有可疑。陳彥霖母親何姵誼在十月十七日接受無線新聞專訪,樣子打馬賽克,訪問在10月17日播出。專訪由無線新聞部總監黃淑明親自負責,訪問背景是一個單位,電視機櫃上佈滿「HELLO KITTY玩偶」。何佩 在訪問時展示出陳彥霖的出生證明,確認自己的身分 「我想澄清返這件事,她是自殺,不是被殺的。(為何你會肯定她是自殺不是被殺?而不時其他可疑的原因?)因為我一路有向警方跟進,所有CCTV我都已經看過,當時CCTV看到她神情有異樣。」她接受訪問情緒激動哽咽:「不需要你們去話要沉冤得雪,我們一家人已經夠慘,我們是最疼她的,不要在推測,不要再胡亂去講任何你們認為的事情。我只是想他們放過我們一家人,我都想我個囡安息,她(陳彥霖)以前最怕人煩、最怕人嘈,你們日日係度嘈,很困擾,我相信她在天都很困擾……。」陳母接受電視專訪,引起公眾更多揣測。自此以後,陳母的說話和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有人一度質疑接受訪問的是否陳母本人,死因庭亦有驗證出庭作證陳母的身分,並進行DNA,確認為陳彥霖生母。陳母現年三十四歲,教育程度為中三,現職病人服務助理。死因研訊的首天陳母穿著白色上衣和載著白色的口罩,一早已坐在近親席,靜待開庭。陳母為法庭第一名傳召的證人。
否認拒絕女兒覆診
開庭時,死因研訊主任問陳母:「你是否在2004年七月十六日於屯門醫院誕下一名嬰孩?」陳母一度哽咽。裁判官其後向陳母表示,若她在答辯過程中感不適,可以要求休息。在陳母眼中,陳是一名開朗且報喜不報憂的女孩,就算吵架陳都會主動哄回陳母。陳母指兩人情同姊妹,就算每星期只見面一次,兩人平時亦會通電話和WhatsApp 對方。陳母亦指出,每次女兒離家出走,她都會留意女兒在社交媒體上的動靜,以此確定女兒的人身安全。陳母又說,女兒生前很討厭別人煩她,所以當女兒迴避一些問題時,她都不會追問,以免破壞關係,但陳母在庭上有承認曾偷看陳彥霖的WhatsApp 。雖然陳母一直都表示自己與女兒感情尚好,但陳的同學和男友的供詞指出,陳彥霖曾告訴他們自己與家人關係不好。每次在庭上提及女兒一些愉快的回憶,陳母會忍不住作泣。陳母憶述女兒在九月十四日凌晨在whatsapp發送了一張兒時與陳母的合照,並附上訊息感謝陳母把她養大成人。在九月十六日早上,女兒又透過WhatsApp 告訴陳母自己對於開學很開心。女兒亦向她表示自己想重新來過。當時陳母在韓國旅遊,亦有答應女兒她會買手信。陳母表示那時她覺得女兒長大了。陳母一度落淚,並說:「嗰幾日覺得好開心。」陳母又憶述女兒去年八月在醫院吵鬧,她餵女兒吃糖果以安撫女兒。提起這些片段時,陳母再次哽咽。陳母對於女兒精神異常感無助。她在研訊首日稱,她向精神科醫生詢問女兒的情況時,醫生只告訴她那是正常青少年反叛期的清況,不用覆診。但是其後醫生作供時表示他們當時都有診斷陳有相關的病症,而陳母拒絕讓女兒覆診。其後,陳母在翌日研訊正式開庭前提出特別申請,澄清說不是她拒絕讓女兒覆診而是女兒自己拒絕。
陳母聽陳詞 用紙巾拭擦眼睛
首天研訊結束後,陳母於法庭門口離開,被大批記者和市民包圍。陳母看似對人群和鏡頭都不太習慣,一度皺眉。死因庭的最後一天,何母經過特別通道進入法庭,全程坐在裁判官的左方、陪審團旁邊的位置, 距離公眾席和記者席一段距離。有數名軍裝在法庭外範圍不斷巡邏。裁判官在研訊結束前表示,對彥霖的離世非常「難過」,從證供看到彥霖最後的日子能夠做到想做的事情,但發生這樣的事情感到十分遺憾,他提及彥霖生前雖然和家人和朋友不時有爭吵,但對家人和朋友好好,母親聽畢在庭上一度用紙巾拭擦眼睛,但表面上情緒平靜。散庭後,她與法庭書記溝通幾句約十分鐘後,便離開法庭。她在五時五十分乘車離開法庭,載有陳母的車在紅綠燈停車,各大媒體湧到馬路向陳的坐駕拍照,數名軍裝即時喝止記者:「記者!上返行人路!」【記者王紀堯、-、關震海報道】Art:Nataile C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