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李駿碩與混音師鄧學麟訪談 香港電影 在國際舞台拼的是思想

「香港電影工業無前途。」.

「世界已經改變,時局和時機都不同,但有冇可能,行返一個有未來的 future 出來?」 .

 

一場關於香港電影的激辯在網絡世界一觸即發。 有人細訴香港過去電影輝煌史,斷言香港電影不復從前,潘源良亦曾批評過去香港電影是「未夠內涵⋯⋯整體絕對未曾去到夠深遠夠精緻的地步」,令香港電影根基未足;新電影人則認為新電影有無限的可能性,香港電影仍然有得做。

<

沒有誰對誰錯,大家都在尋一條香港電影的出路,找一個革新的機會。在香港為多齣電影擔任混音和後期的鄧學麟(Cyrus)說:「如果說要革新一件事情,電影人要有視野。」《翠絲》的電影導演李駿碩(Jun)坐在旁邊不住點頭。

<

兩個新一代電影人一路走來,開闊視野之後,他們彷彿看見了香港電影的未來。

<

李駿碩認為不一定有關社會題材,才會吸引到影展的注意。(王紀堯攝)

視野開放 學住做

那些年,
還未有人說「香港電影已死」,
Cyrus 考入了演藝學院。

正方身旁的同學躊躇滿志想要在電影事業上有一番作為,以導演和編劇等主導電影的崗位為目標進發,偏偏Cyrus有不一樣的想法。「如果要做這些崗位,不需受制於讀書的階段,反正畢業後事業還有很長的路,我抱著甚麼都嘗試的心態,就沒有說一定要做導演。」這種開放的態度,讓他漸漸找到自己的天賦。

經過兩年學業和老師的指導,Cyrus發現自己是一個「聽覺行先」的人。他在這個範疇慢慢建立自己的專業和口碑,完成《一念無名》、《落葉殺人事件》等電影作品的混音,他漸漸成為了不少導演的寵兒。

Jun笑說:「我第一套作品《瀏陽河》和最近的《濁水漂流》都是Cyrus做混音的!」

有別於Cyrus電影本科出身,Jun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新聞系,及後於劍橋大學完成性別研究哲學碩士課程。有人形容他是「從石頭爆出來」的一個導演,第一部執導的作品《瀏陽河》已經獲鮮浪潮國際短片節 「鮮浪潮大奬」及「最佳導演」。 他說,當時從零開始,沒有雄心壯志,他說只想做好眼前想做的事情。

「還記得研究院的第一個指導老師說,很多人想一鳴驚人,但不是每個人都是天才。很多優秀的研究生,在一千塊拼圖補到一塊,已經在研究領域有很大的進步。所以我覺得,實際有一個很少的貢獻,好過說到很宏大但是未能付諸實行。」Jun笑言,自己沒有受過正統的電影訓練,都是「厚著臉皮」和靠著「耐性」慢慢學習。

鄧學麟參與港韓日的合拍片《落葉殺人事件》,他說這是一個很新鮮的體驗。

電影畢業後從頭學參加影展.

 

正式踏入電影工業,Cyrus和Jun都有機會參與不同的影展,將作品帶到其他國家。 關於影展,網上又展開一場激烈的辯論。2019年反修例運動後,不少以社會運動為題材的電影因此而成功。有人說, 電影展只會對這些出品都有興趣。要成功參展,是否就要和社會運動有關?

Jun立刻搖搖頭,認為這個看法「太片面」。「外國影展是需要慢慢理解的一個系統,而影展、選片人和製作之間的關係也很微妙。」他指,影展的選片不會只是基於是否與抗爭事件有關,例如香港的犯罪電影《智齒》入圍第71屆柏林影展的「特別放映」單元、許鞍華導演執導、改編自張愛玲小說的電影《第一爐香》也入圍威尼斯影展等,都反映不同影展選片的獨特性。

Jun最近一齣講述於深水埗天橋底下聚居的露宿者故事的作品《濁水漂流》就入選鹿特丹影展,在香港上映之前就完成首映。他說:「每個影展都在找不同的電影,但老實說作為一個新起步的創作人,可以獲得有關的資訊很少。」

Cyrus笑言,自己雖然是演藝學院電影本科畢業,都未必很了解影展的特色。「有很多影展都係學校幫學生代辦。我們都是畢咗業先會去慢慢摸索。學校只會製作電影,但有了電影之後嘅路,院線、發行等都沒有教。」

重新定義「合拍片」.

 

沒有正規的電影發行教育,Cyrus和其他電影人一樣,唯有在迷霧中慢慢摸索電影節的特色和參加方法。2015年,他參加釜山電影節的亞洲電影學院,和導演黃飛鵬在學院認識了日本導演三澤拓哉。那兩周,他們經常聚在一起討論電影和創作,很快便熟絡起來。

計劃完結,大家雖回到自己的城市,仍然聚首思考到底有甚麼資源可以繼續創作。集思廣益之下,就促使了《落葉殺人事件》的誕生。 「當時釜山電影節形容是這套作品是計劃的一個理想化的結果,所以亦成功申請了電影節的基金,亦回到韓國去做後期製作。」

在香港這個看似電影工業很成熟的地方, 這合作形式是一種新鮮事,但在亞洲已經是一種電影界日常。Jun解釋:「香港有個歷史很長的工業反而會令融資的方式變得很狹窄,因為我們有固定的想法如何製作電影。」

他們去過各大影展後,接觸過不同國家的電影人,才發現世界之大,電影的出路可以又多廣。

「亞洲一些比較落後的東南亞國家,他們國內資源唔多,不斷想辦法去試不同可能性,所以一定要去外國搵資源。近至澳門,都有很多人出去找資金,找不同人合作,去做他們的獨立電影,偏偏香港人香港好像太安逸,因為有很多手到拿來的途徑,所以思維都很落後。」

Cyrus接續嘆一口氣,說:「如果要談從前,之前港產片曾經常和外國合作,但《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之後,合拍片好像侷限了和中國大陸的合作。」

 
 
 

說到底,所謂的視野到底具體是甚麼?大概是放下從前輝煌的過去,看見時代變遷而又勇於接受和學習的視野,才有可能顛覆想像。

香港電影真的已死?
只要電影人心不死,選擇看見世界上各種關於電影想像,
「死唔去的」


 

 

《落葉殺人事件》是一齣日韓港三地合拍的電影
2020年上映,導演三澤拓哉與監製黃飛鵬在釜山國際電影節提交計劃書,並獲得亞洲電影資金資助。

 
 
 

 
 
 

——「平地映社」的全新節目 「亞洲新銳電影的製作生態」

 

「平地映社」邀請了多位本地新銳電影人包括,《一念無明》導演黃進先生、《翠絲》導演李駿碩先生《夜更》導演郭臻先生《亂世備忘》導演陳梓桓先生《十年》導演黃飛鵬先生《落葉殺人事件》聲音設計師鄧學麟先生香港編劇權益聯盟發起人任俠先生香港亞洲電影節節目策劃胡芷晴小姐等,並且連結海外多位首屈一指的電影工作者,如:

《天註定》金馬獎最佳剪接的法國剪接師馬修(Matthieu LACLAU)、與泰國名導阿比查邦合作無間的剪接師利.查泰米提古先生(Lee CHATAMETIKOOL)《幻土》導演楊修華先生監製 Fran Borgia 先生、發行《幸福路上》、《女朋友。男朋友》「光在影像」負責人吳蕙君小姐等。

 

 
 

透過與不同的東南亞電影人於網上對談,講解亞洲合製的概念與運作,並探討香港獨立合製的可行性,及需具備的條件與知識,為年輕電影人提供另一種視野。 節目分為「跨國合製」、「後製:剪接」及「國際發行」三個單元,每單元為期一個週末,將選映二十多部來自東南亞、台灣、香港及中國等地的電影;並設有多場線上大師班、專題研討會。

 
活動詳情:  亞洲新銳電影的製作生態​ 放映 | 大師班 | 講座​ 網上節目: 2021年2月25至28日 實體放映: 2021年3月14日起 節目詳情: www.ncchk.org/home/ 登記鏈結: www.ncchk.org/schedule/
 
 
 

最新消息 — 由於反應熱烈,???????????? ???????????????????????? ???????????????????????????????????????? 亞洲新銳電影的製作生態第一部分(25-28/2)網上節目經已額滿。

請密切留意實體放映(14-28/3)的售票詳情。

返回

鄒家成拭淚 :接受苦難、擇善固執、繼續修行

繼續

西九法院逾百人輪候 歐盟駐港澳辦事處派代表聽審

最新

有種療癒叫「放得低」 馮穎琪以歌關注腦退化症

十月中馮穎琪(Vicky)傳來電話短訊:「歌曲發布了。」說的是《記不起一個人,哼得出一首歌》EP上架音樂平台,共六首歌的創作班底,全是獨立或斜槓音樂人,而大眾最熟悉的,大概是謝安琪、黃妍等「星級」演唱

金寶冰廳何家獨守秘方 絲襪奶茶點滴在心頭

手執連鎖咖啡店的精巧紙杯咖啡,在城市中穿梭,甚為風尚。然而,香港人的心靈歸宿始終是盛載在厚厚瓷杯內的港式奶茶,其醇厚順滑的口感不只滿足口腹之慾,亦勾起與香港有關的點點滴滴,實實在在是香港人的Com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