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誌》記者
反修例運動,香港6、7月經歷分別兩次過100萬人、兩次近50萬人上街,香港人提出五大訴求,特首林鄭只說 “The Bill is dead”,不願撤回修訂《逃犯條例》。7月21日港島43萬遊行之後,警民戰線轉移至西環,防暴警察向示威者發射橡膠子彈。
同一時空下,約700名的白衣人結集元朗以「保衛元朗」的名義,手持籐條、國旗區徽旗、鐵通昂然闊步進入元朗西鐵站,在車廂、車站「無差別」痛打市民,一場白衣恐襲,全球關注。
監警會發表七·二一的研究報告,認為錯失在於警方無及時整理情報、無即時闢謠和平息揣測,不認為警方與白衣人勾結。對於報告內容,有人滿意也有人質疑。一年過去,七·二一未解開的謎團與鋼人新界,《誌》嘗試用記者的專業和角度,重組及分析當晚的來龍去脈,做一本香港人的「七·二一研究報告」。
七月的新界元朗
七·二一,早在7月21日前就埋下伏線。
路透社、自由亞洲電台報道引述一段錄音,中聯辦新界工作部部長李薊貽在2019年7月11 日出席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就職典禮,呼籲元朗村民充份準備,相信村民「唔會畀佢哋(示威者)入嚟元朗搞事」。
7月14日,立法會議員何君堯晚上在社交專頁直播「君事行動」中表明最近的示威活動中元朗「歡迎」他們 「招呼」,又指「暴徒」來到,六鄉鄉頭都會「有些作為」,「多多來,密啲手,講將他們打到片甲不留」。
根據監警會報告中指出,7月16日有人在元朗鳳攸北街休憩處舉行公開放映會,播放大型示威活動中指控警暴的片段。放映會期間,連登討論區有網友留言指在休憩處對面的行人道有不少白衣人聚集,部分人戴上口罩。
放映會結束時,約 40 名身穿白衣男子出現,並與參與放映會的市民發生衝突。雙方互相辱罵、潑水及投擲水樽。一些網上影片顯示雙方互相拉扯 ,部分白衣人揮拳毆打兩名途經該處的年輕人。一名身穿白衣的男子亦試圖從背後用腳踢向該兩名年輕人,有人報警。《蘋果日報》報道 7 月 16 日公開放映會的事件,引述一名元朗區議員指,在活動結束時出現的白衣男子是黑社會成員。

網上有人呼籲參加 7 月 21 日在元朗舉行的公眾集會,抗議放映會遭人滋擾。同時,亦有網民呼籲元朗居民「保衛家園」,把示威者趕出元朗,網上出現威脅對示威者使用暴力的訊息。
7月20日有人發起「撐警集會」,其中《經濟日報》副社長石鏡泉亦有出席,更指「教仔」應用藤條及水喉通,聲稱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的年輕人應該被藤條鞭打。 有電視新聞報道採訪一名集會人士,該名集會人士叫傳媒在 7 月 21 日前往元朗,稱「將會有一場好戲睇」。監警會報告指出這名集會人士後來被新聞片段拍攝到於 7 月 22 日凌晨襲擊期間戴著口罩、手持木棍衝進元朗站。
因應網上有人呼籲 7 月 21 日在元朗舉行公眾集會,新界南總區總部請示警察總部指揮及控制中心,要求於 7 月 21 日調派總區應變大隊到元朗增援。 警察總部指揮及控制中心評估元朗風險後,決定優先調派總區應變大隊到港島區。
中聯辦的「呼籲」、新聞人石鏡泉的「藤條教仔」論、撐警人士的「一場好戲」⋯⋯,串連起來的白色恐襲,監警會仍未能徹底解決疑竇⋯⋯。
【更多內容】請看誌 hk.feature 出版 Zine 【七·二一研究報告】
去年 7 月 21 日,大批白衣人在元朗站手持藤條等無差別襲擊市民,多人受傷。監警會發表七·二一的研究報告,認為錯失在於警方無及時整理情報、無即時闢謠和平息揣測,不認為警方與白衣人勾結。對於報告內容,有人滿意也有人質疑。一年過去,七·二一未解開的謎團與港人心結,《誌》嘗試用記者的專業和角度,重組及分析當晚的來龍去脈,做一本香港人的「七·二一研究報告」。 Zine中有事件時序表與專題、在元朗站遇襲的市民自白以及在Whatsapp流傳的有關錄音對話節錄等。 Zine預購限量100本。
預訂連結:https://hkft.tk/721
預購價:$100 (原價 $110)
付款方式: Payme/ 轉數快/銀行
頁數:60頁 (連封面封底)
尺寸:A5 size
取貨方式:「言志區」自取地址:
旺角西洋菜南街44號4樓
開放時間:14: 00- 20:00
取貨日期:7月21日 (二)下午3時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