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身繫黃絲帶的香港浸會大學(浸大)學生在校園進行默站紀念活動,活動僅5分鐘即被保安、職員帶走。其中一名涉事學生是浸大學生會內閣「滄溟」外務副幹事長戴嘉平,他向《HK FEATURE》透露當時教職員聯同保安阻止他們,並帶他們到一間房間近2小時,不准他們發問,又恐嚇默站行為已「違法」,最後要求他們簽保密協定。浸大副教授陳家洛向本刊表示,將替學生寫求情信,希望不要嚴懲學生。

學生被帶走近2小時 要求簽保密協議
周四(28日)上午11時許,3名學生在浸會大學校園默站。他們身上貼了多條黃絲帶,還貼有中、英、韓文標語的白紙,上面寫有「學校唔畀派,你願意拎嗎?」、「Freedom is NOT Free. People sacrifice & paid(自由不是免費的。人們犧性和付出過。)」等字眼。默站期間,學生領取黃絲帶作紀念,即遭到4至5名教職員與保安包圍。
當日參與默站紀念活動的其中一名學生,為早前因政綱問題被浸大校方懲處的前學生會外務副幹事長戴嘉平。戴嘉平接受本台訪問稱,9月28日是雨傘運動9周年的日子,計劃在校內派黃絲帶,提醒學生勿忘「社運史上這個重要的日子」。

戴嘉平指,早於周三(27日)校方已派人跟他們聯絡,勸喻他們不要在校內派黃絲帶,他們改以默站形式,怎料翌日連默站也被驅趕。
驅趕他們的職員向他們說行為非法,並帶他們往一房間,向他們稱涉事者將受紀律處分,「我不清楚他們所講違反的是校例、還是香港法律?我相信我所做的事情沒有違反校例,也沒有違反法例。」
戴嘉平透露,在房間等候近2小時,職員一直叫他們等候,學生要求職員解釋他們「違了甚麼規?犯了甚麼法」,職員不容許他們發問,並稱「有說話便跟紀律委員會解釋,再問的話,便告多你一條罪,不尊重學校職員」,最後要求3位涉事同學簽保密協議。戴嘉平與兩名學生在房間內有感:「基本上我連解釋的權利也沒有。」

浸大回覆傳媒指,大學就所有使用校園場地舉辦的活動一貫有清晰的條例和指引,如果學生舉辦活動,「必須按程序於活動前提出申請,並提供確實的活動內容資料。」如有學生違反規定,大學會採取適當行動,包括要求中止有關活動繼續進行,及有需要時採取紀律行動。
學生感不被尊重 教授寫求情信
4月上任的浸大學生會內閣「滄溟」,就任宣言提到「積極提升同學的社政關注度」、「捍衛普世價值」與「團結一眾同路人」等政綱內容。上任3日後,校方指「滄溟」政綱對「過去事件」的描述「誇大、偏頗」,「不符合社會的標準和價值觀」,拒絕承認學生會,4名幹事會成員隨後被禁止參與校政16個月。「滄溟」5月26日宣布,由於法定成員不足決定即時解散,結束僅56天的任期。

政治與國際關係學系2年級生戴嘉平作為「滄溟」的一分子,一年間經歷學生會被DQ,現在因默站事件而面臨紀律處分,坦言感到有點氣餒。戴嘉平澄清自己非搞事者,「例如他不讓我派(黃絲帶),我也沒有派了,我也是一個願意協調的人」,但校方最終也說不出默站出了甚麼問題,他有感無力,「愈來愈心灰意冷」。
浸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表示,其中一名涉事者是他的學生,會替學生撰寫求情信。陳家洛認為校方管理層有人「小事化大」:「部分躋身管理層的老師,或者變得比較熱衷於劃紅線、定禁區,或者自己被某種不足為外人道的恐懼、難言之隱支配,又或者用危機管理的方法去對付同學希望表達的意見。」

浸大屢傳打壓言論自由事件
去年(2022年)11月香港爆發白紙運動,各院校沉寂一時的民主牆活躍起來。有浸大生向記者投訴稱,校方以物件遮蓋他們的文字,年初亦有學生向《HK FEATURE》透露校方曾邀約在民主牆寫字的港漂學生會面。戴嘉平向記者指,他們亦曾收過類似個案,「校方認為不適當的內容,遮住之後才會通知學生會」。戴批評校方沒有尊重學生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白紙運動如是,內閣「滄溟」被DQ如是,今次928默站事也一樣不被尊重。
浸大屢傳出打壓言論風波。曾任浸大視察藝術院助理教授的政治漫畫家黃照達,年初透露在2021年曾有「大學高層」就他過去發表一份關於抗爭運動文宣的學術研究而向國安警舉報,事件觸發他在同年底離職,離港並定居英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