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名荃灣象山邨的外判清潔工在23日在象山邨房屋署辦事處門前抗議,外判清潔公司要求工人在完約前7天簽署「調職通知書」,一旦不接受調職安排,就變相被迫自願離職,損失遣散費。
荃灣象山邨的清潔服務由英華清潔服務有限公司(下稱英華)承包至今已16年,象山邨的清潔合約與青衣長發邨及青衣邨捆綁,惟今年不獲房署續約。英華遂要求三條邨的清潔工簽署「調職通知書」,並在通告上提供梨木樹邨或福來邨的選項,以供工人選擇;如不想調職,就等同自願離職,會喪失遣散費。

工友在示威現場鼓譟,要求英華撤回於今天要簽署「調職通知書」的要求,他們手持「房署縱容外判清潔承辦商 假借調職為名 解僱工友為實」的標語,要求房署監督英華履行支付應付的約滿酬金、2020年前的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清潔工人職工會指,在未計算強積金對沖下,工人一共被拖欠約60萬遣散費。公司本亦承諾會支付由2020年1月開始計算的約滿酬金,惟在「調職通知書」中,對賠償隻字不提。
3年前勞福局修訂酬金
事實上,2018年初爆發一連串因拖欠遣散費的大規模罷工事件,如海麗罷工,當時揭露外判制度的千瘡百孔,揭發外判清潔公司常以「調職通知」或「自願離職」的手段逃避遣散費。由於工潮一發不可收拾,在2018年的《施政報告》中,勞福局為修訂多年來的外判漏洞,連續性合約滿一年的外判工可享有年薪6%約滿酬金。



高耀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的助理物業經理鄧小姐接收清潔工的公開信,她指需要時間了解情況,但不能代表房屋署承諾。而英華清潔服務公司代表何女士指公司只是結束於象山邨的服務會合約,而英華能提供足夠的崗位予清潔工調職。不過立即遭到工會代表及街坊質疑,「60幾個人,你畀20崗位,點接得晒啲工友?」不過,英華代表未有正面回應。
不消數分鐘,英華另一名公司代表及老闆楊先生到場,要求進行閉門會議,「我哋對住個鏡頭講嘢唔自然」,但承認行政上「做錯咗少少野」,承諾會撤回「調職通知書」。
但該名公司代表表示,不會賠償遣散費,因她指現時情況不是遣散,並已跟足僱傭條例賠償,「招標時我哋冇預到呢筆,個個都要我哋賠,想我哋執笠咩?」
她強調,65歲以上、工作至少5年長期服務金會依法例賠償。不過工會回應,絕大部份工友是被拖欠遣散費,與長期服務金無關。
英華老闆楊先生按捺不住,稱「大家永遠都有得傾,唔知點解你哋(清潔工)搵工會搞。」經過一輪擾攘後,物管公司代表鄧小姐代為接信,並承諾會召開房署、工會、工友、清潔公司的四方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