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運動越演越烈,事態上若政府「立場不變」,不回應示威者訴求,衝擊情況只會越來越激進,因警察和示威者都已經「上曬頭」!長此下去不是辦法,犧牲的只會是我們所愛的香港。此刻或許要停一停,想想點改變角色,打破這膠著和你死我亡的事態,而且改變要由自身開始。而我會從急救站長的角色退下來,重新思考。文:歐陽東(行為藝術家、即將被結束的碧波押視藝空間策展人之一)
思考、改變角色的故事
話說反送中運動時,有許多認識我的朋友,問我:「你不是做行為藝術的嗎?點解變咗急救隊長?」,我話:「有段古的,遲些見到再慢慢講你知」。
變身急救隊長是因為「六四報哀音」演出後報哀音組希望分擔我曾支付過的開銷。而當時正直6月9日的前夕,有機會發生警民衝突,而藝文界牛棚藝術村、富德樓、碧波押視藝空間都有藝術家推動著反送中運動「與其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6月9日遊行的藝術創作已非常足夠!所以我決定放棄藝術創作,以分擔開銷的錢來準備急救用品。而遊行路線漫長,我利用板車製作了流動急救物資車。
這車在6月9日深夜6月10日清晨的衝突時發揮到很大的支援,當時只有這急救車站協助抗爭者急救,當日更是在傳授應對警方防暴武器的急救法。
經歷這次,生理鹽水洗眼最好加個唧壺,多了人了解,也令抗爭的急救支援到位,6月10日一個新建立的群組討論急救,第一天就有930多人參與其中,隔天就變成了一個超過3000人的群組。612這架流動急救物資車突然變成了一個圖騰,集腋成裘,變成了眾多急救隊中,其中一組共同行動的急救小組,如此因緣際會,我突變成急救隊長。
我想說明,與其固執地抓緊一個角色位置不放,或許轉一個角色會為運動帶來更有利的轉變。這是我的親身體驗,轉一轉身位,可能發掘出下一階段運動的可能性。

在自己的長處上改變角色
若我只是重操老本行,那只會是在遊行中多了一件藝術裝置或發生一些出奇的事。經思考後轉換角色,可以為運動帶來正面轉變。大家若都作出思考,嘗試一改現時的身份角色,我相信會有更大效果!
如果前線的義士變成專欄筆者,寫出他們不顧前途都要衝擊的原因和生命經歷;
如果記者不去報道而進行一日罷工抗爭?;
如果由議員去做哨兵?;
如果由藝術家在前線處理警察的粗暴行徑?;
如果由知識份子去做報道採訪?;
如果由心理學家去同林鄭談判?;
如果由連登巴絲去做藝術創作?……思考後作角色轉換,可以帶來的化學作用,必能喚起反送中運動再一次的進化!而不需要一次比一次激進。
青年人心底對「角色」的執著
深入去思考「角色」,就會了解到角色轉換之化學作用,當學生們轉換角色成為「抗爭者」則帶來了無大台的「真.新社會運動」!所謂窮則變、變則通。
用「角色」來解讀這次社會運動與自殺和勇武(送頭俾警察打)風潮,也許能解釋到一些基層情況,在一個向上流動的困難,一個生活指數飇升的年代,被喻為製造「失敗者」的年代。人中龍鳳的林鄭如何能理解那些在社會觀感下無力且失敗的「廢青」變為有能力抵抗無力感的崇高「義士」之間「自我有能感」的提升呢!
當「學生」變成了「抗爭者」,平日被長輩喻為冇用的網絡聊天技巧,在運動中變得功不可沒,能力被世界肯定,「自我有能感」得到躍升,抗爭期間又獲得新朋友和得到同輩認同,參與抗爭的心理呼喚自然不脛而走。
不過,令人擔心的也是「角色」,因這次反送中運動某層面上也是一場青年人的世代運動,沒有特別角色的青年會迷失在運動之中,因家庭因素不能參與抗爭的青年會感到被世代遺棄。在這場抗爭中沒有「角色」真是會感到絕望,加上共同目標又未能爭取成功,絕望感更是纏繞不散!餘下可選擇的角色唯有「烈士」(自殺或送頭俾警察打)這種犧牲者的角色,這就是令人憂慮的原因。
另一方面,在被迫返回原有角色時的空虛、失落也是一個絕望的原因,因為抗爭運動總有民氣下滑以及低潮之時,當由抗爭者的角色再次退回原有的生活時,發現身旁世界的轉變往往比想像的來得少,自己依然是制度下的失敗者時,會出現輕生的念頭其實不難理解。
製造空間轉換環境
要阻止年輕人的輕生和暴力升級延續,
一)要創造角色 。例子:當流動急救物資車出現在示威場域,這個圖騰招聚了很多人埋班做急救員,對他們而言這是抗爭中的一個重要角色。而不久將來,當我從急救隊長的角色中轉換成其他角色,而流動急救物資車要組員自己去管理時,新的角色也會因變而生。
二)要改變恆常環境。例子:現在輿論不再以行動造成的結果去評定青年人的價值,反而是以他們的初心、動機、情誼去看待青年人,令他們即使返回舊日角色,也會經歷和以往不一樣的體驗。想像以往抗爭完回家都是同父母嘈,被駡群埋班搞事份子;忽然有一日抗爭後聽到父母在指責警察使用過份武力去驅散人群,難道那刻子女會閉口不說在抗爭現場的所見所聞咩?實會講啦!
轉換角色,改變思考套路,打破膠著狀態!為運動提供轉捩點。
所以我這位急救隊長,應該會變身「僧侶系」教士,組隊在警察防線前發動「招降」的能力設定,唱詩講道讓警察明白一個簡單道理,林鄭、保安局長、建制派高調地支持警方執法為持治安嘅意思,就係把警察放上枱,推警察去做抗爭者的出氣袋,作為民意戰嘅棋子,用完即棄。而他們這班掌權者就在冷氣房處等睇戲等翻盤。
流動的水變唱歌的膠,警察推進時散成變飄拂的風,再去另一面的防線前聚集唱詩講道。液體、固體、氣體、液體、固體又氣體…循環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