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肺炎三月開始全球肆虐,一罩難求。香港二月開始已出現口罩荒,我們由排隊等貨,演變成到到外地採購口罩,人人變口罩採購員,連旅遊都不忘「掃罩」。口罩荒兩個月之後,香港陸續出現本地口罩廠,令口罩的供應出現曙光。
正當本港醫學界討論政府應否果斷立法規定出街戴口罩,本地口罩廠的出現,正是一場及時雨。「Yellow Factory」(黃廠)昨在官方FB正式宣布,準備製造一千萬個印有「F. D. N. O. L」)(即「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口罩材料,一盒六十個符合歐盟EN 14683–01的口罩,售價$150,即平均一個口罩$2.5。「黃廠」老闆之一黃生表示,香港抗疫之際,要急市民所急,不期待政府幫助:「我們不需要(政府資助)那三百萬,不要說期待香港政府可以幫到我們什麼,只希望政府不要搞(騷擾)我們就好了。」
土炮口罩廠的誕生
「Yellow Factory」(黃廠)昨日(五日)正式宣布,今日(周一)下午二時至八日(周三)六時,市民可以在網站登記,抽出一萬個名額,餘下將會再抽。四月九日下午四時起,會分段發出SMS通知,中獎者可到網站以一百五十元購買一盒六十個口罩購買。每人限購最多兩盒。老闆黃生指,首五千盒特別版,是黃色口罩,印有「F.D.N.O.L」字樣,其餘口罩為白色,口罩顏色隨機抽籤。詳情可瀏覽Yellowfactory Facebook專頁 。

今年五十二歲的廠主黃生是六名「黃罩」創辦人之一,從事紡織業三十年的黃生指自己是「和理非」的抗爭者,去年的六.一二、六.一六「200+1」遊行都在其中,他亦攜女兒去:「我都有帶個女去,我想女兒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不對。」
香港經歷半年以上的抗爭,黃生慨嘆以前像他沒有上大學的年輕人,只要努力便有生活,反觀現時的大學生,苦無出路,他想為現時的年輕人做更多。今年新年之後,他見到街頭巷尾都出現長者排隊買口罩的情況,不禁流淚,於是找立法會議員梁耀忠商議。

1995年,黃生曾替當年出戰紡織及製衣的梁耀忠助選,一別廿多年,黃生再聯絡梁耀忠,一起為香港的口罩籌謀。二月初,市面提出很多香港口罩廠的種種不利情況,例如溶噴布料被內地市場壟斷,製造無塵空間成本高昂等等,但在紡織界打滾多年的黃生仍然信心勃勃:「不如開口罩廠」。在梁耀忠的穿針引線下,找到其他合伙人合辦口罩廠,一口氣投資數百萬,由機器、試布、包裝,一步一步解決困難,趕及四月底在新界廠房製作首批口罩。
製造業黃色經濟圈
黃生不諱言,輸入溶噴布是當中困難之一,因為大部分材料都在內地,他憑藉他的人脈在歐洲試布,單是試布也花了數元,首批一千萬個口罩的溶噴布物料源於阿聯酋。
「Yellow Factory」(黃廠)開宗明義以「黃色」作主題,黃生明言就是要擴大黃色經濟圈,「現在的『黃色經濟圈其實是很初步,我們去食飯會問:『邊間舖黃才去』,其他商業範圍是否可以呢? 我好希望香港可以像台灣一樣,有自己的輕工業,將『黃色經濟圈』擴散到工業範圍。」最令黃生憂心的是,疫情之後,經濟千瘡百孔,可恨的是政府無顧及打工仔的飯碗,「提到林鄭月娥,除了粗口,已經無話可說,整場抗疫運動,政府拖泥帶水,資助根本沒有放在打工仔身上。」黃生期望,下一批「黃罩」可以增加生產線,可以再聘更多的員工。
時代抗疫 土炮口罩留港賣
「黃廠」出產的口罩外層以黃色物料製作,印上「Five Demands Not One Less(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的縮寫「F.D.N.O.L」。口罩已進入最後試驗階段,四月底投產後會把口罩送往化驗認證,由於早前BFE(細菌過濾效果)的化驗已達98%,有信心口罩達到歐盟EN14683–01的標準。有關符合歐洲最高的口罩規格,BFE、PFE和MPPS的過濾效率分別為98%、77%和80%,規格要求測試口罩的 BFE 要超過或者等於 98%,而「黃罩」的壓力測試結果亦符合標準。

歐美口罩嚴重不足,四月初在歐洲的口罩市場仍維持約$3.5(港幣)或以上,港產口罩殺出市場,對於香港口罩廠,無疑是很大的金錢誘惑。現時「黃廠」一條線的製作產量,每日生產五至十萬,一個月最多可以投產三百萬個口罩,老闆黃生保證,首批一千萬個口罩是香港優先,「我當然想一千萬給香港人,如果香港人不需要,那我也沒辦法,『土炮嘢』我們想留在香港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