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魏豪震
來到屯門的咖啡灣,接連著黃金海岸,是家庭樂的好地方。
我站在距離黃金海岸有五分鐘路程,青山灣入境事務中心(CIC)的對面,「入面有手足話有老鼠」,義工指著那幢大樓,用半鹹淡的廣東話說著。
CIC 對面正是珠海學院,我曾經來這參加過友人的畢業典禮,當時抱著一種輕鬆遊歷大西北的心情,各系的畢業生在校門前留下倩影,我猜,他們也沒想到在他們與家人歡聚一刻時,對面是困著接近400名南亞、非洲小國和南美的手足。
另一名義工也說,附近的公屋街坊因聽到這些被羈留的手足的叫聲,向他們投訴,「住得咁唔開心,返去你國家啦」。然而,他們並不知道,在這羈留所中,手足是永遠不知道自己可以何時獲釋。
臨進去探監前的一刻,看到入境事務學院這幾個字,相信投考入境處的人都需來這裡受訓。想起不少中學同學當年也曾雄心壯志地投考入境處,不知他們會否知道附近有一所比監獄還惡劣的「羈留所」。
以上種種反差,足以讓我驚訝:假如我是語言不通的外來者,我住在這無甚關注的「羈留所」幾個月甚至幾年,我會怎樣呢?
與T見面時,他滿懷笑容,一來到便立即感謝我,但是我實在沒有為他們做甚麼,他依舊感謝進來探訪,當下只是覺得,一個受壓逼的人,還要對我這種可能只進來探訪一、兩次的人有這般禮貌,內心是十分過意不去。

絕食25天 瘦了11kg
T已經絕食超過25天,過程中只有奶茶和水,問他是否依然會參與絕食,他說會堅持下去。提及CIC內的醫生,他說好像形同虛設,醫生告訴T「everything ok」,但T說,他的體重由進來時有72 KG 減至61KG,怎麼會everything ok?T來自巴基斯坦,他是從2019年12月進來的。我害怕自己英文不夠好,連忙地把他所講的重點都抄下來,每次當我聽不明白時,他也會製很有耐心地解釋。他還指出在CIC 內有聽到甘神父他們在喊「FREEDOM NOW」,這使T很鼓舞,T 會拿著床單揮動以示感謝。
短短的十五分鐘,很快完結,可是他們每天只有一個15分鐘被探訪機會。臨走前,我問他,你今年幾歲,「28歲」,我實在難想像一個和我差不多同齡的人被困在這接近一年。離開時,T 還是不斷感謝我,還是笑容滿滿的。
當然一、兩次的探訪實質所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多,但是在這種世道崩壞的時刻,還是要提醒著自己要多關注那些暗淡無光的角落。特別是這種複雜,部分非洲小國還是第一次聽,實在需要耐心和持續認識,才能得以認識手足的生命故事和制度所帶來的不公。
不要忘記,他們直至今天依然絕食中。
(註:CIC於2005年落成,至今釀成五次絕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