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卓堯並不是第一次參與學生組織,他在一年前加入了社會事務委員會,擔任外務副主席,期間經歷了反國教一役。然而,一年的經驗並未有為羅卓堯帶來優勢,反而往績變成了他的包伏。

最新
事隔12年,香港詩人飲江終於出版第三本詩集《於是搬石伏匿匿躲貓貓你沿街看節日的燈飾》。飲江寫詩逾50年,1997年出版第一本詩集《於是你沿街看節日的燈飾》,隔13年出版第二本詩集,只在書題加了「搬石」
香港通關「復常」後,街上多了不少陌生人。有人在鬧市拋頭露面只求「賣身葬父」,也有殘障者來港賣藝,一時間令封關近3年的香港又熱鬧起來。縱然旺角行人專用區早於2018年成為歷史,周遭仍然不乏街頭表演者的身
獄中人渡日如年,年跨年在牆內是否真實感受到? 2017、2018、2019、2020、2021年⋯⋯,星月轉移,年與年的界線,只能藉著從懲教職員接過煙和糖果作為跨年的標記。眼前的海,依然是海。 201
去與留,成了論述香港不能或缺的一部分,在新一波移民潮中,仍有異鄉者留在香港,耕墾土壤。舞蹈藝術家與導演葉奕蕾(Elysa Wendi)在新加坡習舞,如今定居於香港逾10年,選擇在這片土地繼續探索舞蹈和
無以名狀的「憂鬱之島」,一種流動的身份狀態,該從何說起? 經歷雨傘運動,陳梓桓完成前作《亂世備忘》之後,後雨傘年代瀰漫着低沉的政治氣氛,公民社會難紓鬱結。2017年陳梓桓正好承受着沉鬱無力的情緒,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