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的市民,甚至是記者,現在主要靠社交媒體接收資訊。不過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網上湧現大量的假新聞,到底人們該怎樣處理不同的資訊?《誌》記者訪問Victor Tregubov,了解在大時代中記者內心的掙扎、烏克蘭現今的傳媒生態以及俄烏之間的資訊之戰。
經歷兩次革命的前烏克蘭記者Victor Tregubov:這不止是一場在戰場上的戰爭 也是資訊之戰

最新
台灣實行民主選舉僅30年,其別樹一格的選舉文化令外國人印象深刻。台灣選舉融合了硬銷的助選策略,旁觀者除了百思不得其解,置身其中更是大開眼界。很多人分析今次台灣九合一地方選舉「一片藍」,全靠國民黨「鐵票
上世紀六十年代日本一宗毆打血案,揭示聾人在司法上的傳譯權利嚴重不足。案件中聾人被告的口供與陳述不符,東京獲官方資格的傳譯員只有10人,在庭上傳譯員擅自精簡被告內容⋯⋯。這宗發生在東京上野的「蛇之目壽司
緬甸軍事政變以來,用盡所有鐵腕手段打壓新聞自由,至今多達150名外籍記者被捕,獨媒總編一一被驅逐出境。7月30日被捕的日本紀錄片導演久保田徹(Toru Kubota),被控煽動罪及電信法,其中電信法是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以「去軍事化」及「去納粹化」的名目,聲稱要對烏克蘭採取「特別軍事行動」,實際是全面侵略烏克蘭,烏克蘭境內多個地區遭受空襲,首都基輔也無一倖免。大量烏克蘭婦女及兒童為
踏入2月,根據當時的美國情報,北京冬奧前夕俄羅斯總統普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之後,俄羅斯即將向烏克蘭發動戰爭。 2月18日,香港獨立記者Kaoru Ng 赴烏克蘭基輔做翻譯工作,他料不到炮火聲將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