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大遊行,民陣宣布43萬人參與遊行,晚上8時遊行隊伍陸續散落金鐘、中環和上環,以及通往中聯辦的干諾道西和德輔道西,全線被示威者封路,示威者在中聯辦的國徽潑墨,高呼「時代革命,光復香港」。晚上1
國際誌
View all →紀錄片《華のスミカ》講述上世紀50年代中華街的國共紛爭,當年學校的佔領事件,令師生們餘生像「斷了線」的風箏,縱使在同一條街生活,兩派互不往來。紀錄片中的費龍祿老師擁護共產黨,在「學校事件」中被趕出來,
新冠疫情3年,在橫濱中華街屹立138年的「聘珍樓」捱過戰爭和1923年關東大地震,亦經不起世紀疫情的洗禮,去年(2022年)夏天宣布破產,象徵一個時代的結束。門庭若市的中華街頓時變得冷清,餐店門外張貼
會員限定
會員限定報道 →「當與中國內地融合看似不可避免,現在我們尚能為香港而戰鬥,確保這些是一個較好的過渡。」麥高登說,選擇留下來,亦是抵抗的一種,有燈就有人,「我的確對香港有份責任感,在這裡我活出了自己的一生。」
香港開埠180年,經歷瘟疫、三年零八個月的香港淪陷、六七暴動、規模大大少少的移民潮,香港人在過去兩年,好像走進歷史軌跡,一次輪迴歷史的苦痛。疫情隔絕了我們肉體上的連結,全球隔絕,集會有罪,情緒苦無出路
控方專家證人嶺大副校長、歷史系教授劉智鵬在專家報告中解釋口號「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指梁天琦是口號的創始人。報告交代梁天琦在2016年新東補選的單張和造勢大會的言論,指梁的政治計劃(political
「老年人不希望這一代人經歷同樣的命運,但我們一點也不害怕。現在兩代人出現分歧,老年人希望國際提供幫助,但年輕人知道國際社會暫時不會出手,所以只能自己站上街頭,親自為未來而戰。」
1989年,葉蔭聰是學生,參與公民運動,2019年,我是學生,參與公民運動。身份的交替,其實是時代給我們深深的烙印。
根據法庭指引,三位專家要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協助法庭解讀「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每次專家證人都由在庭的法官的承認其專業資格才可以繼續作供。控辯雙方就他們的言論、行為和資格都收到控方和辯方的質疑。這些在院校教導無數學生、在學術界累積多年經驗的教授們,在另一個場景受到了質疑,猶如光臨一個新世界,在法理的邏輯和盤問中,尋覓學說的立足之處。
文化
更多文化報道 →在這樣的展覽場地,配合剛看畢電影的記憶,聽著「電影朝聖」作者王冠豪(Gary)說著主角在街跑比賽跌倒後,幾近暈眩倒地,視力模糊仍要奮力奔跑的一幕:「導演說特地拍這個位置,那時正在下雨,剛好經過,有種連結喺到,拍出來的效果感覺是意外的。」令電影傳遞的訊息更深刻。
《開玩笑的夏天》由作者清如命題,兩年之後她已升上大學,尋覓她的理想。回頭看2019年的夏天,她說這仍是酣甜的「初戀」,就算這趟初戀如朝露,也甘心被情愛戲弄。
包括個體的獨特性,有著反覆嘗試、專注追求最佳品質的匠人精神,後者則較冰冷,多用作形容人們掌握機器操作的專業能力。
「這是一些關於展覽的資料,在枱面上也有我的一些小說段落的劣作……」,「Peter
草叢間的磚頭和塞了毛巾的破碎玻璃瓶;被塗上「Rioters
第五波
專題系列報道社會焦點
View all →2022年2月14日,情人節,有不少學生和校友放棄與伴侶相聚的機會,或攜眷到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位於中國銀行康樂樓6樓的辦公室,準備與學生會一起告別這個傳承了37年的辦公室樓層。
在<衣櫃圍牆>兩篇文章,分別講述了男同志
同志平權運動在香港已經走過
去年(2022年)11月13日,韓國仁川正舉行亞洲七人欖球系列賽第二站的決賽,香港隊反勝東道主韓國隊成第二站的冠軍。當香港隊踏上頒獎台的一刻,場內播出2019年反修例運動的歌曲《願榮光歸香港》,香港政
今年7月28日,香港人氣男團Mirror的第四場紅館演唱會發生嚴重事故,舞台中央的巨型懸空屏幕突然墮下,台上兩名舞蹈員被屏幕重擊,其中一名舞蹈員李啟言(阿Mo)更被屏幕直接壓中,頭部及頸部重創,出現腦
2022年年初香港第五波過百萬人染疫,事隔半年,新任高官反問港人:第五波9000逝者去了哪裏?
承《誌》調查專題<局長司長繞過行會立會修改防疫細節
俄烏之戰
專題系列報道踏入2月,根據當時的美國情報,北京冬奧前夕俄羅斯總統普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之後,俄羅斯即將向烏克蘭發動戰爭。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5月9日「勝利日」發表演說,將「軍事行動」合理化,俄烏之戰陷入膠着狀態。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Oleksii
波蘭接壤烏克蘭的邊境城市Przemyśl,是不少烏克蘭難民跨越邊境之後抵達的第一個落腳點。在這座城內,有不少烏克蘭難民聚集了在Przemyśl的火車站,等待往另一個國家或城市,也有人決定回去烏克蘭。在
位於烏克蘭的東部哈爾科夫(Kharkiv),是烏克蘭的第二首都,語言以俄語為主。獨立記者陳子煜從基輔走進3月初連續兩星期被轟炸的哈爾科夫。被稱為烏克蘭的文化重鎮哈爾科夫已變得頹垣敗瓦,大批市民匆匆離開
3月14日,「第一頻道(Channel
俄軍日前轟炸基輔Iripin
專題報道
- 全部
- 47人案
- 728上環暴動案
- 中大暴動案
- 串謀謀殺哈比人案
- 俄烏之戰
- 取締蘋果
- 周梓樂死因研訊庭
- 哀傷的出口
- 唐樓故事
- 國安法時代:唐英傑案
- 學民十年思潮作動
- 性/別小眾 衣櫃圍牆
- 悼念六四案
- 數據新聞
- 梁凌杰死因研訊庭
- 業主立案法團亂象
- 港版方艙醫院沒有告訴香港人的12件事
- 爭氣人
- 疫情三年
- 社區自救
- 禁書年代
- 禁片年代 (短片篇)—— 香港電影的自由意志
- 第五波
- 背影
- 陳彥霖死因研訊庭
- 香港大道
- 香港末代區議員
- 全部
- 47人案
- 728上環暴動案
- 中大暴動案
- 串謀謀殺哈比人案
- 俄烏之戰
- 取締蘋果
- 周梓樂死因研訊庭
- 哀傷的出口
- 唐樓故事
- 國安法時代:唐英傑案
- 學民十年思潮作動
- 性/別小眾 衣櫃圍牆
- 悼念六四案
- 數據新聞
- 梁凌杰死因研訊庭
- 業主立案法團亂象
- 港版方艙醫院沒有告訴香港人的12件事
- 爭氣人
- 疫情三年
- 社區自救
- 禁書年代
- 禁片年代 (短片篇)—— 香港電影的自由意志
- 第五波
- 背影
- 陳彥霖死因研訊庭
- 香港大道
- 香港末代區議員
地方社區
更多地方社區報道 →2020年至今,香港人身邊總有一個親友移民,離別的除了人,也有主人努力帶寵物舉家「移民」。2020年至今,香港人身邊總有一個親友移民,離別的除了人,也有主人努力帶寵物舉家「移民」。
「70後」Tammy何小姐是棚仔的布二代,其父60年代來港後開始賣布,70年代隨其他布販一同來到棚仔營生。對Tammy來說,布棚不止是維生地,也是她成長的地方。Tammy
車來人往的旺角彌敦道,一座三層高的唐樓聳立於兩座高樓之間,外型優美,但始終與兩側及身後的高樓大廈格格不入,今日的途人亦茫然不知它的過去。
土瓜灣故事館,簡稱「土家」,在2014年進駐土瓜灣鴻福街,現由「維修香港」與「社區文化關注」合力經營。「土家」是一個特別的社區公共空間,致力推動社區營造和記錄本「土」故事的工作,旨在進入社區、感受人文
Omicron變種病毒殺到,疑有流入社區之勢。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上星期三(5日)召開記者會,宣布收緊防疫措施,當中要求食肆於下午6時後禁堂食。
文:黃妍萍(香港農業3.0項目研究團隊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