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大遊行,民陣宣布43萬人參與遊行,晚上8時遊行隊伍陸續散落金鐘、中環和上環,以及通往中聯辦的干諾道西和德輔道西,全線被示威者封路,示威者在中聯辦的國徽潑墨,高呼「時代革命,光復香港」。晚上1
國際誌
View all →2022俄烏戰爭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最大型的戰事,伴隨而來的是數以千萬計無家可歸的難民。根據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在5月公布的數據顯示,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
會員限定
會員限定報道 →香港在國安法通過之後迎來新常態。其中一個常態就是香港電影不能在香港看。《時代革命》入圍頒獎典禮,代表香港人的故事備受肯定和關注,偏偏香港人只能在網絡世界看到短短的預告片,盡力為電影造勢和搖旗吶喊。
2019年成立、支援反修例運動被捕者的「612
前年11月12日香港中文大學二號橋衝突,警方衝入中大校園拘捕多人,四大專生被控暴動等罪,案件今日進入第六天審訊。
清晨時電話彈出新聞提示,總讓人心驚膽顫。根據往例,警方總是在清晨出動拘捕「政治犯」,這變成香港的新常態。有人因害怕警察大清早來拍門,不想一覺醒來便失去自由,所以把作適顛倒,等到早上六時之後才進睡,至少不用驚醒過來。
日式繩縛起源於捕繩術,最早用於捆綁犯人,慢慢發展成美學的一環,令人欣賞到人體與繩的互動,所締造的變化和姿態。綁與被綁的繩縛美學,世人很容易聯想到性虐,將之視為禁忌,令我們無從了解,公開繩縛表演漸漸變得
2021年五、六月春夏之交,香港人在網上做了Back
文化
更多文化報道 →《開玩笑的夏天》由作者清如命題,兩年之後她已升上大學,尋覓她的理想。回頭看2019年的夏天,她說這仍是酣甜的「初戀」,就算這趟初戀如朝露,也甘心被情愛戲弄。
在旺角的言志區實體舖雖然沒有了,我們在網上仍然為讀書們選書,選擇這個時代你可能適合的書籍。末世言志,起來,我們不做奴才!問該問的問題。
「我唔信書店賺唔到錢!」界限書店店長Minami
草叢間的磚頭和塞了毛巾的破碎玻璃瓶;被塗上「Rioters
在整理錄音時,我禁不住呼了一口氣,慶幸自己與面包是相約在一間頗為新式的咖啡廳進行訪問,不然可能要聽他吐好一會兒的苦水。熟悉面包的人便會明白,這位目測25歲,長有數根白髮,實情已達四字頭的中年男子,仍是
第五波
專題系列報道社會焦點
View all →記者在<香港禁書>專題中,本想在民間找更多《蘋果》收藏家訪問,看到網上拋售《蘋果》之勢,似乎不少人都默認了這是一份「禁報」,有些婉拒訪問,有些直言怕犯《港區國安法》。
隨着「港區國安法」實施兩年,官方一直不願意公開下架書籍名單,但暗地裡進行
2020年8月10日,在國安法通過了一個月,警察浩浩蕩蕩操入壹傳媒大樓。晨早我坐在旺角一間茶餐廳一角,食了一啖公仔麪,右手拿着手機睡眼惺忪掃新聞。
有些歷史數字,會讓內地人有所防範。
今年的六四,燭光不再;港大的「國殤之柱」、太古橋漆跡,亦於六四前的日子一夜消失,不留任何痕跡。但港大舊生鄭同學未敢忘記,特別是港大每年「洗柱髹橋」的傳統。或許,他沒預料的是,去年穿著畢業袍與「國殤之柱
夏日炎炎,田間的向日葵朵朵開得燦爛,農夫卻眉頭緊鎖。
「北方廣場」是由一個中國留學生(下稱版主)於兩年前開辦的一個Instagram帳戶,內有六四事件較為罕見的舊照片,現時這個帳戶已有2萬2千個追蹤者。版主就讀藝術系,在疫情之初比較空閒,發現網上流傳的中
一場「毫無疑問」的特首選舉,唯一候選人李家超以1416票當選特首,2022年7月1日履新。李家超在網站公開他幕後的競選團隊,「主席團」及「顧問團」的人數比五年前林鄭月娥競選時多出近三倍。
俄烏之戰
專題系列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在5月9日「勝利日」發表演說,將「軍事行動」合理化,俄烏之戰陷入膠着狀態。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Oleksii
波蘭接壤烏克蘭的邊境城市Przemyśl,是不少烏克蘭難民跨越邊境之後抵達的第一個落腳點。在這座城內,有不少烏克蘭難民聚集了在Przemyśl的火車站,等待往另一個國家或城市,也有人決定回去烏克蘭。在
位於烏克蘭的東部哈爾科夫(Kharkiv),是烏克蘭的第二首都,語言以俄語為主。獨立記者陳子煜從基輔走進3月初連續兩星期被轟炸的哈爾科夫。被稱為烏克蘭的文化重鎮哈爾科夫已變得頹垣敗瓦,大批市民匆匆離開
3月14日,「第一頻道(Channel
俄軍日前轟炸基輔Iripin
莫斯科時間2月24日清晨5時55分,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電視演說,宣布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展開「特別軍事行動」,他聲稱沒有計劃佔領烏克蘭,但尋求烏方的非軍事化,呼籲烏軍投降。普京宣戰後不久,烏克蘭首都
專題報道
- 全部
- 47人案
- 728上環暴動案
- 中大暴動案
- 串謀謀殺哈比人案
- 俄烏之戰
- 取締蘋果
- 周梓樂死因研訊庭
- 哀傷的出口
- 國安法時代:唐英傑案
- 學民十年思潮作動
- 悼念六四案
- 數據新聞
- 梁凌杰死因研訊庭
- 業主立案法團亂象
- 港版方艙醫院沒有告訴香港人的12件事
- 爭氣人
- 社區自救
- 第五波
- 背影
- 陳彥霖死因研訊庭
- 香港大道
- 香港末代區議員
- 香港禁書
- 全部
- 47人案
- 728上環暴動案
- 中大暴動案
- 串謀謀殺哈比人案
- 俄烏之戰
- 取締蘋果
- 周梓樂死因研訊庭
- 哀傷的出口
- 國安法時代:唐英傑案
- 學民十年思潮作動
- 悼念六四案
- 數據新聞
- 梁凌杰死因研訊庭
- 業主立案法團亂象
- 港版方艙醫院沒有告訴香港人的12件事
- 爭氣人
- 社區自救
- 第五波
- 背影
- 陳彥霖死因研訊庭
- 香港大道
- 香港末代區議員
- 香港禁書
地方社區
更多地方社區報道 →九月,即將進入秋冬,也代表着又是本地農場的好時節—菜心芥蘭白菜甘筍番茄椰菜西蘭花等等,港人愛吃的菜款又可以落種了。過多一、兩個月,秋冬葉菜就會率先上市,番茄甘筍就再等多一會吧,他們需要更長的時間,才可
疫情之下在大圍的電燈柱上,出現了一則「警世備忘」:
當旺角不再旺,當區的小店如何守?疫情反覆,政府防疫措施後知後覺,民不聊生。聖誕節面對晚市堂食禁令和二人限聚令,大家開始出現抗疫疲勞,街上人流比前幾波疫情為多,然而似乎也難以扶食店餐廳一把。
2020年新冠肺炎席捲全球,七月中第三波疫情突襲,政府一度禁晚市,公眾還要面對望不到盡頭的限聚令,抗疫之日何時了。百年前,鼠疫禍港,英殖民政府建公共浴室齊心抗疫。百年過去了,當全世界的公共浴室在歷史巨
封關政策之下,連續四日的復活節假期,香港人旅行的心癮難當,紛紛湧至郊區避疫,令一眾離島居民卻無法安心。周一是長假期最後一日,記者乘船到坪洲探訪島民Ren
撰文: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