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愈來愈多事,但愈來愈多事「不能」關心。那我們立足在這片土地,還可以有什麼可以關心?
周生偷偷的成立 #宜家動物關注祖,他自認為關心始「祖」,他關心的所為何事?
街拍攝影師周生夏天「太熱」,轉到宜家傢俬室內拍攝。今次不再拍人,而是拍「獅子」「恐龍」⋯⋯公仔。「有沒有發覺它們的編排有點可憐?」傢俬店動物公仔東歪西倒、擠在一欄、慘不忍睹的編排吸引着周生。他覺得傢俬企業發明了這些公仔,其實是想人類得到慰藉,但他質問為何編排上可以如此沒有愛?

「你不覺得如果我們當它是陪伴你的Object (物件)時,其實編排是好奇怪又好可憐的事。個反差好大,如果你買了真實的動物又是不是這樣呢?我覺得是(兩者)是相關的。」
陳列品呈現出來的冷漠與愛不成正比,傢俬舖創造出更多不同的「巨獸」,似乎在迎合了人性的貪念,「現實中,人不可以攬住老虎,但人們要慰藉,製造呢啲公仔係有啲偷心,人要攬住獅子、恐龍、熊貓。」在家中寵養兔仔、養狗、雀仔的周生沉思着。「無限量Refill」的動物公仔,填補城市人的內心空虛,周生形容這是一種「便宜的安慰」。




他想透過相片啟發香港人思考,他自己亦想得到一些答案,可是出版多本攝影集,至今仍未有答案。進入傢俬舖關心「動物」呆相,他說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人始終要思考:「個社會你無得諗問題,你一諗問題就『過界』。以前的攝影集,畀人思考:『喂,你影乜嘢呀』。攝影會唔會戚起你條筋去諗嘢,我想影像是有更多諗嘢嘅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