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說過,他的媒體要做社會的燈,在黑暗中照出蛇蟲鼠蟻。
26年間,它成為了試探一國兩制的最佳試驗品,在這片土地,它More Than 一份報紙。這一天,他終於要退場了,2021年6月24日,風雨中不情願下被熄燈。
翌日,執行總編輯林文宗表示,100萬份報紙全沽清。100萬的民意,可能是香港最後「能看見」的呼聲。
「我們是屬於香港的」
蘋果永遠在心中。
相輯攝影
王紀堯、陳萃屏、麥顥徽、簡穎彤、陳子煜、Erica Tong、張洛晞、洪輝進
- 8.10 二百警搜蘋果日報 搜查令範圍成疑
- 八月十一 全城搶購《蘋果》凌晨報攤百景
- 國安指《蘋果》30篇文章涉犯《國安法》拘捕五名董事 上壹傳媒大樓搜主管電腦
- 《蘋果》總編羅偉光提禁足 CEO張劍虹願辭職 仍拒批保釋 控罪發生在國安法生效後
- 外媒:《蘋果日報》還會在71 前存在嗎?黎智英私人秘書Mark Simon :警察決定新聞機構的生死
- 新聞重新被定義《蘋果》多少紙墨有多少日子 在職記者:想像不到容不下《蘋果》的香港
- 蘋果的滋味 記6.19倫敦撐《蘋果》集會
- 留下來一起做見證 記新蘋人咬這口蘋果 末代記者的掙扎
- 這一天,我們不能再在《蘋果日報》預訂頭版廣告
- 法庭觀察:極權要來了,記者是會吶喊的
- 政權用了七天的時間 令《蘋果日報》熄燈
- 壹傳媒大樓最後一喊 香港人不告別:撐蘋果,撐到底!
- 《蘋果》「突發房」還是第一次烏燈黑火
- 最後入職的《蘋果》記者 無悔見證最終章—記者不捍衛新聞自由,沒有人為你去做
- 這夜燈火通明 深宵買一份報紙 等剎那自由
- 六月來去匆匆的「蘋果夢」暫放下臨時記者證
- 26年真實的夢 — 掉/悼 《蘋果》
- 《蘋果日報》結業那天,《果籽》專題記者奪Sopa卓越新聞獎:不知道還做不做記者
- 忍痛執筆寫下最終章 《蘋果》首席記者:在無大台的時代 我想繼續做記者
- 容不下《蘋果》的香港 香港失去了什麼?
- 《果靈●聞庫》爭分奪秒Backup蘋果223萬篇文章 籲港人勿失根飄零
- 《蘋果》公司代表缺席聆訊 押後至10月12日再訊 通知文件寄往人去樓空的壹傳媒大樓
- 堆填區夜了又破曉 記2014圍蘋一夜鬥大媽
- 標題要記住的是香港人的喜怒哀樂:《蘋果》頭版起題學 民間俚語入句 「豬狼對決」都得!
延伸閱讀
- 壹傳媒大樓最後一喊 香港人不告別:撐蘋果,撐到底! 壹傳媒大樓內黑漆漆的,但是當車載緩緩駛到另一個街口,本來人煙稀少的工業區,突然變得熱鬧起來,車子泊滿滿兩邊,記者的鏡頭都對準了蘋果的大閘,行人道上站滿行人。他們向蘋果大樓舉起手機燈,大叫「撐蘋果,撐到底」。司機說,這已經不是第一單前往蘋果大樓的生意。...
- 《蘋果》「突發房」還是第一次烏燈黑火 燈熄了,俗稱「突發房」的突發組控制室創刊以來,第一次烏燈黑火,沒人留守!九十年代是突發新聞黃金時代,突發房人滿之患,坐滿寫手及坐堂,二十四小時運作,通宵也不乏人聲電話聲,突發房的燈光是「長命燈」,有燈就有人,農曆大年初一亦亮着,可惜今天無論怎樣不捨,也要把燈熄了,沒入黑暗中。...
- 這夜燈火通明 深宵買一份報紙 等剎那自由 凌晨12時許,旺角西洋菜南街與亞皆老街交界的報紙檔旁,排隊的人龍拐入通菜街。不消一小時,人龍已多得轉了三個街口,龍尾的人見到龍頭的人。這檔報紙檔,是全九龍區最早有《蘋果日報》運抵的檔口。報紙檔寫了大字,「 平果一點半開賣」,但未到一時,一架貨車已將《蘋果日報》運抵,約一時便開賣。大批傳媒在場拍攝。...
- 六月來去匆匆的「蘋果夢」暫放下臨時記者證 其實我已經當今次係實現到自己夢想嘅機會,只係無諗到追夢已經咁多年,呢個夢想完得咁快,咁急。」F 當時受通識教育科和任教該科目的老師啟蒙,即使成績曾不似預期,但老師總告訴她要「相信自己,對自己多一些信心。」,F 從此就堅定地說想成為一個記者。時至今日,她道出這句說話的初心從沒變改。6月初的時候,F終於有機會加入《蘋果》,還記得她那掩蓋不住興奮和期待的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