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相識」和「舊事如新」之間」,促使他提問是否系統出錯了,並創作出一系列的作品。 脫掉左邊的鞋子,放在毛毯上 (作品《除下左鞋才進場》),程展緯以此測試大家會否習慣一件荒謬的事情
本地獨立樂隊The Hertz (赫茲樂隊) 聯乘22位本地插畫師,於貳叄書房舉辦「末世愛情月·本地插畫家畫展」,以響應最新單曲《末世情書》。場內一共展出22幅畫,靈感均來自22位聽眾的愛情故事。在畫
前立法會議員邵家臻去年(2021年)宣布解散囚權支援組織「石牆花」曾說:「眼淚是香港人的共同語言」,隨着公民社會分崩離析,疫情帶來生離死別,香港人的傷口該如何癒合? 上周四在深水埗舉行名為「過千山,過
把「小故障」概念無限伸展,為人熟悉的李小龍、黑澤明電影中的武士、太空猿猴⋯⋯全是他畫中主角。每個角色也在表達著一種深層哲學
山道文化與九龍舊書店將以香港歷史作為主題,舉辦聖誕「史」集。市集將有展板詳細講述香港保衛戰的過程,同時亦有由九龍舊書店提供的珍貴文物,有些更有過百年歷史。現場亦有文創產品和書籍,其中山道書籍亦會以優惠價發售,作家包括vawongsir、邵家臻、盧斯達、良臻等將會到場簽書。
訪問當晚是個星期三,《閱山》展覽將在星期五舉行,策展人Matthieu與展覽團隊正在思考該用哪一個「閱山」的毛筆字放在展覽場地出面。「就用這個吧,這個『山』字有『山』亦有『人』。」有人思考了片刻就說,
抽象藝術工作者Vera Chiu首次在港島區舉辦畫展,上星期五在元創坊開幕,主題為「釋放 Release」。畫展展出19張幅抽象畫作品,被問到抽象畫的閱讀門檻對門外漢會否太高時,Vera指畫作雖然由個
「以前我曾經都係覺得樂壇已死嗰班PK。」香港畫家黃曉楓(Apple)坦言,從前對香港樂壇一直有偏見。 Apple 曾經是《蘋果日報》的專題記者,「被離職」後就重新投入她一直熱愛的藝術創作,繼續用畫紀錄
小野寺光子上月在吉祥寺舉辦畫展「香港 香港。」,疫情嚴重,依然人頭湧湧,這是小野寺畫作的魅力,也證明香港還牽動着海外的思緒。 小野寺未趕及開展時間,畫迷在熱烈討論她熱愛香港的程度。 「聽說小野寺小姐,
與歐洲的女子-張嘉芸(Karen)、譚玉婷(Ann)及甄彩菱(Marie)因自身的經歷與詰問萌起創作的意念,劇場作品《漂泊居留所》如是誕生。
2021年3月1日,海事處以疫情為由禁止公眾進入「IG碼頭」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工人將碼頭入口大門鎖上,向人宣告一個公共空間已變為私人空間,同時亦將散步、打卡這些碼頭日常化作往事。自2016年搬入西環,旅居香港的意藉攝影師 Pierfrancesco Celda (Pier) 就很喜歡到西環附近散步。有一天,Pier發現了「IG碼頭」,他就立即愛上了碼頭。之後的每日天他都會到碼頭去拍攝碼頭的人,他亦在IG開設 @insta_pier 帳戶去發佈相片。是次展覽是Pier的第一個個展,展出了Pier由2016年至2021年在碼頭拍的3萬張相片,Pier形容展覽是「一個獻給碼頭的慶典」。
「The Room 空房」是本地攝影師Sabrina Poon的首個個展。展覽展出的一輯相片本來叫「Stranger To My Room」,是Sabrina偶然在日本一家唱片店看到的唱片名。Sabrina解釋本身有「Stranger」這個字是因為她認為朋友甚至是家人都未必能走入我們的「心房」。不過因為這輯相片的被攝者都是她本身認識的,而她認為「可以再Stranger啲」,所以就沒有用「Stranger」這個字。Sabrina的另外一個展覽「Stranger」就正正是找了一些本來不認識的人作被攝者。
誠如陳朗丰所言,香港是需要有人做媒體藝術,其中一定少不了這位仍然在電腦面前,期盼著種種「未知」的年輕藝術家。
甫踏進展覽場地, 陽光透過窗折射光,影射在一幅幅畫作上。一幅幅畫家繪畫裸體模特兒的畫作在陽光下優雅並理直氣壯。每個特別的身體突破性別、年齡等的界線,呈現身體的可能性。 身體自主藝術家暨策展人小丁與其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