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年初香港第五波過百萬人染疫,事隔半年,新任高官反問港人:第五波9000逝者去了哪裏? 我們在躺著,口開著,被黑色膠袋蓋著,被踐踏著,親人都在遠遠的一方。屍斑在擴散著,身體在腐化發臭著。與我們
藥是毒的一種。縱然科技再發達,令藥物能較準確地對準病因去發揮其效用,我們依舊不能避免用藥後會有可能產生不良反應,亦即是人們口中常說的「副作用」。
2022年年初香港第五波過百萬人染疫,事隔半年,新任高官反問港人:第五波9000逝者去了哪裏? 我們在躺著,口開著,被黑色膠袋蓋著,被踐踏著,親人都在遠遠的一方。屍斑在擴散著,身體在腐化發臭著。與我們
何忻諾(Yanni)今年十七歲,正讀中四。 人生若分四季,少年十六、十七時,該是春天。遺憾地,她還未碰到初夏,便一下子墮入寒冬。 今年七月二十九日晚上,Yanni由沙田出發往大圍見朋友,出門不久便被警
承《誌》調查專題<局長司長繞過行會立會修改防疫細節 探討高官正在延伸的立法權>,前特首林鄭月娥連同行政會議透過「先訂立後審議」的立法程序多次修改《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在持續近3年的疫情,多次賦權予前
這場被外界稱為「大龍鳳」的背後,卻能看到政府有多麼的不近民情:有行動不便的老人遲遲收不到物資、 有想照顧流浪貓的街坊被警方耍着走,有穆斯林等少數族裔收到含豬肉的午餐肉罐頭和豬油麵包、有街坊家中沒有廚具,卻收到需開火料理的公仔麵、有餐廳老闆因突擊封區而損失慘重、有尼泊爾人坐在街頭一隅,訴說居住劏房的苦況:沒有窗户、更沒有轉身空間,卻被警員警告若不回家就會被拘捕,他們只能坐在一旁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