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法落實一年後,由原先言之鑿鑿只犯及「少數人」,到今日竟可以用「懷疑」串謀勾結外國勢力,飭令凍結《蘋果日報》三間公司,800名員工斷水斷糧。政權還動用了香港百多年金融及報業的聲譽,務求令《蘋果》在7月1日結業。在沒有槍彈脅令印刷機停印的情況下,《蘋果》受盡警方、國安法的恫嚇,拘捕主筆李平,當時還有傳警方再入壹傳媒大樓拘捕記者。《蘋果》決定提前在周四(24日)印最後一份《蘋果》停刊,周三下午宣布結束《壹週刊》、《飲食男女》,管理層決定全面撤退傳媒,連網站及社交媒體也將會消失。
其實我已經當今次係實現到自己夢想嘅機會,只係無諗到追夢已經咁多年,呢個夢想完得咁快,咁急。」F 當時受通識教育科和任教該科目的老師啟蒙,即使成績曾不似預期,但老師總告訴她要「相信自己,對自己多一些信心。」,F 從此就堅定地說想成為一個記者。時至今日,她道出這句說話的初心從沒變改。6月初的時候,F終於有機會加入《蘋果》,還記得她那掩蓋不住興奮和期待的聲線。
燈熄了,俗稱「突發房」的突發組控制室創刊以來,第一次烏燈黑火,沒人留守!九十年代是突發新聞黃金時代,突發房人滿之患,坐滿寫手及坐堂,二十四小時運作,通宵也不乏人聲電話聲,突發房的燈光是「長命燈」,有燈就有人,農曆大年初一亦亮着,可惜今天無論怎樣不捨,也要把燈熄了,沒入黑暗中。
壹傳媒大樓內黑漆漆的,但是當車載緩緩駛到另一個街口,本來人煙稀少的工業區,突然變得熱鬧起來,車子泊滿滿兩邊,記者的鏡頭都對準了蘋果的大閘,行人道上站滿行人。他們向蘋果大樓舉起手機燈,大叫「撐蘋果,撐到底」。司機說,這已經不是第一單前往蘋果大樓的生意。
閣下正在瀏覽 專題 取締蘋果 報道 ; #11 之 24 8.10 二百警搜蘋果日報 搜查令範圍成疑 八月十一 全城搶購《蘋果》凌晨報攤百景 國安指《蘋果》30篇文章涉犯《國安法》拘捕五名董事 上壹傳
話說回來,每次我清晨乘搭的士趕至西九庭外排隊,多數司機都會八掛地問:「點解咁早要去法院?」今次也不例外,未到六時,庭外已有一條逾廿人的人龍,「我無諗過有係咁大件事,又有人關心呢啲。」司機探頭出車窗外看了一看。
據悉,《蘋果》內部通知員工,26日(周六)將會是《蘋果日報》最後出版之日,公司有可能於25日(周五)晚結束營業,「公司欠缺資金營運,將於周五完成報紙出版,即周六為最後見報日,而online新聞,則會以周五晚2359為死線。」
「71前《蘋果》會摺⋯⋯」,這消息在過去三個月,行內吹過不停,大批《蘋果》新聞記者離職,亦有新人選擇在這個關頭入職。《誌》記者訪問了於大搜捕後加入《蘋果》的記者,也有本月加入的新人,在不長也不短的蘋果時光裡,他們感受到蘋果是一間什麼新聞機構?當求真精神、編採自主也成了罪名,新聞桌變成犯案現場,咬這一口「禁果」,帶住原罪做「末日記者」,當中有何掙扎?
倫敦港人於6月19日下午分別在萊斯特廣場及中國大使館舉行集會,抗議香港警察以國安法之名,再次率數百警入壹傳媒大樓大肆搜證,以及拘捕《蘋果日報》五名管理層。
他回公司追趕出版報紙的死線,趁喘息的時間,在電腦前「咔擦咔擦」一邊打稿一邊接受《誌》訪問,問及《蘋果》將來,陽明深呼吸一口氣,在螢幕上面對「明天的新聞」,他掛起藍芽跟記者說:「老實講,《蘋果日報》是在最後倒數,過到71,都過不了81 (8月1日)⋯⋯」。
6月17日早上外媒相繼報道《蘋果》五高層被捕的消息,BBC、《路透社》等外媒以國安法首次觸及傳媒刊登內容為切入點,擔心《蘋果》在 7.1 前會消失。黎智英的私人助理Mark Simon 接受外媒訪問坦言,現時警方已決定新聞編輯室的生死。
張劍虹和羅偉光今早(19日)被帶到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三間公司亦需派代表應訊。案件由國安法指定法官、總裁判官蘇惠德處理。控方申請押後案件,因控方需時為檢獲的超過40部電腦及16部伺服器進行法證工作。蘇官將案件押後到8月13日下午2時半處理,期間二人不得保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