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裡便是總統戲院,我以前常去的!」Alex從景隆街咖啡店眺望窗外,指著對面的謝斐道。七、八十年代,是香港電影業的盛世,本土製作眾多,電影粒粒皆星,戲院成行成市,昔日香港是「東方荷李活」,今日的香港電
星爺話人冇夢想就變鹹魚。何爵天說:「就算裝作鹹魚,都可以暗帶怒意。《死屍死時四十四》電影主題曲有句歌詞就係咁講。」唱下去是港人心聲,說生活再荒謬,都請你撐住。繼《正義迴廊》,何爵天執導新作《死屍》冇肢
《白日青春》是關於香港難民最真實的電影,沒有之一。 作為報道難民人權議題多年的前記者,看完全片後,下了這樣的結論。在傳媒場映後談,導演劉國瑞及男主角黃秋生攜金馬獎齊齊亮相,觀眾三條問題卻全部衝著導演而
賈勝楓最近馬不停蹄為《流水落花》謝票。早前《正義迴廊》何爵天、《窄路微塵》林森等六位新導演,更一同現身「撐賈勝楓謝票特別場」。「近一年有很多新導演,我能成為其中一人,是幸運的。」單看今屆金像獎提名名單
泰雅族陳潔瑤是首位在台灣拍攝劇情長片的原住民女導演,她第三部長篇創作《哈勇家》,用電影承傳了泰雅女性織布的文化,織出一個頭目家族三代共生的故事,向觀眾傳遞泰雅人維繫親族及社群團結的Gaga祖靈精神(G
日本高中同學問:「你從哪裡來?」 一副外國人面孔的薩莉婭(嵐莉菜飾)用流利的日語答:「德國人」。 身為庫爾德族人的她撒了謊,否定了自己的國族。 《芳寸之地》是一套超乎想像、不斷往下沉的難民二代成長記事
《正義迴廊》(後稱:《正義》)有別於過往的法庭港產片,以尋找真相作為主軸,從張顯宗和唐文奇兩名兇殺主角的經歷、審判過程和9名陪審團的激烈爭論,多角度引發香港人思考,《正義》在資料搜集及創作各方面也值得
畫外音,在電影專門術語上是指發生在電影畫面以外的聲音,觀眾是看不到聲音的來源,一般以言,這些聲音與劇情的物理空間無關,但卻又能加強我們對電影情節的理解。 近十年,香港出現了另一種「畫外音」,聽到的人不
平地映社 GROUND UP FILM SOCIETY X #藝文誌
突破創作瓶頸 跨地域後製的可能性
跨國合製 香港電影新出路?
New Cinema Collective 首個節目「亞洲新銳電影的製作生態」由平地映社主辦,獲電影發展基金(創意香港)資助,探討近年亞洲獨立與藝術電影的製作案例,邀請具代表性的影人包括監製、導演、剪接師及國際發行,分享其參與及推動新銳電影的製作經驗,嘗試於當前社會環境下,重新審視香港電影製作的可能性,為年輕影人提供另一種視野。
在這樣的展覽場地,配合剛看畢電影的記憶,聽著「電影朝聖」作者王冠豪(Gary)說著主角在街跑比賽跌倒後,幾近暈眩倒地,視力模糊仍要奮力奔跑的一幕:「導演說特地拍這個位置,那時正在下雨,剛好經過,有種連結喺到,拍出來的效果感覺是意外的。」令電影傳遞的訊息更深刻。
他想跟香港人說:看過許導演整個創作人生,假如她沒有那段低潮,可能未必知道需要更加珍惜,要做得更好。面對逆境、面對困難,不要埋怨,問問自己還可以做點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