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前夕,香港一片寂靜。已故前支聯會主席司徒華曾預言,2022年將是六四平反的一年。預言未能成真,相反香港遇著前所未有的政治打壓。盛載著六四的記憶、政治符號的物件和字句一一被清洗。去年支聯會「六四館」被查封,支聯會主席和執委均被捕;港大「國殤之柱」、太古橋漆跡,以至各大院校的民主女神像等,逐一消失。數年間大批港人移英,有心的港人堅持在海外辦燭光晚會,延續六四精神。《誌》訪問了三位移英港人,一位刺有「坦克人」紋身的前議員助理林宇軒,藉著紋身叫自己勿失勿忘,惟來英後依然揮不去離愁別緒。六四集會對他而言,是一場盡力而為的「圍爐」活動。
最新
今年4月,記者在香港觀賞一部由HK Campaign for Human Rights and Peace in the Philippines (香港人權與和平運動在菲律賓) 製作的紀錄片—《Mig
紀錄片《華のスミカ》講述上世紀50年代中華街的國共紛爭,當年學校的佔領事件,令師生們餘生像「斷了線」的風箏,縱使在同一條街生活,兩派互不往來。紀錄片中的費龍祿老師擁護共產黨,在「學校事件」中被趕出來,
新冠疫情3年,在橫濱中華街屹立138年的「聘珍樓」捱過戰爭和1923年關東大地震,亦經不起世紀疫情的洗禮,去年(2022年)夏天宣布破產,象徵一個時代的結束。門庭若市的中華街頓時變得冷清,餐店門外張貼
台灣實行民主選舉僅30年,其別樹一格的選舉文化令外國人印象深刻。台灣選舉融合了硬銷的助選策略,旁觀者除了百思不得其解,置身其中更是大開眼界。很多人分析今次台灣九合一地方選舉「一片藍」,全靠國民黨「鐵票
上世紀六十年代日本一宗毆打血案,揭示聾人在司法上的傳譯權利嚴重不足。案件中聾人被告的口供與陳述不符,東京獲官方資格的傳譯員只有10人,在庭上傳譯員擅自精簡被告內容⋯⋯。這宗發生在東京上野的「蛇之目壽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