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 2019 年爭取保留李小龍故居失敗後,李小龍會宣布已展開「擬遊未盡- 李小龍故居復現企劃」,以 VR 技術在元宇宙內呈現李小龍故居「棲鶴小築」。企劃由李小龍會與一間本地數碼營銷公司,聯同三位 IVE 學院學生、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的江培強教授及周嘉年教授合作完成。用家將可以進入虛擬故居參觀,並與故居互動,包括拾取散佈各處、曾在真實故居內存放的相片。另外,李小龍會舉辦的展覽會、記者會亦會透過元宇宙技術在虛擬故居內舉行。
李小龍會向記者展示虛擬故居的大門、花園及建築外觀,並預期將於明年(2023年)7月20日,即李小龍逝世50週年前夕完成該企劃,屆時會在故居內納入更多與故居相關的故事與遊戲。周嘉年教授表示,期望透過在虛擬故居內設置遊戲,讓公眾了解李小龍的生平及思想哲學、武術、香港電影文化等。

李小龍會會長: 以新方式重現故居 符合「be water」精神
李小龍會會長黃耀強稱對初步成果感到相當滿意,形容虛擬故居與歷史資料中真實的故居十分相近。過往李小龍會積極向業主與政府爭取保留李小龍故居,並將它改建為李小龍紀念館。當時有意保育故居的業主與政府多番交涉,最終無法達成共識,保育計劃觸礁。李小龍會雖然發起緊急呼籲及網上聯署,要求政府設法保留故居,但業主在面對龐大的維修開支下,終選擇將故居拆卸重建,令故居「灰飛煙滅」。他坦言業主與政府曾就保育故居達成協議,而且拆卸前,有心人士曾提出自資購入故居予政府接手保育,不知道為何政府仍拒絕接受,認為政府態度消極。



被問到虛擬故居與他理想中的保育方案是否接近,他稱故居已被拆卸,相信重建的機會是零,但隨著科技進步,以另一種方式向公眾呈現故居亦是個好方法,更可以讓世界各地的人前去參觀,「有種 be water 的味道,它被拆卸了,仍可在另一處有新的變化,(如同水)遇熱變成蒸氣,飄散到四周。」
李小龍會將在今年8月於銅鑼灣舉辦李小龍故居展覽會,讓市民了解有關企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