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香港未來BACK UP!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建議資料

  • 國安法
  • 國安法
  • 反修例
  • 反修例
  • 六四
  • 六四
  • 人物專訪
  • 香港大道
  • 香港大道
  • 支聯會
  • 支聯會
  • 周梓樂
  • 周梓樂
  • 旺角
  • 旺角
  • 二號橋
  • 二號橋
  • 黎明行動
  • 黎明行動
  • 唐英傑
  • 唐英傑
  • 蘋果
  • 蘋果
  • 暴動案
  • 暴動案
  • 業主立案法團
  • 業主立案法團
  • 陳彥霖
  • 陳彥霖
  • 聽障
  • 聽障
  • 專題報道
    • 47人案
    • 取締蘋果
    • 728上環暴動案
    • 中大暴動案
    • 串謀謀殺哈比人案
    • 俄烏之戰
    • 周梓樂死因研訊庭
    • 哀傷的出口
    • 國安法時代:唐英傑案
    • 學民十年思潮作動
    • 悼念六四案
    • 數據新聞
    • 梁凌杰死因研訊庭
    • 業主立案法團亂象
    • 爭氣人
    • 第五波
    • 背影
    • 陳彥霖死因研訊庭
    • 香港大道
    • 香港末代區議員
  • 國際
  • 社會
    • 人物專訪
    • 地方社區
    • 言志區
  • 文化
    • 誌影像
  • 法庭
  • 會員登入
我要訂閱!我要捐款!

歸類

地方社區

  • 和你派
    地方社區

    疫下民間自救  物資轉贈平台「同你派」 聆聽基層悲歌

    28/05/2022
  • 重慶大慶
    地方社區

    抗疫基金不支援 「疫苗通行證」訊息混亂 重慶大廈15年小食店撐唔住或回鄉求生

    27/02/2022

民政區分無家者:非華裔/華裔 簡化無家者的身份也是一種歧視

報導:
08/07/2022
地方社區

2019年冬至,本應是一家團圓的日子,居於深水埗通州街的無家者卻被康文署人員及防暴警察清走家當。無家者前年入稟小額錢債審裁署,直至今年3月裁判官裁定無家者勝訴,判他們獲賠償100元。正正就是這100元

疫情下小島藝術「實驗」失去互動 《南丫說:》關於南丫島未完的故事

報導:
12/05/2022
地方社區

島,總是小的。島民,總是休閑的。香港人對島上生活,總是充滿好奇的。當說到島嶼的故事時,要用甚麼方式呈現呢?到底眼光應從外到內的窺探,或是從內到外的審視?要如何把「城市人」與「島民」連繫起來呢? 《南丫

社區自救

穿梭街道後巷 走進拾荒者疫下「日常」

報導:
22/04/2022
地方社區

當進入餐廳、街市和醫院也要「掃一掃」智能手機時,英姐(化名)打開手上的2G手機一看,熒幕所顯示的文字和數字也左右顛倒,她笑說自己的手機還能正常撥打和接聽,並沒有打算換智能電話,「邊識用啊?加上咁大部,做嘢邊度方便啫」。

社區自救

第五波下馬鞍山一場物資配對的社區實驗

報導:
15/04/2022
地方社區

區議員鍾禮謙到達登記家庭門前,把一大袋物資掛上鐵閘,便急急轉身離開,此為「無接觸交收」。有街坊站在升降機門前的聽見鐵閘打開的聲音:「救星到啦!」。鍾憶述居民看見物資的反應,均對居民說:「不用客氣」,繼續到其他樓層派發物資。

低處未算低 彌敦道2千呎大舖租金跌一半 記者數「吉舖」 兩年升幅近3成

報導: 黎𧘲妤
03/04/2022
地方社區

《誌》記者在2019年底在旺角至佐敦的彌敦道統計空置店舖,由彌敦道界限街至柯士甸道交界為止,2019年合計「吉舖」33間; 2022年2月我們再統計一次,「吉舖」已升至47間,升幅近3成,未來數個月我們會再計算一次。

社區自救

荃灣「佚名」社區自救 前區議員送物資上門:做到2023年是一個承諾 

報導:
03/04/2022
地方社區

第五波以來,在社區全面擴散。官方數字累計超過112萬染疫 (截至3月28日),港大推算全港超過400萬已染疫,即香港約一半人口曾染上新冠病毒。控制人群的隔離措施令街坊手停口停,政府的防疫措施經常改,造成社區資訊混亂,3月初更一度出現「搶購」物資潮,掏空多區的超級市場。

福生祥香莊

疫情沒完沒了 香港人邊有心情掃墓 六十年香燭老舖嘆生意減半

報導:
31/03/2022
地方社區

經濟不景氣,後人移民,店舖縱有豪華「房車」、「別墅」亦乏人問津。福生祥香莊第二代傳人何太坦言疫情令各行各業經營非常困難,「我哋呢啲夕陽行業,就算時勢喺咁都要做㗎啦」。

旺角人流疏落 有店主預計新年或掀另一波結業潮

報導:
12/01/2022
地方社區

Omicron變種病毒殺到,疑有流入社區之勢。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上星期三(5日)召開記者會,宣布收緊防疫措施,當中要求食肆於下午6時後禁堂食。

花園大廈重建計劃《遇見.轉角》畫展 細聽居民半個世紀的口述歷史

報導:
05/12/2021
地方社區

「可是,這個城市並不會告訴你它的過去,過去已蘊藏於此城之中,寫在街道的角落、窗扉、樓梯的欄杆⋯⋯每片回憶都以劃痕、凹痕⋯⋯作紀錄。」——《看不見的城市》所謂看不見的城市,是一個城市的過去,也是每個人,

花園大廈重建在即 尋找在轉角的一張櫈—窺探殖民的徙廈痕跡 思考居民參與權

報導:
05/12/2021
地方社區

「可是,這個城市並不會告訴你它的過去,過去已蘊藏於此城之中,寫在街道的角落、窗扉、樓梯的欄杆⋯⋯每片回憶都以劃痕、凹痕⋯⋯作紀錄。」 ——《看不見的城市》 所謂看不見的城市,是一個城市的過去—那些這個

四十年老店合發茶餐廳翻新 拆下歷史壁畫重開

報導:
15/11/2021
地方社區

隨港區國安法於2020年七月一日落實後,座落旺角鬧市的合發茶餐廳,店內有記錄着香港這兩年社會運動的人和事的大壁畫,隨着捉摸不到的「紅線」,老闆選擇拆卸壁畫,藉此進行內部大維修,以便重整旗鼓再繼續營業。

從大窩坪到九龍灣  夕陽噴油廠不願告別 工廠一心做下去

報導:
07/11/2021
地方社區

走在街上,總會見到各式裝潢的大小商鋪,林林總總,五光十色,襯托出城市的繁榮熱鬧。不過幾乎沒有人會去細想,掛在牆上的金屬架子是用甚麼方法均勻上色;又或是那些招牌上的立體字,是如何做到日曬雨淋而不掉色。這

女人街求生記 :「Be Water」轉地攤 見步行步

報導:
05/11/2021
地方社區

由旺角亞皆老街為起點,通往油麻地碧街,分成三段的旺角通菜街 —又稱「女人街」,一條街近五百米的露天攤檔。根據日本旅遊書介紹,油尖旺名為「女人街」的通菜街;以及「男人街」廟街齊名。一女一男,顧名思義,「

1 2 3 下一則

© 誌 HK FEATURE
為香港未來BAck UP !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誌傳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承印人:誌傳媒有限公司

RM 1007, 10/F, Sterling Centre, No11, Cheung Yue Street, Lai Chi Kok, Kowloon

  • 會員使用條款
  • 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版權告示及免責聲明
  • 私隱政策聲明

登入


立即加入 | 忘記密碼?

  • 專題報道
    • 47人案
    • 取締蘋果
    • 728上環暴動案
    • 中大暴動案
    • 串謀謀殺哈比人案
    • 俄烏之戰
    • 周梓樂死因研訊庭
    • 哀傷的出口
    • 國安法時代:唐英傑案
    • 學民十年思潮作動
    • 悼念六四案
    • 數據新聞
    • 梁凌杰死因研訊庭
    • 業主立案法團亂象
    • 爭氣人
    • 第五波
    • 背影
    • 陳彥霖死因研訊庭
    • 香港大道
    • 香港末代區議員
  • 國際
  • 社會
    • 人物專訪
    • 地方社區
    • 言志區
  • 文化
    • 誌影像
  • 法庭
  •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