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兩個月兩次集會涉油塘無牌混凝土廠 警方嚴管遊行人數 示威者無奈頸掛號碼牌:警察當我們是牛

社會

移平葵涌後花園石梨坑村 綠化帶上人地共生的空間

社會

性 / 小眾提前一起長大 中學生自組性別研究學會 為同齡青年提供「避風港」

社會

校方打壓 城大學生會以公司形式走下去 會長:脫校「定植」、自負盈虧是另一條路 

文化

分手無情 落花無聲 賈勝楓:《流水落花》可以拍得很商業,但我沒揀這條路 

社會

碼頭工潮十年  毋忘工人尊嚴

人物專訪

一出場就同大家講Bye Bye  飲江隨心寫詩50年

文化

皇后遇上Diana —— 重拾2014浮光掠影的軌跡 黃勤帶念2014的輕

人物專訪

土耳其默劇藝人Ferhat Kilic漂到旺角  為國籌款:我的表演就是最美麗的語言 

讀者關注

2019+2020+2021 哀傷射出冷漠的箭

香港開埠180年,經歷瘟疫、三年零八個月的香港淪陷、六七暴動、規模大大少少的移民潮,香港人在過去兩年,好像走進歷史軌跡,一次輪迴歷史的苦痛。疫情隔絕了我們肉體上的連結,全球隔絕,集會有罪,情緒苦無出路

一拐一拐到收押所的背影 「我有事,邊個支援個仔?」

七旬的陳父的兒子在一年多前因社會運動時間被捕。這一年多,為父的未曾睡好,也未曾好好吃過一頓飯。年紀大的身體也不好使,左眼爆了微絲血管,好不容易痊癒了,接著右眼也出問題。他路走多了腳也會痛,唯有一拐一拐地慢慢走,但他隔天就要出遠門,乘一個多小時的車,到收押所探望牆內的兒子。

串謀謀殺「哈比人」案3   案中主謀蘇翰韜:謀殺案只是槍擊司長的劇本

在串謀謀殺「哈比人」案中,根據被告翟詠詩的證供,作為主謀的蘇翰韜不但教唆翟跟蹤並計劃槍殺目標「哈比人」,更提供真槍,企圖在目標住所的電梯口擊斃對方。作供的座椅換上了較成熟的蘇翰韜,案情變了另一個版本。曾創作小說《逃出香港園》的蘇翰韜向警方解釋,這是創作電影的一部份,包括槍擊三位司長......

在被捕名單上的仰光八十後 義不容辭作戰到底

「老年人不希望這一代人經歷同樣的命運,但我們一點也不害怕。現在兩代人出現分歧,老年人希望國際提供幫助,但年輕人知道國際社會暫時不會出手,所以只能自己站上街頭,親自為未來而戰。」

覓地揠苗助長? 鏟平青衣綠化帶 起220米高公營房屋

5月11日,規劃署、土木工程拓展署及房屋署向葵青區議會提出「青衣西路公營房屋發展計劃」,將曉峰園東南處、與長康邨只相隔了一條青衣西路的「綠化地帶」改劃為住宅用地,並初步計劃興建3座220米高的大樓,提供約3800個公營房屋單位,預計容納人口為10300人。

陪你倒數 巨屏墜落時 鏡粉繼續用愛發電

今年7月28日,香港人氣男團Mirror的第四場紅館演唱會發生嚴重事故,舞台中央的巨型懸空屏幕突然墮下,台上兩名舞蹈員被屏幕重擊,其中一名舞蹈員李啟言(阿Mo)更被屏幕直接壓中,頭部及頸部重創,出現腦

笑的力量 為難民帶來歡樂的小丑們

波蘭接壤烏克蘭的邊境城市Przemyśl,是不少烏克蘭難民跨越邊境之後抵達的第一個落腳點。在這座城內,有不少烏克蘭難民聚集了在Przemyśl的火車站,等待往另一個國家或城市,也有人決定回去烏克蘭。在

專題報道

  • 全部
  • 47人案
  • 728上環暴動案
  • 中大暴動案
  • 串謀謀殺哈比人案
  • 俄烏之戰
  • 取締蘋果
  • 周梓樂死因研訊庭
  • 哀傷的出口
  • 唐樓故事
  • 國安法時代:唐英傑案
  • 學民十年思潮作動
  • 性/別小眾 衣櫃圍牆
  • 悼念六四案
  • 數據新聞
  • 梁凌杰死因研訊庭
  • 業主立案法團亂象
  • 港版方艙醫院沒有告訴香港人的12件事
  • 爭氣人
  • 疫情三年
  • 社區自救
  • 禁書年代
  • 禁片年代 (短片篇)—— 香港電影的自由意志
  • 第五波
  • 背影
  • 陳彥霖死因研訊庭
  • 香港大道
  • 香港末代區議員
全部
  • 全部
  • 47人案
  • 728上環暴動案
  • 中大暴動案
  • 串謀謀殺哈比人案
  • 俄烏之戰
  • 取締蘋果
  • 周梓樂死因研訊庭
  • 哀傷的出口
  • 唐樓故事
  • 國安法時代:唐英傑案
  • 學民十年思潮作動
  • 性/別小眾 衣櫃圍牆
  • 悼念六四案
  • 數據新聞
  • 梁凌杰死因研訊庭
  • 業主立案法團亂象
  • 港版方艙醫院沒有告訴香港人的12件事
  • 爭氣人
  • 疫情三年
  • 社區自救
  • 禁書年代
  • 禁片年代 (短片篇)—— 香港電影的自由意志
  • 第五波
  • 背影
  • 陳彥霖死因研訊庭
  • 香港大道
  • 香港末代區議員

走進農田 十六場農場導賞疫下解方

九月,即將進入秋冬,也代表着又是本地農場的好時節—菜心芥蘭白菜甘筍番茄椰菜西蘭花等等,港人愛吃的菜款又可以落種了。過多一、兩個月,秋冬葉菜就會率先上市,番茄甘筍就再等多一會吧,他們需要更長的時間,才可

穿梭街道後巷 走進拾荒者疫下「日常」

當進入餐廳、街市和醫院也要「掃一掃」智能手機時,英姐(化名)打開手上的2G手機一看,熒幕所顯示的文字和數字也左右顛倒,她笑說自己的手機還能正常撥打和接聽,並沒有打算換智能電話,「邊識用啊?加上咁大部,做嘢邊度方便啫」。

法團「不透光」 杜志權:屋苑就是社會的縮影

「我經常作比喻:屋苑是社會的縮影,業主是一般市民,交的管理費是稅項,屋苑盈餘是庫房、屋苑保安是警察。法團就是立法會,是由業主一人一票選出來的。而大家解答不到的就是管理公司,管理公司就是政府,政府是由人

欽州街棚仔的最後歲月  九旬東叔不言休也需休

即將清拆的深水埗欽州街布藝市場(棚仔)從外面看來只見簡陋鐵柱和布幕,但舖內張羅的布匹,曾在大銀幕閃爍,為香港添上繽紛色彩。無論是梁朝偉飾演《一代宗師》葉問的唐裝衫褲、票房電影《飯戲攻心》的圍裙與窗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