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旺角燭光不再 食環署沒收易拉架 婆婆哭訴

社會

八九六四34周年  港漂「紅白藍」混沌的身分

法庭日誌

弱聽少年羅鎮傑襲警案重審 (1)受襲與調查警員作供 — 辯方質疑警員以健聽人的角度講故仔

文化

港產鬼片尋出路 《電子靈》導演梁碧芝:厲鬼冤鬼都不再恐怖,恐怖的是我們

社會

嘉華國際投得將軍澳137區混凝土廠 環保署:爭取盡快排期審理 禁油塘中國混凝土運作

誌影像

打場友誼波

國際誌

菲傭企硬!一齣在香港上咗先算嘅菲律賓紀錄片 在遮打道被貼上「紅色標籤」的反對派

文化

野草仍在燒 帶著香港人身分去移民

文化

躁動十年 90後劉國瑞在香港的車內車外創作一齣公路電影

讀者關注

橫濱中華街1952年學校事件 國共分裂 台灣海軍一度介入

紀錄片《華のスミカ》講述上世紀50年代中華街的國共紛爭,當年學校的佔領事件,令師生們餘生像「斷了線」的風箏,縱使在同一條街生活,兩派互不往來。紀錄片中的費龍祿老師擁護共產黨,在「學校事件」中被趕出來,

串謀謀殺「哈比人」案3   案中主謀蘇翰韜:謀殺案只是槍擊司長的劇本

在串謀謀殺「哈比人」案中,根據被告翟詠詩的證供,作為主謀的蘇翰韜不但教唆翟跟蹤並計劃槍殺目標「哈比人」,更提供真槍,企圖在目標住所的電梯口擊斃對方。作供的座椅換上了較成熟的蘇翰韜,案情變了另一個版本。曾創作小說《逃出香港園》的蘇翰韜向警方解釋,這是創作電影的一部份,包括槍擊三位司長......

一拐一拐到收押所的背影 「我有事,邊個支援個仔?」

七旬的陳父的兒子在一年多前因社會運動時間被捕。這一年多,為父的未曾睡好,也未曾好好吃過一頓飯。年紀大的身體也不好使,左眼爆了微絲血管,好不容易痊癒了,接著右眼也出問題。他路走多了腳也會痛,唯有一拐一拐地慢慢走,但他隔天就要出遠門,乘一個多小時的車,到收押所探望牆內的兒子。

在被捕名單上的仰光八十後 義不容辭作戰到底

「老年人不希望這一代人經歷同樣的命運,但我們一點也不害怕。現在兩代人出現分歧,老年人希望國際提供幫助,但年輕人知道國際社會暫時不會出手,所以只能自己站上街頭,親自為未來而戰。」

移平葵涌後花園石梨坑村 綠化帶上人地共生的空間

編者話:去年特首李家超上任第一份施政報告,計劃在255公頃綠化帶建屋。據《誌》統計,申請改劃綠化帶的宗數不斷遞增,2019年僅1宗,2020年4宗,2021年激增至11宗,因面積不大,發展商大多建「插

碼頭工潮十年  毋忘工人尊嚴

2013年3月28日,數百名葵涌貨櫃碼頭外判工人,不滿工作環境惡劣,與資方共渡時艱十年,一直被減薪凍薪。怒火醞釀多時,最終上演長達40日的工潮。

笑的力量 為難民帶來歡樂的小丑們

波蘭接壤烏克蘭的邊境城市Przemyśl,是不少烏克蘭難民跨越邊境之後抵達的第一個落腳點。在這座城內,有不少烏克蘭難民聚集了在Przemyśl的火車站,等待往另一個國家或城市,也有人決定回去烏克蘭。在

專題報道

  • 全部
  • 47人案
  • 728上環暴動案
  • 中大暴動案
  • 串謀謀殺哈比人案
  • 俄烏之戰
  • 取締蘋果
  • 周梓樂死因研訊庭
  • 哀傷的出口
  • 唐樓故事
  • 國安法時代:唐英傑案
  • 學民十年思潮作動
  • 性/別小眾 衣櫃圍牆
  • 悼念六四案
  • 數據新聞
  • 梁凌杰死因研訊庭
  • 業主立案法團亂象
  • 港版方艙醫院沒有告訴香港人的12件事
  • 爭氣人
  • 疫情三年
  • 社區自救
  • 禁書年代
  • 禁片年代 (短片篇)—— 香港電影的自由意志
  • 第五波
  • 背影
  • 調查油塘中國混凝土
  • 陳彥霖死因研訊庭
  • 香港大道
  • 香港末代區議員
全部
  • 全部
  • 47人案
  • 728上環暴動案
  • 中大暴動案
  • 串謀謀殺哈比人案
  • 俄烏之戰
  • 取締蘋果
  • 周梓樂死因研訊庭
  • 哀傷的出口
  • 唐樓故事
  • 國安法時代:唐英傑案
  • 學民十年思潮作動
  • 性/別小眾 衣櫃圍牆
  • 悼念六四案
  • 數據新聞
  • 梁凌杰死因研訊庭
  • 業主立案法團亂象
  • 港版方艙醫院沒有告訴香港人的12件事
  • 爭氣人
  • 疫情三年
  • 社區自救
  • 禁書年代
  • 禁片年代 (短片篇)—— 香港電影的自由意志
  • 第五波
  • 背影
  • 調查油塘中國混凝土
  • 陳彥霖死因研訊庭
  • 香港大道
  • 香港末代區議員

大角咀人嘅喇沙串燒店 疫情下堅守即燒即食

大角咀利得街,兩旁雲集六十年代入伙的舊樓,地舖車房、洗衣店及雜貨舖等地區小店,環繞新開的酒店和私人住宅連大企業商場,在這個旺角、太子與奧運交界,新舊建築並立,新一代活在舊區,自成一格。老街道一隅,「匯

法團「不透光」 杜志權:屋苑就是社會的縮影

「我經常作比喻:屋苑是社會的縮影,業主是一般市民,交的管理費是稅項,屋苑盈餘是庫房、屋苑保安是警察。法團就是立法會,是由業主一人一票選出來的。而大家解答不到的就是管理公司,管理公司就是政府,政府是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