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鮮菜直送大坑井字街 「靜月」逆境中經營社區健康

「靜月」店長王錦聰(Calvin )喜歡煮食,透過一位廚師認識「生活館」,將八鄉旳新鮮菜跟大坑連結了。(王紀堯攝)

過去十個月,香港人好不容易從煙霧之城走過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武漢肺炎疫情加劇,經濟蕭條,農曆新年後,不少連鎖店紛紛倒閉,橫街小巷的社區小店開始吹起「告急」的號角。

全球經濟蕭條,大旗艦店暫停營業,小店在懸崖邊掙扎,香港本土經濟,應該怎樣走下去?

記者:劉愛霞
攝影:王紀堯/陳卓斯

本地零售店「靜月」,過往寄賣日本及香港製造的產品、邀請海外藝術家來港舉辦展覽,去年受社會運動影響。「靜月」店長王錦聰(Calvin )稱,經營雖然變得困難,但讓他反思:「為何我要執著邀請日本、外國品牌來(合作), 其實許多很好的產品都在香港!」他迎難而上,與本地農場合作,寄賣本地農夫的農作物。Calvin 笑稱:「我真是沒想過(自己)會賣菜」。偏偏計劃推出之時,又遇上疫情,市民避免外出,減少消費,少了客源,面對沉重的經營壓力,一間小店在堅持甚麼?

靜待月下逢 交織彼此的故事

Calvin 喜愛日本的生活文化,過去六年,經常穿梭於日本和香港之間。一次,他去廣島旅遊,日本朋友帶他遊歷溪澗,Calvin 看著河水清澈見底,貝殻顯而易見,隨處可拾,朋友在河邊燒烤、玩水。此情此景,不禁讓他感觸這才是「生活」,慨嘆「我們在香港只是在生存」。
「但我是一個香港人,我很希望可以在香港感受生活」,Calvin 如是說。在日本生活期間,因藉鄰里關係密切,他結交不同品牌的藝術家。在日本的社區令Calvin 領悟到「同行不是如敵國」。他認為,不同品牌之間,可以創造新事物,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故他萌生起舉辦市集,邀請日本藝術家來港參展的想法。

Calvin 在日本廣島短住了數載,反思香港的社區關係。

2016年冬天開始,Calvin 以「春、夏、秋、冬」為主題,以每季一次,每次為期兩日的形式運作期間限定店,邀請的品牌種類包括劍道袍、西裝、婚紗、皮鞋、手工果醬及果乾等等,「靜月」的雛型由此而起。店舖取名「靜月」,是因為Calvin 喜歡月亮,而朋友通常會在晚上下班後找他相聚暢談,其命名就有「靜待月下逢,交織彼此的故事」的意思。

品牌盛載的是意義

期間限定店的計劃完結後,Calvin 曾稍作休息,去年五月才租下同區另一個唐樓約八百呎的單位,繼續「靜月」的營運。好景不常,租下單位不足一年,Calvin遇上業主迫遷,突然要另覓去處。幾經辛苦,最後在去年於大坑紥根,惟店舖面積大幅減少。
大舖變細舖,收納的空間少了,但一場運動令他反思「本土」的重要性,Calvin 想引入更多本土品牌。除了本地農作物,店舖還有本土製造的香水、番梘、手工啤酒和蝴蝶酥。長遠而言,他希望本土品牌的產品佔全部貨品的八成,問其緣故,他回應,「現階段我會希望幫返香港人,或者不要說是幫,而是大家互相扶持、支撐大家」。

「靜月」由大舖搬細舖,狗狗睡覺的地方已佔去一大半。(王紀堯攝)

Calvin 慨嘆,眼見很多香港人在經營品牌和生意時,都是「各家自掃門前雪」,但他認為,創立一個品牌或開設一間店舖不只是為了金錢利益,而是要對身處的社區或地方,負上一份責仼。「我賺了 100% 的錢,我不應該100% 拿走。我可能要為此地留下和貢獻10至20%,有此心態,這個環境才會健康」;反之,他稱,「如果我百分百全部拿走,沒有為這個地方貢獻甚麼,這裏很快甚麼也沒有」。


大坑日常都是情

大坑的街頭商店林立,四周卻帶來城市以外的謐靜,與幾街之隔,車水馬龍的銅鑼灣截然不同。穿過井字形街道,各國風情的美食,與本地情懷的茶檔及冰室,共冶一爐。店隨著搬遷大坑一年有多,Calvin 說,雖然大坑的人口密度較其他地區少,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反而更緊密。

大坑井字街,處處是人情味。

鄰里之間碰面會互相打招呼,街坊來店舖購物,一時得意忘形聊上半天,到黃昏才醒覺要回家煮飯。疫情未爆發前,小朋友放學後在小巷追逐嬉戲,或在店舖門外「擔櫈仔」,排排坐,做功課,成了大坑的日常畫面。甚至,有一位居住在「靜月」店舖對面的唐樓的婆婆(蓮姐),時常從三樓投下食物給 Calvin ,例如香蕉、蝦片等,與他分享。Calvin 說,大坑是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

「藤㨢瓜 瓜㨢藤」 本地農連結社區小店

訪問當日,Calvin 把多訂的瑞士甜菜,用報紙包紥好,親自送到蓮姐手上,蓮姐收到時,笑漸顏開。她摸摸眼前的有黃、有紅、有紫的菜莖,說著吃過這種俗稱「豬乸菜」的甜菜,但有些顏色的卻是未見過。
這是本地農場「生活館」的出品。Calvin 喜愛烹飪,疫情下,他在思考店舖的出路時,有位廚師對他說『「生活館」幾好,我介紹給你,看看你倆 link 唔link up 到』,結果一拍即合,「生活館」的創辦人兼農夫周思中,也說沒想到與社區小店夾得來。

周思中認為,香港人對本地農菜需求多大,也不感到香港人要食百分百本土農作物。(王紀堯攝

周思中解釋,平日農務忙得不可開交,農場人手有限,農夫「光是種菜已經做到三條命都不夠做」,如果由農夫自己對外找銷售點,還要處理顧客的取貨點,是「幾乎不可能的事」。相反,與社區店舖合作,他們有固定的實體店,加上經營者認為本地農業的理念與小店的想法相近,藉此推廣,運作起來是一個理想的合作方式。
「生活館」位於元朗錦上路,當初因菜園村反高鐵運動而成立的本地農場,過去十年,由周思中與志同道合的朋友身體力行,實踐耕住合一的生活。除了瑞士甜菜,他們最近有種蕃茄、甘筍、紅菜頭、金菜頭、羽衣甘藍等等的蔬菜。透過社區小店寄賣農作物只佔他們其中一部分,另外他們會以獨立菜包的形式出售蔬菜,每星期有兩日的時間,找司機送貨,把農產品送到訂購者手上。

農地有限 手只一雙

早前超市出現糧食搶購潮,白米及蔬菜成為香港人的獵物,而平日在街市、超市買到的蔬菜,大部分來自中國,在「罷買中國貨」的氣氛下,提升了大眾對本地農業的關注。周思中說,「我們從來未賣過咁多菜,那段時間可能是我農場成立以來,銷量最高的三、四個禮拜」。
既然銷售表現看似不俗,與社區店舖合作現想,記者問及未來會否考慮與更多店舖合作,話語未畢,周思中早已「落閘」,笑言,「不行,農場不是一間貿易公司,農場的產量有限」,與其追求曇花一現的成績,周思中更著重的是穩定的產量,稱「我們這裏,三斗種,約兩萬呎,種到幾多菜,就種到幾多,你是皇帝問我要菜,我也無法供應」。

從社運看本土經濟圈

隨著去年社會運動,社會上的對立與撕裂,延伸到經濟層面,出現了「黃、藍經濟圈」之說。從反高鐵運動走過來的周思中認為,這個經濟圈的界限,不應該只是顏色和地域的區分,他理想中的「黃色經濟圈」,是可以互相促進,「譬如黃色經濟圈的想像,可否是聯合世界各地的黃色經濟圈?」他指出,在世界各地,如歐美、北美、南美、中亞等等,不同地方的經濟圈各有不同的實踐,周思中說,「你說香港所有糧食,包括海產、主糧、蔬菜、肉類,做到百分百自給自足,認真地我不覺得是很多人的期望」。反之,他認為不同地方之間,以互相幫助的方式經營下去,可以走得更遠。

「生活館」麗麗每朝下田收割。(王紀堯攝)

周思中和其他生活館的成員早上收割的農作物,會用籃子裝好,待收割完成,立即會隨著安排好的小型貨車,送到當日有預訂農作物的社區,包括大坑「靜月」,再轉交到消費者手上。Calvin 說,「即日收割即日煮」的消費體驗,那種蔬菜新鮮的快感,不可能在超級市場發生,香港的本地菜卻做到,故他認為是值得支持。Calvin 笑言,有朋友和街坊得悉他要寄賣農作物時,有很多疑問,甚至質疑這些農作物「得唔得㗎?」,為了增加大家對本地菜的信心,Calvin 有時會多訂一點份量的菜,送給身邊的朋友。他說,當大家嚐過覺得「正喎」,自然會「食過番尋味」,自己留意每週的訂購計劃。

「靜月」售賣的本土菓子。

Calvin 說,作為一個經營者,最重要的是憑良心做事,他稱,「開設一間店舖,提供有質素、安心的產品,才是一間舖頭應該要有嘅一個品格」。對於黃、藍經濟圈,他就覺得現時的黃色經濟圈有「圍威喂」的感覺,相反,他認為,「如何令到藍絲都願意給你錢,不會因為你的背景而我不光顧你,反而知道這是一間黃店,知道你的產品好,所以願意付錢給你」,他認為「如果我地可以做到這點,香港人就贏。」
疫情下,經營困難,Calvin 不是沒想過離開,返回他喜愛的日本生活,不過他選擇了留下來,他說,「我在這裏出世,在這裏長大,我應該在此努力,貢獻這個社區。這個是每個人該做的事。我見到的是很多人只是願意在這個地方取走很多東西,但從來沒有想過,可以為香港付出多少,這是香港人要轉變的一個思考模式」。

  1. 疫情下蝸居的哀歌—迫遷、無口罩、收入大減
  2. 復課無期:小六生Yuki獨自填滿紀念冊的回憶
  3. 全球疫情蔓延時 外傭少主心相連
  4. 香港要惜土:復耕農放下鋤頭了Dirty Team
  5. 靜聽維港海浪的藥房老闆:內地客如 「恐龍絕跡」
  6. 政府架空議會 沙田素人區議員:香港根本談不上一個『贏』字
  7. 本地菜需求增 農夫周思中:「希望讓香港泥土越種越靚」
  8. 媽媽新主意 縫紉布口罩給女兒擺檔
  9. 本地鮮菜直送大坑井字街 「靜月」逆境中經營社區健康
  10. $2.5一個土炮「黃罩」 正式投產 黃色經濟圈擴至輕工業
  11. Be Water 的禁酒令 斜槓酒吧老闆一片迷茫
  12. 駿洋邨素食餐廳 等不到黎明
  13. 導師不忘「初心」還兒童愉快的童年 而特首不知道Playgroup是什麼
  14. 疫情下限聚 線上的基督徒生活
  15. K歌小巴踏著「灰色軌跡」 司機高歌自勉
  16. 難以呼吸的現場 記者脫「罩」之日何日來
  17. 離島淪陷 坪洲居民勸港人珍惜寧靜小島
  18. 外遊卡滯銷 檔主「逆風」賣本地卡求存
  19. 小學老師變身口罩採購員 危難中平常心面對
  20. 等待中的自我修練 DSE考生:我的未來包括香港
  21. 「別人恐懼時貪婪」街招提字經紀 分析樓市不死傳說
  22. 此君堯不同彼君堯 黃店Youtuber:光復香港之前先光復自己名字
  23. 港人情緒響警號 斜槓社工用靜觀迎接「第二場」疫症
  24. 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舞台劇演員在最壞的時代消毒小巴 
  25. 邊爐家族一度火燒連環船  火鍋黃店老闆外賣自救實錄
  26. 太子雷生春隔籬有間青花亭 建築美食融薈中西做好本土客
  27. 兄弟幫食堂推毛孩料理 抗疫社區自救

劉愛霞

HK FEATURE 誌 — 獨立記者
社區訪問,聾人人權專題報道,數據分析報道。

王紀堯

《 誌 HK FEATURE 》 — 獨立記者
專責社運專題、法庭報道、國際人權報道。

陳卓斯

《 誌 HK FEATURE 》 獨立記者
製作、策劃紀錄片,專責《誌》影像報道。

PAYME支持獨立記者

返回

走進藍絲大門 聽婆婆訴說六月的鸚鵡飛走了

繼續

柏林國際影展入圍作品《手足》 導演廖潔雯 :身處 MIDDLE OF PROTEST 在觀察中思考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