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 Water 的禁酒令 斜槓酒吧老闆一片迷茫

Be Water 的禁酒令 斜槓酒吧老闆一片迷茫
酒吧 Tan 和 Jacky 對於政府拖泥帶水的禁制令,表示無奈。(陳汝輝 攝)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三月二十四日提出修例,禁止全港約八千六百間食肆、酒吧或領有酒牌售賣和供應酒類飲品的餐廳賣酒,當中原因,林鄭月娥這樣解釋:「很多時候在酒吧就是脫下口罩,喝酒傾計,如果飲醉少少就會有一些親密行為,增加交叉感染風險。」
採訪:王紀堯
攝影:陳汝輝
此言一出,全城嘩然。位於大角嘴的酒吧「和吧」老闆Tan 和 Jacky 無奈說:「全港懂廣東話的人都會想笑,其實飲支水都可以有親密行為。」 老闆苦笑說,開業以來在酒吧飲到有醉意的人固然有,但「始終香港人都是內歛一點。」
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提出修例後, Tan 和 Jacky的電話響過不停,客人紛紛問是否不能繼續營業。他們徵詢律師意見後才得悉修例需經過立法程序,不會即時生效。但Jacky指,政府的說法誤導了市民,「大家很快以為沒有酒飲」。Jacky雖然即時在店舖的社交網頁上澄清,但當日生意額直插九成。

「擠牙膏」推行 如判死刑

政府提出「禁酒令」之後,業界反對聲音一面倒,連行會成員也在電台表態不贊成「禁酒令」,數日後政府就改為推行「禁聚令」,食肆以至所有公眾地方,禁止四人以上聚集。 數日後,食物及衞生局又公布,鑑於多個確診者曾到不同酒吧,四月三日下午六時起關閉售賣或供應酒類的場所,即酒吧及酒館,而食肆及會所純提供酒類的相關範圍亦需關閉,為期十四天。
由二十四日政府提出「禁酒令」計,直至四月三關閉酒吧,前後只是將「禁酒令」延遲了十天,十天之後,一樣判酒吧「死刑」。Tan 和Jacky直言,明白有關措施有助抗疫,但政策如「擠牙膏」,他們建議倒不如一刀切,將全部食肆關閉十四日。

「今天關酒吧,然後街市有確診,之後街市又關門嗎?」

Be Water 的禁酒令 斜槓酒吧老闆一片迷茫
昔日座無虛席的酒吧,現在只有兩隻小狗「梅菜」和「肉餅」閒蹓。

法例刊憲後翌日生效,來不及好好預備,「和吧」數天前已訂購的肉類和開封的啤酒都需要棄置。他們說:「早三日通知,其實已經足夠。」無奈倉促推行抗疫新政策,法例存在灰色地帶,讓他們無所適從。到底如果界定「主要賣酒」?酒類和食物的比例是用消費額還是數量去劃分?如果廚房在提供酒類的相關範圍可否使用? 「政府這些指引都這麼模糊,執法者如何執法?我們擔心執法也是『亂來』。」
這種擔憂並非空穴來風,「禁聚令」生效後,有報道拍攝到多間「黃店」被警察及食環署大舉巡查,連排隊外賣的市民也被截查,令市民質疑執法人員執法的標準不一。「和吧」牆上貼滿了與抗爭有關的字句和放滿了相關的裝飾,立場鮮明。生意艱難,他們想了種種繼續營業的可能性,他們還是覺得不要「搏」(冒險) :「酒牌始終都是警方發,是有點怕的。」

回憶高歌《願榮光歸香港》 眼泛淚光

去年六月,香港爆發反修例風波,緊接新冠肺炎,對於門市老闆來說是倒霉的一年。 「和吧」開業日期剛巧是六月十日,是香港人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百萬人上街的翌日,他們指並不是刻意擇日,而是早在年初籌備。機緣巧合下,酒吧在動盪的季節中開業,但生意卻沒有受到影響,也順理成章成為了一些「同路人」的聚腳地。

Be Water 的禁酒令 斜槓酒吧老闆一片迷茫
六月十日酒吧開張,半年間酒吧縱使經營艱辛,也有愉快的時光。(陳汝輝攝)

Jacky在反修例運動前曾經是「港豬」,運動後開始關心社會,了解政治。「就像我一樣,香港人醒覺了,一早已經不信政府,就會自救。」 倆小口談起在酒吧座無虛席的時光時,都眯起了雙眼,Tan說:「我驚我講到喊(哭) 。」他們在酒吧經歷過最好的時光,也有感概萬分的時分,短短不足一年,記憶載滿一個個掛在牆上的啤酒瓶。

「氣氛好時,大家縱然互不相識,一齊唱《願榮光歸香港》,一齊叫口號,不開心就是知道有客人被捕,甚至不見了,也試過收到遺書⋯⋯。」

訪問當天,店內空空如也,客人不再濟濟一堂,只有兩隻小狗「梅菜」和「肉餅」在店內亂走,與昔日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景象彷如隔世。

斜槓老闆 見招拆招

Tan 和Jacky 是酒吧老闆的身份以外,也是婚禮攝影師和化妝師。 Jacky一談到這個話題,便立刻搶答:「酒吧停十四日, 我化妝(的工作)停了一百五十一日!」 受到疫情影響,不少婚禮延期、甚至取消。每年七、八月也是生意淡季,他們已安排到外地拍攝婚紗照的工作,因全球的疫情擴散而取消了。

Be Water 的禁酒令 斜槓酒吧老闆一片迷茫
在禁制令實行期間,警方執法標準值得商榷。(陳汝輝攝)

訪談最後,我們談談生意,也談談香港社會,Tan說大半年前開始在抗爭現場充當義務記者,同時也是婚禮攝影師和酒吧老闆,Tan說:「做婚紗攝影是生活;酒吧是興趣;前線記者是公義」。大型抗爭活動不再頻繁,疫情下攝影師和酒吧的工作也要叫停,前路一片迷茫,Tan說:「最重要知道自己要做甚麼, 如果不行我們都要想方法,香港精神最厲害就是拆解難題。」
醫學界預期,疫情會持續好至秋天、甚至年底,「和吧」有沒有最壞打算? 他們堅持不會輕易決定結業,希望繼續與業主洽談減租事宜,甚至計劃轉型,「不賣酒,轉做定食囉。」 筆者完稿之際,政策又有變卦。政府宣布,延長有關規例至四月二十三日。面對「突如其來」的消息,他們坦言「不知所措」。即日晚上,他們決定兩日後重開,清楚說明店內佐餐不佐酒,又推出新的套餐吸引食客。這次「轉型」,希望是他們的「轉機」

  1. 疫情下蝸居的哀歌—迫遷、無口罩、收入大減
  2. 復課無期:小六生Yuki獨自填滿紀念冊的回憶
  3. 全球疫情蔓延時 外傭少主心相連
  4. 香港要惜土:復耕農放下鋤頭了Dirty Team
  5. 靜聽維港海浪的藥房老闆:內地客如 「恐龍絕跡」
  6. 政府架空議會 沙田素人區議員:香港根本談不上一個『贏』字
  7. 本地菜需求增 農夫周思中:「希望讓香港泥土越種越靚」
  8. 媽媽新主意 縫紉布口罩給女兒擺檔
  9. 本地鮮菜直送大坑井字街 「靜月」逆境中經營社區健康
  10. $2.5一個土炮「黃罩」 正式投產 黃色經濟圈擴至輕工業
  11. Be Water 的禁酒令 斜槓酒吧老闆一片迷茫
  12. 駿洋邨素食餐廳 等不到黎明
  13. 導師不忘「初心」還兒童愉快的童年 而特首不知道Playgroup是什麼
  14. 疫情下限聚 線上的基督徒生活
  15. K歌小巴踏著「灰色軌跡」 司機高歌自勉
  16. 難以呼吸的現場 記者脫「罩」之日何日來
  17. 離島淪陷 坪洲居民勸港人珍惜寧靜小島
  18. 外遊卡滯銷 檔主「逆風」賣本地卡求存
  19. 小學老師變身口罩採購員 危難中平常心面對
  20. 等待中的自我修練 DSE考生:我的未來包括香港
  21. 「別人恐懼時貪婪」街招提字經紀 分析樓市不死傳說
  22. 此君堯不同彼君堯 黃店Youtuber:光復香港之前先光復自己名字
  23. 港人情緒響警號 斜槓社工用靜觀迎接「第二場」疫症
  24. 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舞台劇演員在最壞的時代消毒小巴 
  25. 邊爐家族一度火燒連環船  火鍋黃店老闆外賣自救實錄
  26. 太子雷生春隔籬有間青花亭 建築美食融薈中西做好本土客
  27. 兄弟幫食堂推毛孩料理 抗疫社區自救

王紀堯

《 誌 HK FEATURE 》 — 獨立記者
專責社運專題、法庭報道、國際人權報道。

返回

$2.5一個土炮「黃罩」 正式投產 黃色經濟圈擴至輕工業

繼續

駿洋邨素食餐廳 等不到黎明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