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舞台劇演員在最壞的時代消毒小巴 

康民署轄下表演場地自二月起關閉多月,終於在六月一日重開,一眾舞台從業員連月來手停口停,沒有工開的日子,唯有四出「炒散」求存。女演員葉嘉茵與丈夫都是劇場人,除了要養活自己,還要照顧年幼兒子。前陣子她找到一份臨時工,為小巴、商場等公共地方噴灑消毒塗層,勉強支持生計,不卑不亢,靜待重踏台板。
疫情下一個演員的搵工記,走出校園、台板,放下身段找工作,重新審視藝術在香港人心中的價值。


採訪:尤金
攝影:陳汝輝 Jasper Chan


武漢肺炎二月在港蔓延,商場、交通工具人流大不如前,並紛紛加強消毒。演員葉嘉茵受聘於一家消毒公司,早上九時多,個子細細的她推住喉管、線輥、幾支噴槍同氣泵等工具前往小巴站,戴上外科口罩、眼罩走進車廂,噴灑一種名為「光觸媒」的消毒塗層,過程中煙霧彌漫,她倒淡定自若,重複噴灑兩次後,開大冷氣吹乾塗層,轉眼間便完成一架,她說,一日要噴五、六十部小巴是等閒事,不過笑說自己是做舞台工作者,「擔、抬、托都OK」。

葉嘉茵朝九晚五,最多一日為五、六十輛小巴噴消毒塗層,體力弱些也不行。


三字頭的葉嘉茵曾獲提名第二十四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女配角,即使戴口罩受訪,記者仍能從其鏗鏘有力的聲線,炯炯有神的雙眼,感受到「最佳女配角」的演員魅力。對於做散工做消毒小巴,會否不快?「我們這行業,心態會好一點,始終習慣了freelance(自由業的)狀態,做演員會覺得什麼也可以嘗試,當作一個經歷或體驗也不錯」。
一句「生活體驗」,說來輕鬆,但失去穩停的收入仍令她感到憂心。以往她除了參與舞台劇演出、學校巡演、街Show(如區議會的表演),也經常到學校教授戲劇興趣班。但早前政府關閉演出場地,連月來多個演出被迫取消或延期,訪問當日,學校仍未復課,舞台劇工作坊同告取消,基本上沒有收入。

職業無分貴濺 偏偏演員不入「職業」之列

葉嘉茵投入失業大軍,她坦言演員在香港「搵工難」,她慨嘆「無論是什麼行業都是寒冬」,職業無分貴濺,她能做的都會做。葉嘉茵曾經將自己的履歷給有豐富工作經驗的朋友看,朋友閱後向她直言香港公司人事部的思維模式:「如果你見零售業的工種,拍攝、配音、舞台表演不會被列入『工作經驗』喎,你的工作經驗,僅僅是大學時期的實習記者、Parttime推廣員,我都不會請一個三十歲的人啦,為何我不請新人?」

八十後舞台劇演員葉嘉茵認為演員是最直情感受觀眾反應的人,即使本身有文本,角色仍有很多細節讓演員自行創作,思考如何幫助編劇、導演說故事。


「演員」不被承認為「工作經驗」,從頭淋到腳的冷水沒有令葉嘉茵失去動力,她主動去勞工署找工作,慶幸有劇場前輩開了一間消毒公司,知道劇場界近日全面停工,故特意聘請劇場從業員做臨時工,「但最多一星期只能做兩至三日,因為他想盡量多些『兄弟』有工開,令大家都有收入」。
葉嘉茵在演藝學院畢業,直言在香港,劇場從業員工資永遠追不上通脹,「我剛畢業時,一個show只有12,000至13,000元,要演出五場,橫跨兩個月,我不可以每個月只賺6千元,連劏房都租不到,所以要教班和學校巡迴演出,有些同業一畢業便找副業,如做侍應、帶位員,幫自己維生」。

藝術宜觀賞 不宜投入

葉嘉茵自小表演慾强,小時候電視台播金庸古裝劇,她便到圖書館借金庸小說,抽取書中對白與電視角色做對手戲;《哈利波特》小說流行,她會想像出一個角色讓自己演,不能偏離劇情,又要帶動情節。中學階段,碰巧社區內有義務劇團招募演員,她理所當然入團。到了大學她修讀中文新聞,在報館實習的三個月內,由於工時長,加上工時不定,「我完全參與不了任何戲劇創作,那陣子情緒好低落,原來我的人生不可沒有這東西!我想全職地做一次演員,否則我的人生會後悔」,於是大學畢業後便投考演藝學院,正式踏上演員之路。
然而,連同輩的朋友都只覺她的「演員工作」只是「玩足六年」,專業被輕視,她認為這是香港普遍想法。「如果調轉跟他說,其實你小朋友上的興趣是我們所教,你會否覺得這是一個專業?如果你帶小朋友看的演出是我們所做,你會否想小朋友在香港可以接受好的藝術教育,或者到劇場欣賞好劇?」
即使旁人不視演員為專業,但她仍然著迷與觀眾的直接交流,她最記得以前有位老師一番話:「你們上台表演不必沒信心,因為你們畢業後,觀眾是付錢購票入場,他們不會想付錢入場看你怎樣差,只會想入場看你怎樣優秀!」,葉嘉茵續道:「你有自信企站在台上,與觀眾分享一些事,其實使命感好高。你如何讓他覺得,這幾小時在他的生命中沒有浪費,而是有所得著,這個就是為何我們是專業」。

葉嘉茵是演員也是一位媽媽,受疫情影響,演出工作全停,連學校教班也要取消。

疫情透視香港價值

藝術教育的工作同樣令她感到強烈使命感,尤其是第一年在中學任教時,她發現這代學生好似對任何事都缺乏興趣,有人說打算當警察,只因有宿舍、工資高,「我不斷想找原因,是否社會價值觀令他覺得成功買樓買車就好重要?還是讀書令他像倉鼠不斷向前跑,洗刷掉對世界的好奇?」
她自覺要令學生找回對世界的好奇,「藝術教育就是要告訴成人或小朋友,你有東西是好的,你有東西很美!在團體內,大家會鼓勵和支持你,尤其教孩子,我會告訴他,姐姐正在看你,每個學生都覺得我有認真看他,無論最後我分配的角色是大是細,都會肯定每個學生的自我價值,要他們保持獨立思考」,葉嘉茵滔滔不絕道,說得肉緊,「如果終有一日,社會覺得不再需要藝術,我失業是一定會發生,但是發生什麼事,社會不需要藝術呢?這個便值得思考」。
  

 

  1. 疫情下蝸居的哀歌—迫遷、無口罩、收入大減
  2. 復課無期:小六生Yuki獨自填滿紀念冊的回憶
  3. 全球疫情蔓延時 外傭少主心相連
  4. 香港要惜土:復耕農放下鋤頭了Dirty Team
  5. 靜聽維港海浪的藥房老闆:內地客如 「恐龍絕跡」
  6. 政府架空議會 沙田素人區議員:香港根本談不上一個『贏』字
  7. 本地菜需求增 農夫周思中:「希望讓香港泥土越種越靚」
  8. 媽媽新主意 縫紉布口罩給女兒擺檔
  9. 本地鮮菜直送大坑井字街 「靜月」逆境中經營社區健康
  10. $2.5一個土炮「黃罩」 正式投產 黃色經濟圈擴至輕工業
  11. Be Water 的禁酒令 斜槓酒吧老闆一片迷茫
  12. 駿洋邨素食餐廳 等不到黎明
  13. 導師不忘「初心」還兒童愉快的童年 而特首不知道Playgroup是什麼
  14. 疫情下限聚 線上的基督徒生活
  15. K歌小巴踏著「灰色軌跡」 司機高歌自勉
  16. 難以呼吸的現場 記者脫「罩」之日何日來
  17. 離島淪陷 坪洲居民勸港人珍惜寧靜小島
  18. 外遊卡滯銷 檔主「逆風」賣本地卡求存
  19. 小學老師變身口罩採購員 危難中平常心面對
  20. 等待中的自我修練 DSE考生:我的未來包括香港
  21. 「別人恐懼時貪婪」街招提字經紀 分析樓市不死傳說
  22. 此君堯不同彼君堯 黃店Youtuber:光復香港之前先光復自己名字
  23. 港人情緒響警號 斜槓社工用靜觀迎接「第二場」疫症
  24. 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舞台劇演員在最壞的時代消毒小巴 
  25. 邊爐家族一度火燒連環船  火鍋黃店老闆外賣自救實錄
  26. 太子雷生春隔籬有間青花亭 建築美食融薈中西做好本土客
  27. 兄弟幫食堂推毛孩料理 抗疫社區自救
返回

情緒病聾人出院翌日自殺 醫生延遲用手語翻譯員事件始末

繼續

記六.一二 東區法院 撲向每一輛囚車喊:「撐手足,撐到底」

最新

曾志健2020年專訪:只有痛沒有恨

2019年反修例運動中首位中槍的示威者曾志健早前因承認暴動及妨礙司法公正, 被判監47個月。 最近他現身於由香港警務處「資料贊助」的無綫電視《有法安國》。曾志健在節目以真聲,但以黑色剪影的方式接受訪問

金寶冰廳何家獨守秘方 絲襪奶茶點滴在心頭

手執連鎖咖啡店的精巧紙杯咖啡,在城市中穿梭,甚為風尚。然而,香港人的心靈歸宿始終是盛載在厚厚瓷杯內的港式奶茶,其醇厚順滑的口感不只滿足口腹之慾,亦勾起與香港有關的點點滴滴,實實在在是香港人的Com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