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選舉陋習改不了? 區選組織化與賄選疑雲 兩黨激起二代男女大撕裂

/
前民主黨總統大選候選人李在明在早前的大選中吹起一股「二代女」與「二代男」敵視的風氣。(許東爀攝)

韓國今年(2022年)6月1日舉行第8屆地方選舉,選出了廣域地方自治團體首長(廣域市長及道知事)17名、基礎地方自治團體首長(如市長、區廳長及郡守)226名、廣域議會議員872名、基礎議會議員2988名、教育監17名。

結果執政黨國民力量大獲全勝,17個地方自治團體首長中,奪得12個選區,而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民主黨)則獲得5個選區。

尹錫悅5月10日就任時,似乎已預告國民力量就有獲勝之勢。

曾任慶尚南道知事的洪準杓,本屆當選大邱廣域市,去年於國民力量黨內總統人選初選結果跟尹錫悅選情拉鋸,最終由尹錫悅勝出。

洪準杓在地方選舉後在Facebook指「部分國會議員的提名行為存在陰謀,將在2年後舉行的國會議員選舉中自食惡果。」

這位高級政要的發言內含甚麼意思?

仁川市桂陽區乙區國會議員補選,兩名黨候選人辦公掛滿競選海報。

黑幫與紅包消失了荒謬選舉本質依舊

我小時候,回故鄉替大叔進行輔選,但他跟當時的總統盧泰愚是死對頭,當時的情報機構「國家安全企劃部」(現在的國家情報院)便組隊工作,設法令大叔落敗。

我位於鄉下的選舉區,在韓國中部的A道B市,存在着地方黑幫的勢力之爭。對方僱用了臭名昭著的全羅南道木浦的黑幫「儒達山派」,他們四處挨家挨戶的買票,也進行干擾其他選舉陣營的活動,甚至跟蹤大叔及其家人。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裝着那麼多紅包的袋子。

我的陣營為了對抗「儒達山派」,則僱用了首爾梨泰院、慶尚南道晋州及慶尚北道浦項的黑幫,但禍不單行,一晚在旅館衝突中出了大事,第二天還上了報紙。他們開票前跟蹤我,還在我家門前爆發衝突。

旨在干擾競選活動的「國家安全企劃部」,破壞大叔競選本部前的下水道施工工程。奇怪的是,開票後道路卻乾乾淨淨地被鋪好了。

那些事情在我青少年時期微不足道,重要的是,大叔最終戰勝逆境當選了。

我5月到鄉下採訪選舉,儘管露骨的紅包與黑幫都消失了,但荒謬的選舉本質一點都沒變。

1987年以來,韓國西南部,也叫湖南,包括光州廣域市及全羅南北道成為民主黨的票倉;而東南部,也叫嶺南,包括釜山、大邱、蔚山廣域市及慶尚南北道成為國民力量的有利區域。湖南與嶺南的政治光譜涇渭分明,主要原因是前總統金大中出生於全羅南道。

湖南對金大中的熱愛非比尋常。1987年及1992年舉行的總統大選中,湖南有些餐廳及加油店要求客人三呼「金大中萬歲」,否則拒絕提供服務或汽油。那兩次選舉金大中卻都輸了,直到1997年才當選總統。當時的「金大中萬歲」粉絲現象,還影響着目前接替金大中的民主黨於湖南的優勢。

嶺南區(即東南部)至今培養了6位國民力量派系的總統,這與民主黨為首的湖南區(即西南部)勢均力敵,東西之間國民力量與民主黨有抗衡的力量。

無論如何,兩個地方的政黨提名比初選更重要,有的候選人為了獲得政黨提名費盡心力,仿佛渾水摸魚的騎牆派、多面人或者變色龍。

政府確保確診人仕也可以進場投票,特設了確診人土的投票站。(許東爀攝)

選舉陋習發作  玩弄權術屢見不鮮

是次選舉我訪問了11個選舉區,親眼目睹一些選舉陋習,下面簡述一些事例。我認為應該盡快將之戒除。

  • 無黨派者為了得到大黨票倉提名而賣官鬻爵。A選舉區的無黨籍候選人李規翁(化名),也參選了某黨初選卻失敗,向本報表示,「為了獲得政黨提名而賣官鬻爵,成為近來70年間韓國的民主主義退步的證據,且地方政治還屬於中央政黨政治,同時造成了年輕人對政治冷感的原因。」

候選人賣官鬻爵的典型做法是買通選舉區的有力者。被稱為「財奴(只愛金錢)」的國會議員某氏,有傳聞指他在是次選舉, 透過賄賂地方議員, 成功籌得大量資金。

李規翁表示不滿,「朝鮮時代已有賣官鬻爵的陋習,自己就是後門提名的代罪羔羊。」

  • 地方選舉區跟國會議員選舉區的組織化。有些國會議員享受賄賂的主要原因是,他們也要下次國會議員選舉的基礎。

參選於B選舉區某黨初選的王詠堅(化名)向記者批評,目前的地方選舉區成為組織化,縱使國會議員與地區首長沒有正式的從屬關係,各區的國會議員在指揮同區的基礎團體首長和地方議員。但他們卻成為兩年後舉行的國會議員候選人提名及選舉的重要基礎,因此國會議員安排親信參加地方選舉提名。

「選舉區組織化」是根據韓國特色的「長幼有序」文化,對下屬或年輕人要求嚴格的服從,於學校甚至相差一年級還存在「階級文化」,因此如地方議員不服從國會議員的話,很難獲得下屆的提名。日本選舉也有相似的「選舉區組織化」。


誌 HK FEATURE

會員限定

部分內容僅供 《誌》電子會員月費 和 《誌》為香港未來BackUp電子+紙本會員費 會員瀏覽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許東爀

中英文自由記者,畢業於延世大學歷史學系及卡內基·梅隆大學公共政策碩士,前《蘋果日報》駐韓特約記者,關注國際大小事,飲食及近代建築文化。

返回

律政司追討百萬訴訟費 唐英傑感無助:為何偏偏會是我?

繼續

 《宮前町九十番地》 :台灣外交入門  張超英和他的父親

最新

花蓮大地震 震垮觀光業 鳳梨運輸成本漲一倍

在這次花蓮地震中,太魯閣國家公園是重災區之一,多條著名步道出現落石坍方,包括砂卡礑步道、白楊步道等。 太魯閣國家公園佔地9萬2千公頃,橫跨花蓮、台中與南投三個縣市,是一個熱門的旅遊勝地。台灣政府內政部

「戰貓」救不了台灣鳳梨 兩代農夫站在政治分岔口 

廣東人稱鳳梨為「菠蘿」,農夫說好食的「菠蘿」,不能太綠,黃中帶青代表又甜又多汁。世人為鳳梨添上政治顏色,對岸為進口設關卡;台灣政府在補助政策上亦築起堡壘,自由貿易潮流不再,花蓮鳳梨應如何自主?1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