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第一頻道(Channel 1)」編輯 Marina Ovsyannikova 冒著被捕的危險, 走入直播室舉起「No to War⋯⋯ Russians against War」的牌。一個多月前俄羅斯的新聞工作者仍然奮力向公眾呼籲不要相信Propaganda (政治宣傳)。
戰爭踏入第二個月,剎那間俄羅斯的新聞界已變天。俄羅斯在3月初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立苛法,散播軍隊「明知虛假新聞」和呼籲制裁俄國的訊息者,其訊息「若假新聞導致嚴重後果」,最高刑罰15年,法例更是世界通行,外媒犯此法同樣受罰。同時,俄政府不但限制使用西方社交媒體,亦限制BBC、德國之聲以及俄國獨立媒體Meduza和Svoboda等網站,以立法、限網雙管齊下嚴厲管制言論,落重藥去打這場戰爭資訊戰。

一夜之間,BBC、CNN 刪除報道的記者姓名和報道日期,以確保當地記者的安全,俄國獨立記者離境避秋後算帳。在日本主理國際新聞的編輯跟筆者說,跟俄國當地的記者聯絡非常小心,在地採訪的記者不但要隱姓埋名,因黃皮膚的關係很快被察覺是記者,基本上每天出入都有警察跟蹤。立下苛法之後,俄政府很快向獨立媒體開刀。
記者名字消失 獨媒停運
2021年獲諾貝爾奬《Novaya Gazeta》(中文譯名:《新報》)總編輯 Dmitry Andreyevich Muratov 在3月28日宣布停止《新報》社交媒體、網站以及所有印刷事業,直至政府停止對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為止。
總編輯Muratov 表示這是忍痛的選擇,「對於我們來說,這是沉重又艱難的決定 (For us, and I know, for you, it’s an awful and difficult decision)」。據西方媒體報道,《新報》是受到國家宣傳部警告,要求他們停運,俄政府不置可否。


《新報》決定停運,但愛國主義者並未放棄對Muratov 的攻擊。Muratov 於 4月7日乘搭由莫斯科到 Samara(薩馬拉) 的火車,在14人座的車卡上遭兇徒正面潑紅油,兇徒高呼「Muratov, here’s one for our boys (這是為我們的孩子而做)」俄媒解釋「 boys」意指俄國軍隊。Muratov 在追出去時,兇徒向他的眼睛潑油,以致他的眼睛有輕微灼傷。Muratov 當時向外媒指,已拍下兇徒的樣貌,他表示願意尋求警方的協助。事後《新報》得到一段影片證實,襲擊者在月台被攔截,然後Muratov 向警方指證他是兇徒,兇徒理應早早緝拿歸案。事件過了5天,宣布停運的《新報》在4月12日打破沉默,指《新報》已確定了兇徒的身份,但警並沒有拘捕他。《新報》聲明指,強烈要求警方緝拿兇手。
《新報》成立於1991年,由Muratov 與其他獨立記者創辦,《新報》多次揭發政府貪污及違反人權的事件,最惹火的是公開批評俄軍入侵2014年克里米亞。《新報》的辦公室多次被破壞,至今至少3名記者被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