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社會運動低迷期,在獄中的連儂牆手足「肥貓主人」堅持與一眾策展團隊「儂友」的成員一起策劃「連儂說」展覽,希望令香港人重拾初心,並為香港人打氣。到底與一名在獄中的手足一同策展會是一個怎樣的經歷?而這個經歷又怎樣影響到展覽的方向?策展團隊「儂友」在訪問中詳談策展經歷。
【記者-報道】

策展團隊(左起: Brandon、Candy、CY、Man) 希望藉展覽,舒解香港人的情緒。
在獄中也可策展 香港人要Be Water
「儂友」之一的Brandon指,在今年七月時,「儂友」得知「肥貓主人」想舉辦一個關於連儂牆的展覽,於是「儂友」就鼓勵她把計劃寫出來,讓大家一起策劃展覽。可是「肥貓主人」在策展其間卻因為「反送中」運動的事件而要入獄,她與「儂友」就只能以書信的方式溝通。Brandon說,要寄信到獄中需要一個禮拜,而他們又要等候「肥貓主人」的回信,整個過程需要兩至三個禮拜。
Brandon覺得雖然以書信溝通比較慢,但是正正是因為慢,所以每次寫信時都會「放更加多感情落去」,亦會不斷反思自己認識「肥貓主人」的一年到底對於自己有什麼意義,以及改變了自己些什麼。
同是「儂友」之一的MM亦補充,在這些書信中,雖然他們都會談及展覽行政上的事宜,但「儂友」從書信中得到的是不斷的反思,而這些感受令他們不斷修改一些展覽的內容和方向。MM透露,他們將在展覽中展出其中一封「肥貓主人」在獄中寫給他們的信。「肥貓主人」入獄後仍沒有輕言放棄,在獄中以書信的形式策展,反而有個不同的化學作用。正如Brandon說,「今日做唔到呢樣野,我地搵第二啲方法去做」,「就算一個方法唔得都唔好乜都唔做」。
其實其他連儂牆的戰友與「肥貓主人」一樣,很明白「Be Water」的道理。
Brandon覺得由一開頭大家都認為連儂牆是一件很「和理非」的事,到最後其實連儂牆都變得危險(例如有連儂牆手足被襲擊的事件),但是連儂牆的手足面對這些事都沒有立即想過要放棄,而是去思考有沒有其他方法去做同一件事。
例如,手足想到了先在家中「預製組件」,然後用五分鐘快速地把這些「組件」貼上連儂牆以避免被襲。Brandon說「對方進得幾多,就盡量擋一擋,唔好一下退晒」。策展團隊在過去的幾個月訪問了一些連儂牆手足,手足的故事將會在展覽中以文字和物件的形式呈現。
連儂說是囚中手足在獄透過書信策展。
望能觸動香港人 面對痛苦後更強壯
「肥貓主人」希望能透過展覽觸動香港人,為香港人打打氣。MM說,團隊希望透過展覽令香港人面對過去一、兩年在自己心中的痛苦,以及幫助香港人克服這些痛苦。MM透露,參加者在看完展覽後,會穿過一個布幕到另一個空間,那個空間將會有不同的互動裝置。團隊希望在參加者面對痛苦後,可以「強壯返心靈」,有個「超渡」儀式。
「連儂說」展覽將在12月24日至12月27日於旺角廣東道1143號協和工業大廈4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