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展緯(b. 1972,香港)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藝術碩士學位。他作為側重概念導向和社會介入的香港藝術家,在城市內外遊走於創作者和觀察者的角色。 他透過作品中離奇可笑的幽默感回應與質疑社會與政治問題。
「母體錯誤」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計劃資助。
本地藝術家程展緯的個展「母體錯誤」(Glitch in the Matrix) 的展覽題目引自電影《22世紀殺人網絡》 (The Matrix)。電影中出現各種異於常態的現象,代表母體中出現數據錯亂,導致已編程的虛擬世界中事物已被更改。
走進入另一個的世界。 映入眼簾有藝術家與建制派和官員們的合照(作品《貌合神離》)、身分證(作品《香港身分證》)、一張張素描畫(作品《靜物寫生》),一個散發櫻桃味的的噴水的裝置(作品《野櫻桃》)等,所有個體物件與日常用品大不同。觀展人時而滿頭問號,時而發笑,時而感觸,雜亂無章的感受思緒,筆者頃刻之間失去了分辨虛幻和現實的能力。
越境犯罪 僅有的自由
筆者為程展緯的忠實擁躉,期待他一系列的新作已久。上次碰見他已是2018年的光州雙年展中「想像的邊界 (Imagined Borders) 」的《越境犯罪》和《落選的區旗》。《越境犯罪》關於他在韓國犯下香港的法律,同時又在香港犯下香港的法律。這次展覽中有《越境犯罪》的另一種呈現。作品中,程在香港觸犯全世界不同國家的罪行,為要呈現香港僅有的自由。
在杜拜不能使用粗言穢語;在奧地利帶口罩罰款150歐元;在中國不能才有香港的報紙;在法國不能在月台上接吻等,這些看似難以理解理解的法律,程展緯用幽默、輕鬆打破那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規限。筆者盯著螢幕,仔細閱讀各國的法律,噗哧一笑,原來那些在香港僅有的自由竟然如此可笑。
牢籠裏的雀鳥聲
令人難以忘懷的,還有裝在玻璃窗上的大聲公, 重複播放著很虛假的雀鳥聲。這名為《耳語》的作品是程展緯在香港歷史博物觀盜錄背景蟲鳥的聲音,並用在遊行隊伍中常見的大聲公對外放映。 把頭深處大聲公旁窗外,雀鳥聲竟然變得更加像真。這些聽得見的鳥啼聲,但看不見的雀鳥,撲朔迷離、如幻似真。
窗外的雀鳥聲傳到街上的人耳中,會否讓人相信真的有雀鳥經過?但我近聽這些所謂自然的聲韻明明就這麼不自然、這麼讓人生厭,單單知道有人會錯信這種虛假的美好,已經頓時讓筆者感覺很糟糕。頓時,腦海那隻甘願在籠中的鳥和我們身處的城市。
求學時期在大學研讀荒誕劇,人物處於絕望的境界、重複無意義的舉動,對白陳腔濫調、文字遊戲和廢話,對現實主義的滑稽的模仿和恥笑,而其精神在於啟人們預期在與其在極端的荒誕中一直無意義地等待,人其實可主動尋找存在的意義,並感受到自由和釋放。程展緯以現實中所體會的荒謬為創作的靈感,又讓我想起了荒誕劇中更極端的展現。
在充滿荒誕的時代中,我們還需時刻提醒自己脫掉了左鞋是不正常、2020年後的西口西面選舉照不應該是常態。拒絕習慣,保持獨立思考,在荒謬中銘記人性的光輝和良知。展覽所帶來的關於存在和自由的思考,在當下的社會空間存活的人們十分珍貴。

日期. Dec 5, 2020 – Apr 25, 2021
.地點 Para Site藝術空間 香港鰂魚涌英皇道677號 榮華工業大廈22樓
程展緯:母體錯誤 藝術家程展緯的個展「母體錯誤」,除了全新委託作品以外,亦有舊作的再現。 「母體錯誤」由Para Site策展人何思穎策劃。
相關活動資訊依有關活主辦單位或官方公佈資訊為準。更多詳情請洽詢有關單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