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香港大學國殤之柱被斬件運走兩天,今日凌晨香港中文大學及嶺南大學校方用同樣的手段,凌晨「移除」校園範圍內與六四相關的展示物,包括中大民主女神像、嶺南六四浮雕,兩間院校同樣「先移除後發聲明」。中大早上發聲指,從2010年起從沒有授權擺放雕塑,「大學行政與計劃委員會一致決定不予批准」,而支聯會及中大學生會已解散,經內部評估後決定移走「新民主女神」像。 「一陣『民女』見」,「新民主女神」是中文大學標誌性的雕塑像,11年前學生會要求在六四晚會後永久放入中大,校方以「政治中立」為由拒絕,引起師生、舊生及校董的強烈不滿。2010年6月4日的晚上,中大生合力抬「新民主女神」雕像入中大擺放至今,成為中大的標誌,也成為悼念六四新的里程碑。

美藉華人雕塑家陳維明當年仿照1989年天安門廣場的民主女神像,以銅製作高6.4米高「新民主女神」(後稱「民主」),並希望在六四燭光晚會中豎立。起初「民女」運抵時代廣場,未豎立已遭食環署警告,警方到場檢走「民女」,並拘捕13名常委及義工。五月底發生在時代廣場的「強搶民女」事件引起公憤,最後警方發還「民女」予支聯會,「民女」得以順利在維園燭火晚會展示。可是,「民女」的最終目的地是中文大學,但支聯會及中大學生與校方多番交涉,遭到校方拒絕。6月2日凌晨,由校長劉遵義等29位高層組成的行政與計劃委員會以不記名方式投票,一致決定,大學必須堅守政治中立的原則,不接受學生會將「民女」永久擺放於校園的申請,委員句括當時候任校長沈祖堯。凌晨的聲明,不但惹起中大學生和舊生的不滿,校董亦不同意這決定。

陳茂波曾支持擺放:民主女神象徵反官倒、反貪污、爭民主
現任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當年以中大校董的身份接受《明報》、《經濟日報》表明「六四事件是真正發生過的歷史事件」,反對校方以「政治中立」為由拒絕擺放「民主女神」:「當時學生在天安門廣場設民主女神像,就是象徵反官倒、反貪污、爭民主, 本身不牽涉政治立場表態 」,陳認為中大要有廣濶的胸襟,學術不應設禁區。 6月3日學生會舉行記者招待會,時任學生會會長黎恩灝表示校方曾反建議在文化廣場作短期展覽,重申不可以長期展覽,學生會表示反對,學生會建議至少擺放至9月開學,待師生公投決定。記招完結後,黎恩灝等人帶頭在中大行政樓辦公室外以「假中立、真打壓!中大超錯、女神起錨」作標語抗議。學生會發起6月4日晚搬「民女」入中大的活動,並呼籲校方不要召警方到場,一旦清場,學生會再回來靜坐,在Facebook有300人響應搬「民女」入中大的活動,最後「民女」成功搬入中大,豎立11年的寒冬,直至今年12月24日。
前學生會會長批評聖誕節前打壓 造法鬼祟
現為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法學院博士候選人的黎恩灝作為當時的見證者,他向《誌》憶述當時中大高層一致反對「民女」長期擺放,包括候任校長沈祖堯也支持劉遵義的決定,只是事件引起師生、校董及民眾的關注,當時的校方「怯於公眾的形象」,沒有阻撓學生搬「民女」入中大。今早中大突然拆走「民女」,黎恩灝坦言預雖是預料中事,但也感到難過,他寄語中大和香港人:「Visible嘅嘢消失咗,但我們要記住Invisible嘅價值、信念」。 黎強調校方拆「民女」的事不能以「法理」去理解,「好明顯校方是依仗國安法的威勢,去打壓一切悼念六四有象徵意義的事。校方配合政權,打壓民間力量,立(港區)國安法以來,從來沒有停止過」,而他分析校方在手法上亦是模仿港大,一樣是鬼崇。
「為何選擇在Christmas 前做?因為西方的新聞工作者大多在這段時間放假,校方為了減少外國輿論,鬼祟漏夜拆走所有東西,基本上在這方面是跟內地打壓維權的手法接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