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彩明苑日前爆發虧空公款風波,涉及金額超過港幣4000萬。業主立案法團原定昨晚(9日)於尚德社區會堂向居民交代事件,惟主席何民傑以疫情為由突改成網上會議,一眾街坊不滿並質疑法團成員與事件有關。他們之後前往將軍澳警署報案,控告有關人士「涉嫌串謀詐騙」罪。
彩明苑共十幢,其中六幢屬居屋,四幢屬公屋,由佳定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上月底,屋苑核數師發現法團提供的銀行戶口結餘與銀行提供的《銀行確認函》不符,22日報案後再接獲銀行通知,指三張支付欠款的支票未能成功入賬,後證實48歲黃姓經理中飽私囊數千萬鉅款,致屋苑多年來未按時向承辦商繳交約1500萬大廈保養費、工程費等。疑犯於6月30日已被拘捕,惟法團儲備只餘十多萬元。
根據第344章《建築物管理條例》,法團儲備須維持常用水平,即足以承擔維修及保養等費用,否則會被視為違反公契,最壞情況可致釘契,影響物業成交。《條例》又列名,所有支付的款項須獲法團成員在發票及收據等證明文件上簽署確認。

王太慨嘆,關注組人數嚴重不足,一年多來經營得十分困難,「無論做咩主導權都喺法團度,佢哋只會一直玩我哋。」她又指,即使是籌組內閣「換人」,都需先收拾眼前的「爛攤子」,但街坊含冤莫白,「邊個會想俾多幾千萬?個個都唔想。」
關注組成員之後即場收集聯絡電話,晚上九時許,約10軍裝警員到場了解,提醒眾人不要違反《限聚令》。超過30人之後乘車前往將軍澳警署報案,控告六名法團成員「涉嫌串謀詐騙」。

主席為前任區議員
昨晚,何民傑於網上拍攝短片交代事件,惹來近百名街坊不滿,聚集於屋苑空地,批評法團借疫情迴避質詢,且沒有在事件上做好把關工作。街坊Carol向《誌》透露,據知涉及的支票尾數被多填上三個零,認為法團難辭其咎;關注組成員王太則批評事件是有預謀,對能否追回失款不抱持太大信心。
新一屆業主大會於今年三月召開,原有望選出開明派團隊任新一屆法團,惟會上投票過程倉促、票數與點算人數不符,最終何團隊繼續連任。何民傑為該區前任區議員,03年當選至2019年敗於陳緯烈,任法團主席期間一直為居民唾棄,除多番阻撓陳入邨進行區務外,亦經常在屋苑爆發爭議後不見影蹤。

王太慨嘆,關注組人數嚴重不足,一年多來經營得十分困難,「無論做咩主導權都喺法團度,佢哋只會一直玩我哋。」她又指,即使是籌組內閣「換人」,都需先收拾眼前的「爛攤子」,但街坊含冤莫白,「邊個會想俾多幾千萬?個個都唔想。」
關注組成員之後即場收集聯絡電話,晚上九時許,約10軍裝警員到場了解,提醒眾人不要違反《限聚令》。超過30人之後乘車前往將軍澳警署報案,控告六名法團成員「涉嫌串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