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平葵涌後花園石梨坑村 綠化帶上人地共生的空間

年份:1980年代|相片提供者:村長葉樹佳|描述:背後樓宇是徙置大廈15座,圖中石梨園於1954年成立|照片來源:村民提供|補充資料:由石籬改建關注組整理

編者話:去年特首李家超上任第一份施政報告,計劃在255公頃綠化帶建屋。據《誌》統計,申請改劃綠化帶的宗數不斷遞增,2019年僅1宗,2020年4宗,2021年激增至11宗,因面積不大,發展商大多建「插針樓」或「插針商廈」。

年份:1980年代|相片提供者:村民四婆|於石梨坑村二坑拍攝,右手邊是油麻堪,左手邊呈級狀為石礦場,為現在石籬一邨。前方的平地估計是以前15座,後方是業成街附近一帶工廠大厦。
石梨坑村位於金山郊野公園以及一條馬路之隔的石蔭邨等都市地帶中間(曾妍攝)

政府不單向255公頃綠化帶埋手,更向郊野公園邊陲開刀,而且陸續有來,諮詢公眾的時間亦愈來愈短。

去年9月,規劃署向葵青區議會提交「葵涌石排街用地公營房屋發展計劃」,政府建議將葵涌石籬邨以東一幅約5.42公頃綠化地帶土地,改為住宅用地,興建5座5400伙公營房屋以容納約1.5萬人。在葵涌石籬、金山郊野公園之間的石梨坑村全盛時期有200人居住,該寮屋村落正在上述的綠化帶之中。政府已於去年11月提交到城規會改劃,快刀斬亂麻,匆匆上馬,村民下一代急急護村。

《葵涌分區計劃大綱核准圖編號 S/KC/30》改變土地用途的建議,截至2023年2月,城規會一共收到860封「申述書」,超過九成反對將綠化帶改建住宅用地。(3月24日前可以到 城規會發表意見

村民葉卓蓮的女兒周藹銓和表姐葉雯迅速成立「石籬改建關注組」,與有心人辦導賞團,認識石梨坑村的歷史。公民記者曾妍在「關注組」的帶領下,體驗葵涌後花園石梨坑村的人地共生的可貴。

在公保育郊野,在私保衛家園的女孩

我第一次遇見周藹銓(Kristy),是在我短暫居住的田邊屋裏。我的室友當時介紹Kristy是中學地理科的實習老師,鑑於疫情無法帶學生來實地考察,她便跑來我當時居住的北區村落。從短短的交談裡,便可以感受到她對自然環境的熱愛,並希望善用不同的方法去達到教育的目標。

不久,我留意到Kristy全職成為民間團體「本土研究社」的一員,在宏觀層面做土地政策和規劃的研究與倡議。及後加入「長春社」,專注在環境與郊野方面的公共議題。直至2022年秋,她突然宣布為了保衛自己土生土長的石梨坑村與鄰近的鄉郊,她和表姐葉雯(Manny)成立了「石籬改建關注組」(下稱關注組)。「改建」是指政府將一個地方改變原本所規劃的土地用途而有新的建設。而影響到石籬的是《葵涌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編號 S/KC/31》修訂項目A1、A2及A3,將包括石梨坑村在內的「綠化地帶」改劃為「住宅(甲類)3地帶」和「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關注組的貼文則提出,香港仍有不少閒置土地和棕地可以用來解決房屋問題,不需向位於郊野公園邊陲的自然環境和鄉村下手。

年份:1980年代尾|相片提供者:村長葉樹佳|石梨坑村互助委員會開會情況上址為石梨坑村17號,改建前為豬欄。

綠化帶:在邊陲綻放的生命

2023年1月21日下午,年卅晚,我第一次來到石梨坑村。那是關注組與本地行山雜誌「風火山林」合辦的「郊野公園邊陲是如何毀掉的?──石籬寮屋村導賞團」。導賞關鍵字有寮屋村、發展危機、社區、生態等。團友一路帶著專業的設備,攝下匿藏於林蔭之間的雀鳥、蝴蝶、馬騮,以及建築。

Kristy和Manny輪流介紹石梨坑村的地景,相關歷史與村民的生活。石梨坑村位於荃灣新市鎮內的葵涌,夾在石蔭、安蔭公共屋邨和金山郊野公園中間。在導賞團邊走邊講的過程中,關注組從不同角度說明了郊野到城市的緩衝地帶——「綠化帶」這個概念。綠化帶同時是城市與郊野的邊界,是給生態與港人的緩衝之地,如同日本「里」與「山」之間的概念,實踐「里山」倡議的地點。

Kristy(右一)在家外空地介紹自家屋舍和農田在幾代人之間的轉變,左方有她最近種植的太陽花。(曾妍攝)

2012年之前,政府保留綠化帶,石梨坑村得以在都市邊陲避過開發,但近年政府多次衝破綠化帶,申請綠化帶轉做住宅區,元朗橫洲三村、油塘茶果嶺村也有類似的遭遇。

Kristy站在自家屋外的空地,告訴我們這是曾經供養一家賣菜維生的農田,坡上的屋子以前是豬舍,豬排出來的剩餘養分成為菜田的肥料,物盡其用。而最近,關心本地農業的她開始在這塊地種些東西,可惜現時忙於關注組的工作,鮮有空閒照顧田裡作物。幸好有朋友贈送的太陽花苗,在雜草叢中自行綻放。我們因為跟隨Kristy親身走進了因為綠化帶規劃而改變命運的家園,看著生意盎然的農地,聽著她講述自己和家人在這裡的生活,綠化帶與土地發展政策,從此不再空泛。

年份:1992年|相片提供者:村民鄭太|右邊為正建設石排街馬路,打通石籬至安蔭;左為上葵涌官立中學|上葵涌官立中學於1972年創立,由於收生不足,於2009年停辦,校址於2014年改為石籬天主教小學新校址。|照片來源:村民提供|補充資料:由石籬改建關注組整理

以藝術介入社區,由社區創造藝術

從Kristy的家往上走,來到一道小橋,橋的對岸有一戶人家,在牆上畫了松鼠、貓狗、馬騮和各種花草,包括最燦爛奪目的太陽花。那是Kristy表姐Manny的家和她的作品。Manny是一個藝術家,她說當初在外牆畫畫的原因很簡單,是為了讓媽媽開心,現在她也會繼續畫。擅長藝術的Manny是Kristy的最佳拍檔,一同發掘了很多關於村裡的口述歷史、檔案及舊照片。配合Kristy鑽研較深的政策知識,Manny則負責把複雜的內容製成圖文,在關注組的專頁上發布。她們也會把內容貼在村中的告示版,方便村民和公眾閱讀,一同了解石梨坑村面對的情況。

村中告示版上Manny畫的海報,邀請大家收集村中的動植物,以不同形式的檔案紀錄。(曾妍攝)

整理資料性的內容之外,Manny一直在思考和試驗,藝術可以爲村民和這塊土地做些甚麼。在村落告示板上,也可以看到Manny較早前設計的手繪海報,邀請大家「一起收集」村中的動植物,藉著相片、繪畫、聲音等多媒體把多樣的生物收集起來,也把眾人的力量集合在一起。我後來再到石梨坑村拜訪時,聽到Manny有感而發,說遇到拆村危機之後,有次她選了朋友在村裡找到的一種具保育價值的鳥來照著畫,相比起過往單純為了開心而作畫,有種很奇怪的感覺。她一旁的姊妹很快接著說,那是Manny藝術創作上的感受,常常都是這樣,之後不同階段,很快又會有新的想法的。

石梨坑村有老有嫩的村民,聚集在Manny(右二)家的空地繪畫燈籠,預備「石梨坑村許願節」的佈置。(曾妍攝)

推土機以外,何以為家

村民為了守護自己的家,反而把家門打得更開。透過關注組組織的導賞活動,引領公眾步步深入石梨坑村的水坑、橋樑、石牆、梯田、樹林,腳踏沈積了歷史厚度的路徑,領略每代人在這山坡地上的生活,親近他們所珍視的每一寸土地。土地承載了人與動植物的生命,而我們又可以爲阻擋發展巨輪的輾壓承擔多少呢?

社會的進步,並不等同單一方向的發展。如同Kristy與Manny,在鄉村的環境自由長大,與村民、鄰里、動植物編織出多彩的日常。或許每個人成長的環境並不一樣,但我們可以踏出一步,見識不同地方,不同人群,各有所好又互相連結的生活方式。

從而,我們才敢於想像香港這樣的城市,也可以有背靠果林,面向農田的安居之所。

年份:1970年代|相片提供者:村民四婆|背景為種桔樹的梯田|照片來源:村民提供|補充資料:由石籬改建關注組整理

曾妍

公民記者

返回

性 / 小眾提前一起長大 中學生自組性別研究學會 為同齡青年提供「避風港」

繼續

兩個月兩次集會涉油塘無牌混凝土廠 警方嚴管遊行人數 示威者無奈頸掛號碼牌:警察當我們是牛

最新

【聾人求診記】疫情間我患上驚恐症、患癌

鍾志強慘劇揭示聾人在醫院應診與住院的溝通問題,當中醫院手語傳譯服務安排、家人陪診的角色、視像傳譯的必要性均需要更多討論。《誌 HK Feature》找到曾患情緒病的聾人,兩位受訪者均透過手語傳譯員向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