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例擴大警權 英倫Sarah Everard之死

「#shewasjustwalkinghome」

她只是走在回家的路上。

這個hastag,是英國這個星期最為熱門的標籤和熱論的議題,女性人身安全議題和警暴問題,因為一名英國33歲白人女子Sarah Everard之死,這段時間備受關注,亦引發了這個星期的連串示威。

就在3月3日的黃昏,居於在倫敦Brixton的Sarah Everard在倫敦南部探訪友人之後,在獨自歸家的路途中失去蹤影,遺體最後在一個樹林被發現,經警方調查之後,發現綁架及謀殺Sarah的兇手為一名48歲在職警員Wayne Couzens。

Sarah被殺一案,震驚英國社會,亦令女性人身安全議題受到莫大關注。女性獨自夜行回家所面對的危險,在網絡及媒體上都惹來熱烈討論。

「一個女生晚上不要獨自走在路上」、「晚上走路時不要戴耳機」、「要把鎖匙緊握在手上,尖的一邊對出」、「在地鐵曾遭遇性騷擾」………

為了悼念Sarah Everard,有組織者原訂於上周六(13日)在她生前最後現身的公園Clapham Common舉辦悼念守夜活動,惟因英國目前仍處於封城狀態,警方以防疫限聚為由,活動申請被拒,主辦單位亦宣佈取消活動。

活動雖然取消,但仍阻不住人們前往Clapham Common悼念Sarah Everard,當晚源源不絕的人群到達獻上鮮花和蠟燭,凱特王妃亦一度現身。和平的集會,最終被警方以違反防疫限制為由,驅散人群。驅散過程中爆發警民衝突,有女性被警方強行壓在地上鎖上手銬,事件引起英國社會強烈關注。英國人們不滿,殺害Sarah Everard的是一名警員,鎮壓守夜活動的,也是警察。

事後首相Boris Johnson對事件表示「深切關注」、內政大臣Priti Patel亦指警方做法未能令人釋疑,呼籲交由監警機構展開緊急獨立調查、倫敦市長Sadiq Khan亦在Twitter上現場情況令人無法接受,既不適當,也不適宜。倫敦警方處理守夜活動的手法飽受批評。

為了抗議警方於守夜當天的暴力行為,民眾隨後一連三日繼續上街示威。

周一(15日)黃昏,我來到國會外的廣場,當日有過千名民眾到場抗議。除了因Sarah Everard而引申出來的警暴問題外,當日在國會正審議《警察、罪案、判罪與法庭法案》(Police, Crime, Sentencing and Courts Bill),該項法案由內政大臣Priti Patel提出,但存在爭議,批評聲音普遍認為法案將會侵害英國人民的集會示威自由,因為法案賦予內政大臣及警方有更大的權力,去限制國內示威的進行。

法案最受爭議的部分,是關於抗議示威內容的修改。根據法案,警方日後將有更大權力去為遊行示威加設更多限制,例如警方可以限制示威的噪音音量、設定開始及結束時間,限制亦會加諸在一人示威身上,若破壞公共雕像或紀念碑可面臨十年監禁。批評聲音指出,這比起英國的強姦罪行監禁刑期以五年起跳來得更嚴厲。

法案提出的時候,早已存有爭議,但因為Sarah Everard的事件,對於法案的批評更是有增無減,更導致即使在疫情封城期間,連續三日都有過千名民眾走出來示威,向法案說不。

那晚國會廣場外,抗議者手上舉起的抗議標語,除了繼續關注女性人身安全的議題外,更多是抗議法案侵害示威自由、以及警暴問題。

「Sister united, will never be defeated」


「Kill the bill」


「Fuck the police」


「All cops are bastards」

這些口號,不斷在耳邊徘徊。當日所見,穿上制服的警察遊走於廣場監視,但當晚未有如周六般再現衝突,即使後來有示威者在晚間佔領馬路遊行,警方也只是緊隨遊行隊伍後方,惟期間亦有制伏一名示威男子並進行截查。

雖然工黨早已表明會反對法案,然而在保守黨佔多數的下議院,最終周二(16日)的投票中,法案以359贊成和263票反對二讀通過。

早前綠黨成員Jenny Jones於Sarah Everard事件後在上議院曾經提議,要對所有男性每晚6時後實施宵禁,以此令夜歸女性感到安全。言論亦一度引起極大爭議,後來Jenny Jone稱有關建議只是希望引發討論。

英國女權組織「Sisters Uncut」早前在回應Boris Johnson的一篇聲明中指出,據統計顯示,2018年英國有173人死於家暴,為當時5年來的新高,即每周便有3個人被伴侶、前伴侶、或者家庭成員暴力對待至死。有關性暴力被起訴的案件,只有1.4%。

在21世紀的英國,女性人身安全原來並非一件如此理所當然的事。

李雨夢

HK FEATURE 誌 — 獨立記者
PAYME支持獨立記者
目前旅居倫敦。前《蘋果日報》記者/主播,曾為《明周文化》專題組成員。願能在亂世中守護真相。

返回

大嶼山人想要怎樣的明日大嶼?

繼續

王婆婆給何桂藍、朱凱廸的信ー「最後沒有去警署見你和亞藍,內心裏很難過」

最新

「戰貓」救不了台灣鳳梨 兩代農夫站在政治分岔口 

廣東人稱鳳梨為「菠蘿」,農夫說好食的「菠蘿」,不能太綠,黃中帶青代表又甜又多汁。世人為鳳梨添上政治顏色,對岸為進口設關卡;台灣政府在補助政策上亦築起堡壘,自由貿易潮流不再,花蓮鳳梨應如何自主?1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