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級白恤衫」自白:特區政府高官們,夠了,請放過我們

7月18日,一名自稱香港警察督察向各大傳媒投稿。
《誌》攝於7月7日旺角。(版權由《誌》擁有)

一名白恤衫警務督察的真切感受 請救救前線同事及示威者

我是一名督察級警務人員,相信內容已能充分表現出撰文者身份的真實性。

我們因工作身份關係往往只能默默忍受,謹守崗位,不能直接發聲。所以希望藉此將聲音轉達至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警務處處長盧偉聰,警務處高層等可以影響今次局勢的官員。

請不要再用警察來處理政治問題,因為我們過去在處理一系列政治事件中已經連做警察的尊嚴甚至作為一個人應有的尊重也沒有了,影響亦及至家和身邊的朋友。應該是連盧處長也不能否認現時警隊的士氣是史無前例的低。

從六月延續至七月的多場遊行示威中,多次爆發警民衝突事件中感受很深。

其實由6月9日的示威遊行,政府應該已經意識到很多港人對送中條例的不滿。但政府卻在遊行完不久發出令人憤怒的新聞稿,表示繼續二讀,令我及相信為數不少的警務人員都感到極為憤怒,亦開始造成示威者以較激烈的手段表達訴求,導致不少示威者及警務人員亦在當晚受傷,亦為一連串政治事件展開序幕。

其中6月12日的衝突,雖然部份激進的示威人士衝擊警察防線誘發事件,對以暴力的方式表達訴求我並不認同。但是,我認同較早前另一名前線警務人員的分享中提及的論點。我亦不會為部份警務人員失控行為作任何抗辯,亦希望相關機構可以中立及平衡各方的關注從而公平處理事件。

《誌》攝於6月12日立法會。(版權由《誌》擁有)

其後的警民衝突事件亦不在此文詳談。但我認為市民對政府的不滿不只是逃犯條例的修訂而是過去數年來在一些爭議性的社會問題上對政府處理手法上的讓人感覺民意不被重視而產生的積怨及憤怒,並不能簡單地從單一事件或畫面來看。

事件已發展到一個難以收拾的局面,因為政府的不作為,政治訴求不被正面回應或尋求解決方案。所有忿怒已化成警民之間的衝突。背後最逃避責任的,其實是特區政府的高層。請拿出你們應有的政治勇氣,而不是一次又一次放警察於臺面作政治籌碼。在發生衝突甚至流血事件後,一直只是「譴責譴責再譴責」。作為一位警務人員,我完全沒有覺得政府是為我們護航反而是不斷激怒公眾,將警察部尤其是前線警務人員推向深淵,萬劫不復,多年來辛辛苦苦經營的使命感及成就感在此政治風暴中「一鋪清袋」。

在這段日子我與我的同期,警察中的知心好友都彼此分享了不少的感受,但的確有口難言,甚至傷心流淚很多次。所以,這次真實感受的表達其實是掙扎很久的決定,是需要極大的勇氣。

但是從較早前的上水及沙田衝突事件反映事件已急在眉睫,實在不想再見到同袍或示威者受傷,亦感到政府一直以來的態度不變,仍然想用警察去處理政治問題。

加上,昨天「銀髮族」的遊行,人數不是最多的一次,但對我而言是最有威力的一次,淚也不其然流下了。長者的對社會付出及對前線警務人員的體諒,讓我極為感動,與其他數名同事商量後,最終決定在這個時刻撰寫了這篇文章。

《誌》攝於7月7日旺角。(版權由《誌》擁有)

撰寫這篇文章主要有以下目的:

一. 相信若果有一定數量的警務人員能反映真實感受,集體按章工作甚至在可行情況下罷工,是有影響力的。我明白這是前所未有的行動,可能同事們是十分猶疑,但正如我們的高層們亦曾表示出這是前所未有的困局,沒有「靈丹妙藥」,非常時期也許要用非常手段回應。亦相信能令政府高官不要再站在警棍後「隔岸觀火」,然後再出來譴責,這種舉動我認為只是繼續將前線警務人員至於危險邊緣。因為一路而來事件的發展已經證明了示威者的決心是非常大,再以一些官腔式的回應及譴責是無補於事的,我實在不忍心再看到任何一位同袍或市民受傷。

二. 短期來看,希望可以停止前線同事及示威者互相傷害的舉動,避免流血事件再發生。

三. 長遠來看,藉此向公眾表示出我們有一大部份人其實不想淪為政治工具,但身為紀律部隊好多時都身不由己,遵守紀律及聽從命令工作是基本要求。另外,好明顯今次反送中的和平示威遊行參與者中,牽涉各階層尤其是年輕一代。當中不乏教育程度及知識水平高的參與者。

這一班人亦是香港未來主要的生產力。今次造成的警民衝突,影響不只是現在的。簡單而言,無論背後事情發生的原因及過程是什麼,在事件中曾經被警棍打過,胡椒噴劑或催淚彈噴過的參與者,心理或身理上的創傷已經造成了。在這些人的心中,此感覺可以說是已經永久烙印的。 而這種緊張關係的維持亦對日後香港社會發展一點好處也沒有,高層們可能還有幾年就退休甚至可以提早退休。但對年輕一代的警務人員來說,長此下去,未來二、三十年的警務生涯相信十分難行。希望藉此機會讓公眾知道,我們是不想淪為政治工具的,我知道要得到你們「體諒」是不容易的,但仍然「請體諒」。

最後,再次希望以行政長官為首的高官們作為香港的政治領袖,問責官員是應該有勇氣承擔相應的責任。無論逃犯條例當初的初心如何,在我看來其實已經不再重要。而事實是因為推行這條逃犯條例期間,問責官員未能明瞭政治事件的高度及未能充分了解公眾的想法作出回應而切切實實導致一連串的警民衝突及流血事件甚至有人因為對逃犯條例的不滿而放棄生命。懇請政府官員盡快承擔你們應有的政治責任,處理政治紛爭,而不是再以警察處理今次政治事件。「政治問題,政治解決」。

各位警務人員,無論你是「藍恤衫」或是「白恤衫」,我深信大家在今次的政治漩渦中因為不同的原因而多次感到失望、憤怒、悲傷。我希望大家明白今次的政治事件並不是「純粹維持社會秩序及安寧」的事情,而是一件「重大及複雜的政治事件」,而這次政治事件不應是警察處理的,也是警察處理不了的,希望高層在處理政治事件上可再審時度勢,不要再放前線警務人員做磨心。

《誌》攝於
7月7日旺角。(版權由《誌》擁有)

所以若果政府高官或警務處高層仍然想一意孤行打算用過往的方法處理日後的示威活動,那就是我們用自己的方法救自己的時候,集體按章工作甚至在可行情況下罷工,相信公眾是會體諒的。

保留一小點我們僅有的尊嚴及保護自己的生命,也當是為了我們各自的家庭。因為一句譴責或強烈譴責對我而言一點意思也沒有,相信你們亦然。作為「低級白恤衫」的我,實在是沒有權限在行動中有任何決策權去阻止衝突的發生及解決現在的困境,但我真的好想略盡綿力,嘗試發聲,嘗試救救前線同事。

我也不想被認為有任何政治立場或目的。純粹「是穿得上制服便是自己人」,這篇文章的目的很簡單只是想守護自己人,守護我們的家人,守護市民,守護香港。

「同袍們,請不要再執著什麼黃絲藍絲,從來警民不應該是對立的,這個分野由一開始已經是錯的,靜靜的想一想究竟什麼才是當初投考警隊的初心?」

「特區政府高官們,夠了,請放過我們。」

天佑香港

一名香港警察督察上
2019 年 7 月 18 日

  1. 世代抗爭備忘
  2. 二百萬人遊行後的行動分歧 記添美道一場群眾討論
  3. Hallelujah少年 「基督徒要貼地」
  4. 佔領立法會3小時全記錄 抗爭者掙扎的聲音
  5. 中信大廈父女走難記 6.4女孩:「爸爸,謝謝你帶我逃過死亡」
  6. 「低級白恤衫」自白:特區政府高官們,夠了,請放過我們
  7. 他們為誰張狂?旺角暴警大包圍
  8. 這場運動不只be water 更要固體、流體、氣體轉換
  9. 抗爭百日:近二千枚催淚硝煙下的香港
  10. 佔旺五周年 零碎記憶— 記者、火魔法師、台灣觀察者
  11. 內地「廢青」十.一來港賀國慶:我和「手足」在山上走
  12. 眾人「師母」由反對到同行 袁師母:真正的溫柔是做對的東西
  13. 浴火之後:理大人的期冀
  14. 失控的觀塘:如箭在弦的一槍
  15. 香港陷入軍政府狀態 濫捕不是一個觀感
  16. 面具人漫畫家 五年活在「絕望的溫度」6 .12 一覺醒來就在「戰場」
  17. 7.1 Legco Takeover in Close Up Protestors’ Struggle
  18. 亞皆老街和彌敦道交界 「戰區」太子人:我沒有走的理由
  19. 催淚彈槍槍口零距離貼身恫嚇區議員 人權組織:違人權法指引
  20. 一場社工角色的審判 :一旦牴觸了警察的職責 就能抹去社工的職責?
  21. 社工劉家棟:我坐的冤獄
  22. 社工劉家棟顫抖中前行:社工角色是打破鐵腕的人
  23. 【衝擊立會一周年】立法會死士爸爸:身在哪兒 榮光也是歸香港
  24. 雞地白衣人發惡的前奏 元朗廚師無辜被群毆
  25. 七二一重組前因後果
  26. 眼前兩名傷者被射爆眼 義務救護員抱擁崩潰的情緒
  27. 抗爭歷史來回又折返 老師細數九龍壹街黑歷史
  28. 「救理大」油麻地暴動案未定分拆處理 控方:身處暴亂現場就是鼓勵暴動
  29. 國安法被捕中四生青春夢碎 何忻諾希望我城還有「盼望」的權利
  30. 八三一暴動案 七被告罪名不成立 判案書質疑「身穿黑衣的人便是參與暴動一份子?」
  31. 十一月十一日中大百發催淚彈發炮聲、歡呼聲及分歧的聲音
  32. 二橋之外 張秀賢陪伴副校吳基培的一段路
  33. 王婆婆給何桂藍、朱凱廸的信ー「最後沒有去警署見你和亞藍,內心裏很難過」
返回

中信大廈父女走難記 6.4女孩:「爸爸,謝謝你帶我逃過死亡」

繼續

他們為誰張狂?旺角暴警大包圍

最新

【聾人求診記】疫情間我患上驚恐症、患癌

鍾志強慘劇揭示聾人在醫院應診與住院的溝通問題,當中醫院手語傳譯服務安排、家人陪診的角色、視像傳譯的必要性均需要更多討論。《誌 HK Feature》找到曾患情緒病的聾人,兩位受訪者均透過手語傳譯員向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