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香港未來BACK UP!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建議資料

  • 國安法
  • 國安法
  • 反修例
  • 反修例
  • 六四
  • 六四
  • 人物專訪
  • 香港大道
  • 香港大道
  • 支聯會
  • 支聯會
  • 周梓樂
  • 周梓樂
  • 旺角
  • 旺角
  • 二號橋
  • 二號橋
  • 黎明行動
  • 黎明行動
  • 唐英傑
  • 唐英傑
  • 蘋果
  • 蘋果
  • 暴動案
  • 暴動案
  • 業主立案法團
  • 業主立案法團
  • 陳彥霖
  • 陳彥霖
  • 聽障
  • 聽障
  • 專題報道
    • 性/別小眾 衣櫃圍牆
    • 禁片年代 (短片篇)—— 香港電影的自由意志
    • 禁書年代
    • 疫情三年
    • 唐樓故事
    • 俄烏之戰
    • 第五波
    • 串謀謀殺哈比人案
    • 47人案
    • 學民十年思潮作動
    • 取締蘋果
    • 728上環暴動案
    • 中大暴動案
    • 周梓樂死因研訊庭
    • 哀傷的出口
    • 國安法時代:唐英傑案
    • 悼念六四案
    • 數據新聞
    • 梁凌杰死因研訊庭
    • 業主立案法團亂象
    • 爭氣人
    • 背影
    • 陳彥霖死因研訊庭
    • 香港大道
  • 國際
  • 社會
    • 人物專訪
    • 地方社區
    • 言志區
  • 文化
    • 誌影像
  • 法庭
  • 會員登入
  • 會員限定
我要訂閱!

歸類

人物專訪 - Page 2

  • 人物專訪

    出乎意料的改變:王超華遙望燭光30年 白了頭守護六四歷史

    27/08/2021
  • 人物專訪/會員限定

    不想靜靜走入長夜

    05/05/2021

由波士頓街頭走到香港法庭 被控襲警美藉律師:不要讓法律腐化下去

報導:
06/10/2021
人物專訪

訪問之前,記者在網上搜尋Sam Bickett的資料,往往會見到一個西裝骨骨的外國人身影。記者看到不同的報導都形容他為「美國銀行家」、「美籍律師」,有些更寫了他月入十多萬港元⋯⋯記者好快就將自己對ex

屯門區議員黃丹晴:就留下我這種蠢人吧

報導:
03/10/2021
人物專訪

七月初,多家媒體引述「消息」,指政府可能會以區議員不符宣誓要求為由,「DQ」約230名議員,甚至追討上百萬元薪津,最後有260名區議員自行辭職,餘下211人,則需要分批宣誓。至今最少17人宣誓無效。

南海來的風 小野寺光子:香港給我回家的感覺

報導:
06/09/2021
人物專訪

小野寺光子上月在吉祥寺舉辦畫展「香港 香港。」,疫情嚴重,依然人頭湧湧,這是小野寺畫作的魅力,也證明香港還牽動着海外的思緒。 小野寺未趕及開展時間,畫迷在熱烈討論她熱愛香港的程度。 「聽說小野寺小姐,

秋冬將至 混沌中找秩序 Ken的台灣流亡四季誌

報導:
02/09/2021
人物專訪

流亡後的日子,Ken(化名)要面對的是一個人的生活。過去一年,他如何在人生路不熟,被混沌淹沒,以至愧疚感的每夜輪迴中—重新在台灣拼湊支離破碎的自己?從香港人成為在台港人,中間經歷接近一年沒有居留證的生

告別嶺大小確幸 葉蔭聰開展人生下半場

報導:
17/07/2021
人物專訪

任教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接近二十年,去年葉蔭聰向校方申請終身合約(tenure)被拒,校方給予一年的臨時合約於八月完結。系方原打算聘請葉蔭聰擔任兼職講師,再次遭到校方「出手」禁止,迫使他要徹底離開這所任教多年的學校。對於嶺大校方「封殺」的舉措,他明言無法預計自己是因為哪方面的原因而遭受如此對待,「唔知係邊樣,太多啦,例如我寫嘢,可能我比較好整(走)啲,呢個都係可能嘅一個解釋嚟」。

活在瘋癲世道 坐監或是一種解脫 袁德智為未來企直做開站師

報導:
16/07/2021
人物專訪

「我覺得坐監都不錯,裡面有一大班朋友,又可以給自己靜一靜,可以讀讀書,跟朋友聊聊天,又不是太差。是不是很瘋癲?但其實我好正常,只是這個世界太瘋癲。」二十四歲的「開站師」袁德智說,他已規劃了十年來坐監。

【香港人寫乜嘢字】大字對聯叔幼年被送中 香港人拼命偷渡返香港 : 深切體會困籠生活 一生高舉自由的字

報導:
01/07/2021
人物專訪/會員限定

自2020年7月1日國安法實施後,香港比以前沉靜,靜得不像香港。至今年三月初,初選47人案開審首日,庭外有過百人為了聽審而一早到達等待取籌號,人心再聚。被捕人士親友、旁聽師、街坊等等,甚麼人都有,人群中還有一位高舉手寫大字牌叔叔。

本土洪流中的學民思潮 時代突破與青春政治的高峰

報導:
21/06/2021
人物專訪

已經退休的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羅永生教授 一直致力研究香港的解殖和本土思潮。筆者讀過他筆下的《本土思潮的前世今生》以及那些關於「解殖」的說法,於是大膽邀請已退休的羅教授談談學民思潮冒起的背景和影響。

遇怪魔即刻變大個的細路們 迷走到騎劫佔中運動

報導:
03/06/2021
人物專訪

一開始沒有提到抗爭點滴,反而是如數家珍地說著學民思潮的會議奇聞。「開會黃之鋒試過扔ipad、扔macbook、扔可樂、扔𠝹刀,扔電話,甚麼都扔過,試過被人扔凳、扔遙控、扔紙巾、扔水瓶,什麼都扔,林朗彥就最興拍台走人。」

學民內部重組的推手「這個年代不再需要學生組織」

報導:
31/05/2021
人物專訪

閣下正在瀏覽 專題 學民十年思潮作動 報道 ; #4 之 6 後悔當初沒有繼續絕食學民承接了光環卻未正視失敗 學民這一課朗彥的青春悔過書 二次佔領公民廣場的學生自決與包袱 學民內部重組的推手「這個年代

二次佔領公民廣場的學生自決與包袱

報導:
31/05/2021
人物專訪

「穿着學民的T恤,就唔好講粗口啦,唔好食煙,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大家很有共識,要合乎外界對於學生的想像。」

學民這一課朗彥的青春悔過書

報導:
30/05/2021
人物專訪

林朗彥不問好壞的事情,一概都「老實說」。筆者實在驚訝,由衷對他說了一句:「很感謝你的坦白。」他反而平靜地回答:「十年了,可以坦白了。」

後悔當初沒有繼續絕食學民承接了光環卻未正視失敗

報導:
29/05/2021
人物專訪

他們成功衝進了廣場, 黃莉莉連同凱撒、林朗彥發動絕食。三人舉起手打一個大交叉的照片成為了歷史圖片。雖然站在兩個身形高挑的男孩中間,但也蓋不住莉莉的氣勢,眼神表達著明確且堅定的訊息「為了思想自由,情感自由,為了下一代,為了香港的明天,我們自願絕食,堅決不已。」

致我們的花樣年華 月有圓缺不離開不放棄不卻步

報導:
19/05/2021
人物專訪

她與何嘉柔(嘉柔)、袁嘉蔚(Tiff)開設YouTube頻道【番號ABC】公開談性別議題,隨著袁被還柙,【番號ABC】的C不知何時歸隊,但她與嘉柔已發放了五條新片。嘉柔這樣說:「為甚麼要繼續做?是因為想他們知道在他們努力時,我們也在努力、會堅持做好這件事。」

上一則 1 2 3 4 5 下一則

© 誌 HK FEATURE
為香港未來BAck UP !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誌傳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承印人:誌傳媒有限公司

RM 1007, 10/F, Sterling Centre, No11, Cheung Yue Street, Lai Chi Kok, Kowloon

  • 會員使用條款
  • 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版權告示及免責聲明
  • 私隱政策聲明

Log In


Join Now | Lost Password?

  • 專題報道
    • 性/別小眾 衣櫃圍牆
    • 禁片年代 (短片篇)—— 香港電影的自由意志
    • 禁書年代
    • 疫情三年
    • 唐樓故事
    • 俄烏之戰
    • 第五波
    • 串謀謀殺哈比人案
    • 47人案
    • 學民十年思潮作動
    • 取締蘋果
    • 728上環暴動案
    • 中大暴動案
    • 周梓樂死因研訊庭
    • 哀傷的出口
    • 國安法時代:唐英傑案
    • 悼念六四案
    • 數據新聞
    • 梁凌杰死因研訊庭
    • 業主立案法團亂象
    • 爭氣人
    • 背影
    • 陳彥霖死因研訊庭
    • 香港大道
  • 國際
  • 社會
    • 人物專訪
    • 地方社區
    • 言志區
  • 文化
    • 誌影像
  • 法庭
  • 會員登入
  • 會員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