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香港未來BACK UP!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建議資料

  • 國安法
  • 國安法
  • 反修例
  • 反修例
  • 六四
  • 六四
  • 人物專訪
  • 香港大道
  • 香港大道
  • 支聯會
  • 支聯會
  • 周梓樂
  • 周梓樂
  • 旺角
  • 旺角
  • 二號橋
  • 二號橋
  • 黎明行動
  • 黎明行動
  • 唐英傑
  • 唐英傑
  • 蘋果
  • 蘋果
  • 暴動案
  • 暴動案
  • 業主立案法團
  • 業主立案法團
  • 陳彥霖
  • 陳彥霖
  • 聽障
  • 聽障
  • 專題報道
    • 性/別小眾 衣櫃圍牆
    • 禁片年代 (短片篇)—— 香港電影的自由意志
    • 禁書年代
    • 疫情三年
    • 唐樓故事
    • 俄烏之戰
    • 第五波
    • 串謀謀殺哈比人案
    • 47人案
    • 學民十年思潮作動
    • 取締蘋果
    • 728上環暴動案
    • 中大暴動案
    • 周梓樂死因研訊庭
    • 哀傷的出口
    • 國安法時代:唐英傑案
    • 悼念六四案
    • 數據新聞
    • 梁凌杰死因研訊庭
    • 業主立案法團亂象
    • 爭氣人
    • 背影
    • 陳彥霖死因研訊庭
    • 香港大道
  • 國際
  • 社會
    • 人物專訪
    • 地方社區
    • 言志區
  • 文化
    • 誌影像
  • 法庭
  • 會員登入
  • 會員限定
我要訂閱!

歸類

人物專訪 - Page 3

  • 人物專訪

    出乎意料的改變:王超華遙望燭光30年 白了頭守護六四歷史

    27/08/2021
  • 人物專訪/會員限定

    不想靜靜走入長夜

    05/05/2021

找到靈魂伴侶 葉姵延想跟父母說句「對不起」

報導:
08/05/2021
人物專訪

「出櫃後,我想成為更好的人」 二零二一年一月十四日,這一天,她們慶祝相戀七個月。一個月、一百天、半周年……情侶熱戀時,總愛慶祝一些「特別」日子,好讓大家多一個藉口,見多一面,煙花般燦爛的心思才不至於無

預言六四悼念不需要「大台」 何俊仁抗爭三十多年的一口氣

報導:
16/04/2021
人物專訪

在判刑前一天,何俊仁仍在其律師樓忙過不停,接受訪問時,他表示若不幸被監禁,算得上是「一種Relief」,「見到咁多老友坐監都感同身受,啲親人全部都識。(我)入到去坐,某方面都係一種relief嚟。喺出面日日瞓唔著,有好多案做唔停要掛心,冇人會enjoy坐監,但就當俾我喺入面休息一陣喇。」

人類學教授麥高登的偶然與賭博 — 留在香港做漆黑中的明燈

報導:
08/04/2021
人物專訪/會員限定

「當與中國內地融合看似不可避免,現在我們尚能為香港而戰鬥,確保這些是一個較好的過渡。」麥高登說,選擇留下來,亦是抵抗的一種,有燈就有人,「我的確對香港有份責任感,在這裡我活出了自己的一生。」

崖上的教師vawongsir 消極中種下希望 「希望十年、廿年學生會記住被清算的老師」

報導:
31/03/2021
人物專訪

黃sir自覺在沉重的社會氣氛底下,無法分享過分輕鬆的圖文創作,便一直創作緊貼時事的作品至今。不過,黃sir倒也坦言,自認不是渲染港獨、是「左膠」、作品充滿自我審查。「我常說自己會『戴頭盔』。作品有沒有自我審查?有。你會看到當中有沒有膽怯的部分。」

文念中願 《好好拍電影》在許鞍華的電影軌跡審視當下

報導:
13/03/2021
人物專訪

他想跟香港人說:看過許導演整個創作人生,假如她沒有那段低潮,可能未必知道需要更加珍惜,要做得更好。面對逆境、面對困難,不要埋怨,問問自己還可以做點甚麼。

鄒家成拭淚 :接受苦難、擇善固執、繼續修行

報導:
28/02/2021
人物專訪

「假如人生只剩兩天自由,你會做甚麼?」鄒家成揉揉雙眼,長嘆幾聲「好攰呀」:他跟團隊及朋友交底「後事」、將重要聯絡交給信任的人、準備好想探訪的朋友的名字,再跑去紋身,還跟媽媽吃了一餐飯。

當結婚成為抵抗極權的方式? 岑敖暉、余思朗:一起砥礪前行

報導:
27/02/2021
人物專訪

他的目光,最後落在櫃門最右邊的揮春,寫着「愛你一萬年」。

電影有被顛覆的必要 陳梓桓談如水創作

報導:
23/02/2021
人物專訪

「香港未來屬於人民。」

「不能忘記 未敢遺忘」逆權流浪漢遭律政司「秋後算賬」追訟費

報導: 關震海
19/02/2021
人物專訪

在香港流浪半個世紀的劉鐵民,年少時出走四處流浪,參加六七暴動、八九民運、雨傘運動,近年的2019年反修例運動亦從不缺席。晚年最愛寫牀頭詩,諷刺時弊,藉着寫詩銘記為香港犧牲的義士,「好多人問我為何參與抗爭,有時我跪着說,有時坐着說,世上太多不合理的慘事了,八九如是,2019年如是⋯⋯。」

專訪經歷「8888民主運動」藝術家Aye Ko :我們都不想走回頭路

報導:
09/02/2021
人物專訪/國際誌

緬甸藝術家Aye Ko,年輕時曾經參與過那場大型的「8888民主運動」,於90年代因藝術生涯被視為與政治有關,遭軍政府逮捕,入獄三年。從年輕走到中年,其生命一直見證着緬甸的民主進程和發展

梁銘佳與Kate Reilly 《夜香・鴛鴦・深水埗》—— 散落在不同時空的香港故事

報導:
03/02/2021
人物專訪

這齣電影也隨之徹底改變。我們並沒想要在電影中特別呈現香港的某一面;事實上,香港的故事從來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但很多商業電影都沒有把這個城市中西合璧、文化多元和平淡真實的一面呈現出來。

我老公好「癡線」田蕊妮: 不讓他感到孤單

報導:
25/01/2021
人物專訪

「等如演完一場戲,導演會叫cut;我哋都要識得自己叫cut,當嗰個驚出現嘅時候,唔緊要嘅,話俾自己聽要叫cut。只要你唔好關注你恐懼嘅嘢,佢一定會過。」

初選五十三分之一 溫柔的民主反抗者李芝融

報導:
16/01/2021
人物專訪

大搜捕之後,我們不再有任何期望。一條法律一分為二,可預見再沒有「反對派」。之前已是弱勢中的弱勢社福界,失去了議會,公民社會如何尋求改變?

黃子悅經歷高山低谷 活下去不被絕望佔據

報導:
29/12/2020
人物專訪

1/ 55 2020年,一場世紀瘟疫改變了世界的秩序。限聚令下,香港抗爭冷卻,社會氣氛低沉。很多人今年過得渾沌、灰暗而平淡,甚至不願回想2020年。 加入社運八年的黃子悅就在一年之間,經歷高山低谷。

上一則 1 2 3 4 5 下一則

© 誌 HK FEATURE
為香港未來BAck UP !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誌傳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承印人:誌傳媒有限公司

RM 1007, 10/F, Sterling Centre, No11, Cheung Yue Street, Lai Chi Kok, Kowloon

  • 會員使用條款
  • 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版權告示及免責聲明
  • 私隱政策聲明

Log In


Join Now | Lost Password?

  • 專題報道
    • 性/別小眾 衣櫃圍牆
    • 禁片年代 (短片篇)—— 香港電影的自由意志
    • 禁書年代
    • 疫情三年
    • 唐樓故事
    • 俄烏之戰
    • 第五波
    • 串謀謀殺哈比人案
    • 47人案
    • 學民十年思潮作動
    • 取締蘋果
    • 728上環暴動案
    • 中大暴動案
    • 周梓樂死因研訊庭
    • 哀傷的出口
    • 國安法時代:唐英傑案
    • 悼念六四案
    • 數據新聞
    • 梁凌杰死因研訊庭
    • 業主立案法團亂象
    • 爭氣人
    • 背影
    • 陳彥霖死因研訊庭
    • 香港大道
  • 國際
  • 社會
    • 人物專訪
    • 地方社區
    • 言志區
  • 文化
    • 誌影像
  • 法庭
  • 會員登入
  • 會員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