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名利,演員關心社會,對社會有想法、有控訴,想透過作品表達自己的聲音,是很平常的。」今天的他,是從前點滴的總和。
「民主嘅果實係用血同汗換返嚟」,被人稱「美國隊長2.0」的馬俊文被解往至羈留室時三次高呼,今日(二十四日)換來網上一則「即時新聞」。馬俊文前日(二十二日)在「梓彥悼念和你唱」的活動中,他於將軍澳Pop
何忻諾(Yanni)今年十七歲,正讀中四。 人生若分四季,少年十六、十七時,該是春天。遺憾地,她還未碰到初夏,便一下子墮入寒冬。 今年七月二十九日晚上,Yanni由沙田出發往大圍見朋友,出門不久便被警
【編按:去年八.三一,「陣地社工」成員陳虹秀在灣仔被控參與暴動,2020年九月廿九日區域法院續審。法官沈小民指,控方證據不足以顯示陳虹秀的行為參與非法集結,更遑論暴動,裁定陳的案件表證不成立,當庭釋放
百年一遇的抗爭運動,2019年遍及港九新界,激昂世代走過每一條街,對街道的歷史有多深?中國文學老師余震宇撰寫的《壹街一個故事 九龍篇II—九龍街道與社會大事》來到第二輯,書中揭穿殖民政權的荒誕,今日眼
註冊社工劉家棟去年七月二十七日在「光復元朗」遊行中手持社工證,在警方與示威者之間調停,以身體擋在警員長盾前,上週在粉嶺裁判法院被裁定阻差辦公罪成,申請保釋等候上訴被拒,即時監禁一年,今(六月二十三日)
康民署轄下表演場地自二月起關閉多月,終於在六月一日重開,一眾舞台從業員連月來手停口停,沒有工開的日子,唯有四出「炒散」求存。女演員葉嘉茵與丈夫都是劇場人,除了要養活自己,還要照顧年幼兒子。前陣子她找到
「傘皇」邱耀威:補傘是要人念舊情
人稱「傘皇」的邱耀威 ( 威哥 ),留著花白長鬍,還打趣説,鬍子是太太要他留的,令他看來沒那麼「靚仔」。他是百年老字號新藝城傘皇的第五代傳人,是老闆,是店員,也是補傘師傅。 今年 4月 19 日,在深
生隆餅家:唐餅是一代人的回憶
開業二十二年的生隆餅店,2019 年十一月在店前貼上印有「本店絕不歡迎任何黑警光顧」,從此被標記為「黃店」。老闆黃強當時在訪問中坦言個人立場,直指「警察執法太暴力」,沒有老店的模稜兩可。 他父親是唐餅
「那裡便是總統戲院,我以前常去的!」Alex從景隆街咖啡店眺望窗外,指著對面的謝斐道。七、八十年代,是香港電影業的盛世,本土製作眾多,電影粒粒皆星,戲院成行成市,昔日香港是「東方荷李活」,今日的香港電
一場武漢肺炎,經濟禍害席捲全球,各行各業無一倖免。香港獨立出版社紛紛倒下, 獨立書店站在懸崖邊,努力搞網上賣書救亡。 走上中環石板街,轉左有著名的陸羽茶室,旁邊金禾大廈三樓有一個藏書閣。 推開木門,便
大聲公有罪 區諾軒:不再相信法治
「明天繼續。」 區諾軒傳來訊息。 四月十八日,警方高調拘捕十五名民主派人士,指控其在去年八月及十月參與未經批准遊行,其中一人是區諾軒。他同日保釋候審,兩天後堅持按原訂的訪問日期受訪。「約了就要做。其實
一個三十年歷史的諷刺時弊節目《頭條新聞》招風招雨,飽歷政治風霜。數年間由公仔箱的大氣電波跳到大網絡,每集平均有五十至六十萬人次觀看,一星期總點擊率至少二百萬人次觀賞。《頭》作為香港最受歡迎的時事節目,
三月中的某個星期天,清晨六點半,被手機通知吵醒,在英國的朋友傳訊息給我:「你要回去香港就儘快,最好這星期內,不要再拖了,英國的情況愈來愈嚴重。」訊息中還附帶幾則感染數字的新聞,一看到那個數字,心沉了一
六本木的Zen Foto Gallery 是東京一個民營小藝術館,於四月十日至五月十六日舉行《THREE CITIES TOKYO SHANGHAI HONG KONG 》攝影展,結集三個攝影師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