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周梓樂的死因庭開始至今,有三名的新的市民證人主動聯絡警方和家屬出庭作供,三位都有描述當時見到梓樂的一刻,證人之一崔家朗描述發現周梓樂躺臥平台一刻,忍不住哭起來,回過氣來一口氣讀出自己的供詞。十一月四日凌晨,崔家朗見過的畫面,一年來纏繞着他,也可能困擾着其他未出來的證人。縱使如此,他在庭外呼籲,閉路電視每一格出現過的市民出庭作證,就算資訊「微不足道」的東西,拼湊在一起,都是有用的資訊。【記者王紀堯報道】

證人崔家朗憶述當日看到周梓樂躺卧在平台,忍不住哭出來。(王紀堯攝)
歷歷在目
崔家朗作供的時候回答清晰有力,聲量亦比一般人響亮。在將軍澳成長的崔家朗準確地描述了當時身處的位置。直至提及到走上三樓停車場位置,身高1米63的他走到石牆旁邊,踮起腳,看到樓下的行人道上竟然有一名傷者。
「我見到一個人瞓咗喺度⋯⋯旁邊有一灘血⋯⋯我見到咁,我知道要搵人幫手,我大叫,我想找First aid,我想求救⋯⋯。」他憶述當日的畫面,開始時哽咽,最後忍不住的淚水奪眶而出,接下來語速亦漸漸加快。
一年過去,那時那刻的那種無力、驚惶、心急如焚的情景在他腦海中依然歷歷在目。死因裁判官高偉雄文見狀,向崔查詢:「需要可以休息一下」。他停頓了一下,稱可以繼續作供。「我一面叫,一面求救,我希望有人聽到,我去到富康天橋,無停低,我沿着行人路渠道發現傷者那一層,我跑到他旁邊嘗試問他點樣,有無事情,他(周梓樂)俾唔到反應我。」他依然說得很快,情緒激動。
沒有停下來的供詞
「我唔知道佢想回應,定係血流出口令到他呼吸不順暢,個嘴只是郁下郁下,因為我知道他的傷勢超過我可以處理的能力,所以繼續跑,繼續叫,我無停留喺一個地方⋯⋯。」「我知道他們身上沒有急救物資,接著我又跑上去,天橋位置,有兩個 First Aid 跟我跑,有街坊和我跑落下面那一層,我再問消防員:『仲需要咩,同我講,我搵俾你。當時消防員同我講『先生,你冷靜啲,我哋會處理。』嗰陣我先冷靜返落嚟。我知道現場沒有甚麼幫到手,警察入停車場,我就離開了,沒有再回到停車場 。」有別於其他人的作供,他不停地說,語速很快,但死因研訊主任並沒有打斷他,直至他說完。待他停下來,死因研訊主任問:「不好意思,可能要你回憶一下當時的細節。」他彷彿也已經冷靜下來:「不要緊。」研訊繼續:「你剛才提及⋯⋯。」
走廊上的踱步
午休時間,他沒有到樓下吃午飯,轉身走到證人室等。第一名出動出庭作供的蒙先生在法院大樓的小食部替他買了一個三文治和一杯飲品。法院大樓底下的傳媒看見此景知道白等了,紛紛放午飯。午飯時間的法院大樓八樓異常寂靜,崔先生身穿杏仁的麻質企領上衣,下身深藍色的長褲,平實的平頭裝,鼻上架着衣服黑色眼鏡,穿上一對白色的球鞋。他站在直立式玻璃的窗前,耳朵帶着白色的無線耳機,若有所思地望向窗外。我拿着手提電腦緩緩走到旁邊的座位坐下,但似乎沒有打亂他的思緒。他緩步地向着樓層的另一端慢步,一步、一步,緩慢的低頭向前走,到達一端之後又走向另一端。樓層靜得只聽見他踱步的聲音。接近兩點,樓層多了幾個人,他推門回到證人室。下午,庭上播放多條閉路電視片段,崔家朗需要仔細指出自己的位置,指出自己當時的動向。他情緒平靜,回答清晰有條理。

崔家朗收下記者的卡片,但謝絕回答記者問題。
崔家朗呼籲更多人出庭
崔家朗離開之後,記者紛紛步出庭外,希望拍攝到他的身影,但他到死因庭的延伸庭繼續聽聆訊,直至今天所有證人作供之後才離開法院大樓。他步出大樓的時候低下頭,眾人都以為他會急步離開,誰知他停下來,先聲明不回答任何問題,對着鏡頭肯定地道出一席話。
崔家朗:「我是死因庭開始之後才出庭,我想喺呢度再提多次,如果有人當日在前後時間你經過,如果你提供到資訊,就算你覺得自己所知嘅事情幾咁微不足道都好,我都希望你出嚟,因為當好多微不足道拼湊埋一齊嘅時候,就會係一啲有用嘅資訊。
我知道出嚟唔係一件容易嘅事,但係就爸爸媽媽真的很暖心的人,如果大家有任何資料都可以幫手,都可以聯絡周爸爸和死因庭。第二,過去一年除了我之外,我都想很多人都經歷一個幾痛苦的狀態,我希望大家都可以照顧好自己,照顧好身邊的人,我想腦海中閃過片段,大家的情感都會很不自覺的起伏,希望大家趁這段時間好好療傷,好好去做一啲大家想做嘅事情,將自己的情緒轉化為一種力量,而最後我想講的是,希望所有香港人都可以平平安安。」離開的時候他謙讓地接過記者的卡片,但拒絕留下任何聯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