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法庭指引,三位專家要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協助法庭解讀「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每次專家證人都由在庭的法官的承認其專業資格才可以繼續作供。控辯雙方就他們的言論、行為和資格都收到控方和辯方的質疑。這些在院校教導無數學生、在學術界累積多年經驗的教授們,在另一個場景受到了質疑,猶如光臨一個新世界,在法理的邏輯和盤問中,尋覓學說的立足之處。
最新
《正義迴廊》(後稱:《正義》)有別於過往的法庭港產片,以尋找真相作為主軸,從張顯宗和唐文奇兩名兇殺主角的經歷、審判過程和9名陪審團的激烈爭論,多角度引發香港人思考,《正義》在資料搜集及創作各方面也值得
在香港戲院獲准上映,還是被禁上映,是「天堂」與「地獄」的結果。能否上映,是一齣電影在螢幕上生命的Opening,也可能是它的結局。香港電影的現況是,可能到上映最後一刻才被揭盎。 今年第16屆鮮浪潮「委
王嘉諾首次執導的偽紀錄片《防止自殺手冊》,在剛過去的「鮮浪潮國際短片節」獲特別表揚獎項。王嘉諾放下導演的角色,《防止自殺手冊》上映過後,他又回到工廈的工作室。 走進了彌漫香煙味的工廈,工作室內擺滿了拍
創作不應有顧忌,當紅線逐漸有跡可循,創作者是否甘心避開紅線,為制度服務? 當瞥見一部電影的簡介,故事提及「一名叫燕琳的失蹤少女」,腦海裏第一時間有沒有閃現「敏感」或「危險」的訊息?若是,我
無以名狀的「憂鬱之島」,一種流動的身份狀態,該從何說起? 經歷雨傘運動,陳梓桓完成前作《亂世備忘》之後,後雨傘年代瀰漫着低沉的政治氣氛,公民社會難紓鬱結。2017年陳梓桓正好承受着沉鬱無力的情緒,抱着